蛋撻的最初原先,是中世紀的英式露餡餅。在1399年亨利四世的加冕儀式上,就已經有此類食物出現在餐桌上。到了後來的17世紀,由蛋奶混合製作的露餡餅出現,算是向著現代蛋撻的模式更進一步。但因為歷史原因,早期英式露餡小餅的傳播範圍較窄,遠沒有後來的影響力巨大
在南方的葡萄牙,這類食物也最早起源於13世紀的里斯本傑羅尼莫修道院。中世紀修道士們用蛋白清洗修道士服裝,從而需要將蛋黃與蛋白分離。至於多出來的那些蛋黃,就是他們製作糕點和小吃的極好原料。這些由他們親手製作的蛋黃醬小點,也是救急窮人和吸引教眾的常規手段。15-16世紀,類似的點心也隨著葡萄牙大帆船擴散,漂洋過海來到各海外的殖民基地。其中的東方末梢,就包括大明眼皮子低下的澳門島。作為中西交通的小小橋頭堡,這裡的飲食文化打下深刻的南歐烙印。
現代葡式蛋撻 起源於象徵里斯本的貝倫塔下在1820的革命之後,里斯本修道院的財產遭到了瓜分或沒收,以至於宗教人士被斷掉了相當部分的收入和不動產。在十分缺錢的情況下,他們開始出售一些點心的製作技巧,其中自然也包括早期蛋撻的配方。這些手藝都被賣給附近的糖廠,讓蛋撻開始與工業化的生產方式掛鉤。
1834年,廠長在著名的貝倫塔下開設了第一家葡式蛋撻店。這家店一直延續至今,以傳承傳統的方式吸引著全世界的來客們,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門庭若市。
幾年後,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和香港被佔領,英國的飲食文化也開始影響嶺南地區。在中西飲食文化的交融碰撞中,英國的蛋奶餅和本地的燉蛋找到了契合點。蛋奶餅是用牛奶、糖和蛋混合出的甜醬加撻皮,而燉蛋則是用碗承載蛋漿,於是便譜寫了一曲獨特的美食交響樂。
到1920年代,廣東的廚師開始將英國蛋奶餅進行升級。他們用牛角酥的皮製作蛋撻皮,將豬油和蛋黃液混合,製作了早期的廣式蛋撻,可謂是中西融合的一個縮影。在1927年,真光酒樓推出了蛋撻並大受歡迎。到40-50年代,廣東的蛋撻師傅又將這一手藝傳入香港。原本就是中英混血的美食,再次進行了本地化變革,出現了有趣的港式蛋撻。
港式蛋撻的酥皮很細膩,有100層細皮,分為油皮和水皮。主要的工序是將油皮夾在水皮之間來回碾壓,所以讓酥皮十分鬆脆可口。而牛油蛋撻因為使用牛油,所以口味更像曲奇。雖然更順滑,但是更容易吃膩。
當時的香港生活水平較低,無法負擔起非常昂貴的正宗西餐。所以,融合中西而且價格折中的茶餐廳,就成為工薪階層們的選擇。作為茶餐廳的前身的眾多冰室,開始為打工仔們提供廉價而且頂飽的港式蛋撻。這種美食也就迅速向各階層的餐桌滲透,以至於無論是上環的高檔西餐廳,還是平民化的茶餐廳,都能見到各種港式蛋撻的身影。這樣十分普及且兼顧所有階層的美食,在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這也體現了這座城市特有的相容性,能夠在情懷上統一各個層次的居民。
至於故事的另一主線,澳門的葡式蛋撻也在持續發展。由於葡萄牙人喜歡吃甜食,而且給蛋撻放入過量的糖和肉桂粉,所以口味過於甜膩。對於習慣口味清淡的嶺南人是難以適應,所以原版蛋撻沒有獲得大範圍的傳播推廣。
一直到1989年,英華人安德魯-斯托在澳門開了間西餅店。後來在他的葡萄牙之旅中,當地的蛋撻讓他感到驚異。於是決定將這種美食琢磨一番,和英華人自己的蛋奶餅相融合,研發出了英葡融合的新葡式蛋撻。
具體來說,奶蛋羹保留了英式風格和做法,而蛋撻頂部的焦糖層和撻皮則是葡萄牙風格。在他妻子的建議下,餅屋在澳門開出了很多分店。後來隨著二人婚變,他的妻子將自己名下的店名換成瑪嘉烈,並改進了蛋撻的色澤和甜度。由於大獲成功,所以店面還迅速在香港、大陸和臺灣等地擴張。這種經過三度改良的葡萄牙蛋撻,也由於這次分家,進行了第三次大規模擴散。
從漂洋過海到中西融合,再到美食連鎖店,蛋撻走過的數百年之路,融合了無數廚師的才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悲歡離合,並一路走到今天,成為了非常常見的美食。
蛋撻的最初原先,是中世紀的英式露餡餅。在1399年亨利四世的加冕儀式上,就已經有此類食物出現在餐桌上。到了後來的17世紀,由蛋奶混合製作的露餡餅出現,算是向著現代蛋撻的模式更進一步。但因為歷史原因,早期英式露餡小餅的傳播範圍較窄,遠沒有後來的影響力巨大
在南方的葡萄牙,這類食物也最早起源於13世紀的里斯本傑羅尼莫修道院。中世紀修道士們用蛋白清洗修道士服裝,從而需要將蛋黃與蛋白分離。至於多出來的那些蛋黃,就是他們製作糕點和小吃的極好原料。這些由他們親手製作的蛋黃醬小點,也是救急窮人和吸引教眾的常規手段。15-16世紀,類似的點心也隨著葡萄牙大帆船擴散,漂洋過海來到各海外的殖民基地。其中的東方末梢,就包括大明眼皮子低下的澳門島。作為中西交通的小小橋頭堡,這裡的飲食文化打下深刻的南歐烙印。
現代葡式蛋撻 起源於象徵里斯本的貝倫塔下在1820的革命之後,里斯本修道院的財產遭到了瓜分或沒收,以至於宗教人士被斷掉了相當部分的收入和不動產。在十分缺錢的情況下,他們開始出售一些點心的製作技巧,其中自然也包括早期蛋撻的配方。這些手藝都被賣給附近的糖廠,讓蛋撻開始與工業化的生產方式掛鉤。
1834年,廠長在著名的貝倫塔下開設了第一家葡式蛋撻店。這家店一直延續至今,以傳承傳統的方式吸引著全世界的來客們,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門庭若市。
幾年後,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和香港被佔領,英國的飲食文化也開始影響嶺南地區。在中西飲食文化的交融碰撞中,英國的蛋奶餅和本地的燉蛋找到了契合點。蛋奶餅是用牛奶、糖和蛋混合出的甜醬加撻皮,而燉蛋則是用碗承載蛋漿,於是便譜寫了一曲獨特的美食交響樂。
到1920年代,廣東的廚師開始將英國蛋奶餅進行升級。他們用牛角酥的皮製作蛋撻皮,將豬油和蛋黃液混合,製作了早期的廣式蛋撻,可謂是中西融合的一個縮影。在1927年,真光酒樓推出了蛋撻並大受歡迎。到40-50年代,廣東的蛋撻師傅又將這一手藝傳入香港。原本就是中英混血的美食,再次進行了本地化變革,出現了有趣的港式蛋撻。
港式蛋撻的酥皮很細膩,有100層細皮,分為油皮和水皮。主要的工序是將油皮夾在水皮之間來回碾壓,所以讓酥皮十分鬆脆可口。而牛油蛋撻因為使用牛油,所以口味更像曲奇。雖然更順滑,但是更容易吃膩。
當時的香港生活水平較低,無法負擔起非常昂貴的正宗西餐。所以,融合中西而且價格折中的茶餐廳,就成為工薪階層們的選擇。作為茶餐廳的前身的眾多冰室,開始為打工仔們提供廉價而且頂飽的港式蛋撻。這種美食也就迅速向各階層的餐桌滲透,以至於無論是上環的高檔西餐廳,還是平民化的茶餐廳,都能見到各種港式蛋撻的身影。這樣十分普及且兼顧所有階層的美食,在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這也體現了這座城市特有的相容性,能夠在情懷上統一各個層次的居民。
至於故事的另一主線,澳門的葡式蛋撻也在持續發展。由於葡萄牙人喜歡吃甜食,而且給蛋撻放入過量的糖和肉桂粉,所以口味過於甜膩。對於習慣口味清淡的嶺南人是難以適應,所以原版蛋撻沒有獲得大範圍的傳播推廣。
一直到1989年,英華人安德魯-斯托在澳門開了間西餅店。後來在他的葡萄牙之旅中,當地的蛋撻讓他感到驚異。於是決定將這種美食琢磨一番,和英華人自己的蛋奶餅相融合,研發出了英葡融合的新葡式蛋撻。
具體來說,奶蛋羹保留了英式風格和做法,而蛋撻頂部的焦糖層和撻皮則是葡萄牙風格。在他妻子的建議下,餅屋在澳門開出了很多分店。後來隨著二人婚變,他的妻子將自己名下的店名換成瑪嘉烈,並改進了蛋撻的色澤和甜度。由於大獲成功,所以店面還迅速在香港、大陸和臺灣等地擴張。這種經過三度改良的葡萄牙蛋撻,也由於這次分家,進行了第三次大規模擴散。
從漂洋過海到中西融合,再到美食連鎖店,蛋撻走過的數百年之路,融合了無數廚師的才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悲歡離合,並一路走到今天,成為了非常常見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