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曏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 2、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齋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於壤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觀之,不悅,以為竊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廉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孔子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語》卷五“困厄”第二十) 第一則的大意是:“孔子被困陳、蔡之間,一共七天都沒有進食。估計實在是累壞了,也顧不得禮儀,在白天都躺著休息,以儲存體力。後來顏回想辦法討到了一些米,就拿回來煮飯。快要熟的時候,恐怕是飯香吸引了孔子,反正正好孔子路過,遠遠看見顏回從鍋子裡抓了一點飯出來自己吃掉了。等到顏回拿著飯請孔子吃飯的時候,孔子假裝不知道,起身說:‘我夢到祖先了,應該那這些清潔的食物先祭祀他們。’顏回忙說:‘不行!剛才有灰塵掉到鍋子裡了,我抓了出來,扔掉總不太好,所以自己吃掉了。’孔子聽到後反省道:‘原以為眼見為實,誰知道實際上眼見的未必可信;那麼憑藉內心來做一個衡量吧,到頭來也不可靠。看來要看懂一個人真不容易啊!’” 第二則開頭也是交代孔子被困陳蔡,七日不食的窘境。隨後關於飯食的來源卻是子貢和當地人物物交換得來的。而後做飯的依然是顏回,而且還加了一個子路。接下來明白交代有灰塵掉到飯裡,顏回抓出來吃掉了。但看到這個動作的不是孔子而是子貢。子貢看到後就很不平,跑到孔子那裡說:“如果一個人變節了,還能算得上仁義和廉潔嗎?”孔子說:“當然不算!”子貢就說了顏回偷吃飯的事。結果孔子說:“我一直相信顏回是仁者。雖然你這麼說,但我還是不會懷疑他,恐怕是另有隱情吧。你先別說了,我會問他的。”接下來,孔子考問顏回的情節與之前的故事也一樣。聽完顏回的陳述後,孔子說:“是啊,要是我也會吃的。”顏回出去後,孔子對周圍的人說:“我這樣信任顏回,不是從今天開始的。”周圍的人都信服了。 這兩則故事,無論從故事結構還是情理來說,我都更喜歡前者。 首先,第一則故事雖短,卻在敘述中故意隱去了灰塵掉入飯鍋的情節,留到後面交代。從而是的故事一波三折,富有懸念。而第二則明確交代灰塵入鍋的事實,整個故事顯得很平泛,缺乏美感。 其次,第一則故事中的更像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生的,不同於常人的是孔子最後的反省。而第二則故事中,卻顯得不合情理。 第一,既然是顏回和子路一起煮飯的,那麼飯掉到鍋子裡後,顏回一定會和子路商量,而不是自作主張一個人悄悄抓起來吃掉。 第二,子貢去告狀,沒有交代他知不知道真相。如果不知道,按說同學的關係更親近,子貢應該先和顏回溝通,至少也會向子路打聽;如果明明知道了,還去告狀,那麼子貢人格又就有問題了。 第三,孔子對顏回百分百的信任,也異乎常情。當然他們是聖賢,你又能說什麼。 第四,第一則故事中寫到了“晝寢”,這為後面的“說夢”做好了鋪墊;而第二則故事沒有交代這一點,還在後面安排場景,讓孔子和“二三子”陳述他對顏回的信任。整個場景很從容,根本不像是餓了七天的樣子。 據此分析,第一則故事更可能是真的,而第二則很可能是“孔子之罪人”的“腐儒”為了美化孔子故意改編的,可惜讓子貢做了犧牲。這真實“孔顏無端作聖賢,子貢無辜成小人。”
1、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曏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 2、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齋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於壤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觀之,不悅,以為竊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廉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孔子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語》卷五“困厄”第二十) 第一則的大意是:“孔子被困陳、蔡之間,一共七天都沒有進食。估計實在是累壞了,也顧不得禮儀,在白天都躺著休息,以儲存體力。後來顏回想辦法討到了一些米,就拿回來煮飯。快要熟的時候,恐怕是飯香吸引了孔子,反正正好孔子路過,遠遠看見顏回從鍋子裡抓了一點飯出來自己吃掉了。等到顏回拿著飯請孔子吃飯的時候,孔子假裝不知道,起身說:‘我夢到祖先了,應該那這些清潔的食物先祭祀他們。’顏回忙說:‘不行!剛才有灰塵掉到鍋子裡了,我抓了出來,扔掉總不太好,所以自己吃掉了。’孔子聽到後反省道:‘原以為眼見為實,誰知道實際上眼見的未必可信;那麼憑藉內心來做一個衡量吧,到頭來也不可靠。看來要看懂一個人真不容易啊!’” 第二則開頭也是交代孔子被困陳蔡,七日不食的窘境。隨後關於飯食的來源卻是子貢和當地人物物交換得來的。而後做飯的依然是顏回,而且還加了一個子路。接下來明白交代有灰塵掉到飯裡,顏回抓出來吃掉了。但看到這個動作的不是孔子而是子貢。子貢看到後就很不平,跑到孔子那裡說:“如果一個人變節了,還能算得上仁義和廉潔嗎?”孔子說:“當然不算!”子貢就說了顏回偷吃飯的事。結果孔子說:“我一直相信顏回是仁者。雖然你這麼說,但我還是不會懷疑他,恐怕是另有隱情吧。你先別說了,我會問他的。”接下來,孔子考問顏回的情節與之前的故事也一樣。聽完顏回的陳述後,孔子說:“是啊,要是我也會吃的。”顏回出去後,孔子對周圍的人說:“我這樣信任顏回,不是從今天開始的。”周圍的人都信服了。 這兩則故事,無論從故事結構還是情理來說,我都更喜歡前者。 首先,第一則故事雖短,卻在敘述中故意隱去了灰塵掉入飯鍋的情節,留到後面交代。從而是的故事一波三折,富有懸念。而第二則明確交代灰塵入鍋的事實,整個故事顯得很平泛,缺乏美感。 其次,第一則故事中的更像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生的,不同於常人的是孔子最後的反省。而第二則故事中,卻顯得不合情理。 第一,既然是顏回和子路一起煮飯的,那麼飯掉到鍋子裡後,顏回一定會和子路商量,而不是自作主張一個人悄悄抓起來吃掉。 第二,子貢去告狀,沒有交代他知不知道真相。如果不知道,按說同學的關係更親近,子貢應該先和顏回溝通,至少也會向子路打聽;如果明明知道了,還去告狀,那麼子貢人格又就有問題了。 第三,孔子對顏回百分百的信任,也異乎常情。當然他們是聖賢,你又能說什麼。 第四,第一則故事中寫到了“晝寢”,這為後面的“說夢”做好了鋪墊;而第二則故事沒有交代這一點,還在後面安排場景,讓孔子和“二三子”陳述他對顏回的信任。整個場景很從容,根本不像是餓了七天的樣子。 據此分析,第一則故事更可能是真的,而第二則很可能是“孔子之罪人”的“腐儒”為了美化孔子故意改編的,可惜讓子貢做了犧牲。這真實“孔顏無端作聖賢,子貢無辜成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