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進77

    隋朝末年的社會形勢:

    隋朝楊廣為了滿足無窮的欲壑,到處巡遊,揮霍浪費,還在對高句麗戰爭中動用過度龐大的軍隊,還遭遇了慘重的失敗,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隋煬帝進攻高句麗的戰爭,直接、間接參加的就有三四百萬,各種頻繁的徭役,更是難以計算。但可以肯定,大部分青壯年勞動者都離開了生產崗位,這是對生產力最嚴重的破壞。

    人民在疆場傾覆敗亡,因勞役而疲累致死,雖然三分之二的人死亡不歸,但每年都徵發役夫,家家戶戶平民的子弟,大多開赴邊疆,骨肉分離哭泣的聲音,各種各縣都能聽到。老弱之人耕種田地,不足以解救飢餓,婦女紡織布匹,不足以供給行旅衣裝。

    在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勞動人民為了不被凍餓而死,只有相聚起義了。隋煬帝連年發動對高句麗,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於是義軍蜂起。

    農民起義竇建德消滅了郭絢率領的隋軍,還消滅了薛世雄率領的主力隋軍。(後來,竇建德還攻滅了宇文化及率領的軍隊。)竇建德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推翻隋朝統治過程中,功績卓著,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農民起義瓦崗軍消滅了名將張須陀率領的隋軍,這是對隋朝的沉重打擊,還重創了劉長恭等多支隋軍。瓦崗軍在中原消滅了大量隋軍,還割斷了江都與洛陽的聯絡,迫使楊廣陷入江都孤島,不能控制全國。

    杜伏威、輔公祏的農民起義軍,打的宋顥率領的隋軍全軍覆沒,還全殲了陳稜率領的精銳隋軍……農民起義軍的不斷髮展,使隋煬帝失去了控制全國的能力,長安、洛陽、江都,都成了農民起義的汪洋大海中的孤島。

    隋末農民大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之後,原隋朝的一些官員也開始起事。

    唐朝建立的過程:

    公元618年,李淵聽說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勒死的訊息後,便把楊侑趕下了臺,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唐朝,歷史上稱他為唐高祖。

    隋煬帝雖然死了,但東都洛陽還在隋煬帝的孫子楊侗和大臣王世充手中。王世充擁立楊侗為皇帝,即隋越王,仍打著隋朝的旗號,繼續與起義軍為敵。

    王世充打敗了李密統帥的瓦崗軍後,就把楊侗廢了,自己當皇帝,國號為鄭。這時,竇建德也自立為帝,國號叫夏。他們都是剛建立起來的唐朝的強大對手。

    李淵派李世民等先後消滅了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直到公元623年,才使唐統一中國的戰爭基本結束。

    擴充套件資料:

    李淵反隋的原因

    公元617年,李淵出任太原留守,被派去鎮壓農民起義。雖然打過幾次勝仗,但農民起義隊伍越來越強大,隋王朝眼看快土崩瓦解,他不得不為自己考慮起後路來。

    李淵有四個兒子,其中第二個兒子李世民最有才華、膽識。當時太原北面的突厥多次來犯,李淵出兵抵抗,連吃幾個敗仗,正在擔心讓隋煬帝知道了,追究起責任來,那可怎麼辦。

    在封建社會,反抗朝廷被視作大逆不道的首惡,會遭致滅門之災,即使親如父子,彼此也不敢輕易道破。只是隨著形勢的發展,李淵的處境越來越危險,李世民才抓住機會,勸父親起兵反隋。

    李淵聽李世民一說這個建議,嚇得直哆嗦,責怪道:“你怎麼說出這種犯上作亂的話來?如果我向上一報告,你就要被砍頭的!”

    李世民不慌不忙地說:“父親儘管去邀功請賞告發我,兒子才不怕呢!”

    李淵無可奈何地搖搖手,叮囑兒子以後再也不要說這種話了。

    可是第二天,李世民又來和父親談這個話題:“您受命來當太原留守,現在又要討伐造反的人馬,又要抵擋突厥的進攻,實在是力不從心。即使您再有功勞,當今皇上猜忌心重,您的處境就更危險了。兒子覺得您現在只有一條路,就是趕緊起兵反隋。”

    李淵嘆了一口氣,猶豫地說:“你的話也有道理,我就是拿不定主意。一旦失敗,那可是要家破人亡的啊!”

    李世民見父親鬆了口,便繼續說道:“現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官軍力量分散,不難對付。我有個朋友叫劉文靜,現在關在晉陽(今山西太原)牢裡,他是個人才,還可以幫我們招兵買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育是人類社會獨有的嗎,不會回答就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