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69368357975

    歌詞開頭出現的“攔路雨”,“飲泣”,營造出一種悽風苦雨的悲涼感,奠定了整首歌悲傷的基調。

    當情侶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後,現實的壓力會如潮水般湧來,工作與生活變得難以平衡,因為工作地選擇,生活方式的分歧等問題畢業就分手的情侶不在少數。歌詞中“連調了職都不怕,怎麼始終牽掛”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可能是因為工作原因一方去了外地,二人處於異地戀狀況,所以感情中出現爭吵,導致兩人都很疲憊。

    整首歌最重要也是最關乎感情觀的兩句歌詞就是“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以及“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先說前一句。

    “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擁有與失去是一對反義詞。處於感情中,我們往往將擁有這種狀態習以為常,特別是進入穩定期後的情侶,對於對方的付出感激心日漸減少,更多的是感到理所應當。經營感情的時間與精力不斷減少,二人之間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往往自以為一帆風順志得意滿時,卻沒察覺危機在悄然逼近。因此“擁有”不是一種常態,也並不代表穩定與不變。在擁有對方的愛的同時,永遠不要忘記對方愛你,對你付出這件事完全處於內心的意願:這不是必須的,也不是永恆的。

    感情永遠處在不斷變化中,沒有所謂的“穩定期”,穩定期也不是給自己在感情上偷懶的藉口。這句歌詞告誡人們,要想真正的擁有,必須明白自己沒有真正的擁有。曾經有個問題是如何讓婚姻永遠幸福,有個答案說:就當這個婚沒結過。

    穩定會帶來懶惰與懈怠,不論何時感情都是一棵需要用愛與真心來澆灌的植物,需要不斷地關注它才能茁壯生長。

    這句歌詞寫出了感情中過來人的滄桑:只有懂得了失去的滋味,才能明白該如何擁有。

    再講後一句。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每個人都是一座富士山。每個人都無法真正擁有別人,也無法真正被別人擁有。

    這句歌詞說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實質: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使處在戀愛或者婚姻關係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絕對獨立,相對結合的。

    我們無法用愛,用責任,用道德等作為託辭來強迫愛人必須忠於自己,必須為自己所有,這本身就是一種傲慢與自私。

    林夕曾經說過一個富士山愛情論,“其實,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

    和一個人從陌生到熟悉,從表面接觸到深入內心,就像是在爬一座富士山。

    富士山遠看總是很美的,層雲籠罩,白頂接天,面湖而立。然而當你真正去走近他,攀爬他的時候,會發現山上蜿蜒崎嶇,充滿黑巖紅泥,通往山頂的路無比艱難。

    愛情之路也是如此,看上去很美,卻充滿艱辛。當我們走過這一條路,內心獲得成長,便是最好的紀念。

    林夕用富士山下這首悲傷的情歌試圖給大家講這樣一個道理:在愛情中,用失去的心態去擁有,用獨立的姿態去牽手。因為

    ———我們永遠無法擁有一座富士山,我們能擁有的只有我們自己。  

  • 2 # 三北往事

    人活到幾歲算短

    失戀只有更短

    歸家需要幾里路誰能預算

    忘掉我跟你恩怨

    櫻花開了幾轉

    東京之旅一早比一世遙遠

    靠擁抱亦難為你擁有

    你還嫌不夠

    我把這陳年風褸

    歌詞看起來很深奧哦。。。。其實這詞寫得並不深奧。要解讀這首歌詞,要先搞清楚林夕想要在這裡表達一種怎樣的想法。

    事情上,“富士山下”與其它大部份的林夕作品一樣,都是用以表達林夕的人生觀——放下回憶的包袱,珍惜眼前人(其實無論體裁有多大的差異,但林夕幾乎所有的詞作主旨都是走向同一個點的,只要能領悟林夕的人生觀,就很容易可以參透他每一首詞)。而具體到“富士山下”本身,是一首勸導人們放下一段感情的歌,就像近期他寫的“情永落”、“情歌”差不多,只不過這次換成第一人稱的視覺,去勸導自己的前任女朋友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巾幗英雄冼夫人有感400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