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白睿評
-
2 # 網言軍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答案都離不開中國。
靠著近水樓臺先得月,越南從對華貿易中受益巨大——由於中國工業化成就斐然,越南得以大量進口物美價廉的中國工業製成品(以機電裝置、鋼材、化肥、成品油、紡織品、摩托車零配件為主),不僅大大節省了越南的物流成本(陸上接壤有鐵路公路連通,海空運輸也很便利),還用相對低廉的代價就享受到了高性價比的中國商品(美國做到這一點靠的是美元霸權,而越南真的可以說就是運氣好)。
與此同時,中國日益增長的龐大市場向越南開放後,使得該國在東亞並不具備競爭優勢的本土產品——比如農產品(包括食品)、礦產資源,因為中方的旺盛需求而變成了暢銷貨。比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中國都是越南煤炭的最大出口市場,僅2011年該國就對華出口煤炭1340萬噸(佔當年出口總量的78%),價值約12.7億美元。
中國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強大購買力與消費的升級,這又進一步拉動了越南國內產業的升級換代與出口產品的轉型變化。其中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隨著中國電子消費市場蓬勃發展(2017年已突破2萬億人民幣),越來越多的外企電子廠商開始將製造基地轉移至越南,而其重要出口物件仍然是中國。
目前,越南電子產業已吸收超過100億美元國外投資,其中手機制造商最積極,南韓三星更是獨佔鰲頭(截至2018年4月,三星在越投資總額達173億美元)。別看三星手機在華銷量不斷下滑,但靠著全球市場佔比70%的手機記憶體和佔比66%的OLED螢幕,三星仍然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溢,2018年該集團利潤超過500億美元,中國市場起碼貢獻了200多億美元。由此也可間接看出,越南從中國電子消費市場享受到了巨大紅利。
另外,出於制衡中國的戰略考量,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日本不斷加大經濟上滲透、拉攏越南的舉措。以美國為例,別看美越關係正常化沒多少年,但美國卻飛快地成為越南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
2016年,美國已成為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和第2大進口國,雙邊貿易額超過470億美元,近些年越南每年都能從對美貿易順差中獲利200億至300億美元,這種情況甚至已驚動美高層——2019年6月26日,美總統特朗普就在接受FOCUS新聞採訪時,指名道姓地批評越南是所有國家中“最惡劣的對美貿易施虐者”。
不過,特朗普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美國肯定還會繼續對越保持“友善”態度。而越南為了安撫美方,也答應向美國購買150架波音客機和機電、石油產品來縮小貿易逆差。此外,美國還在2016年決定取消對越軍售禁令,其不但向越南援助高速軍用快艇,還準備向越軍出口“掃描鷹”無人機(這個待遇連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都沒有)。
實際上,中美貿易戰打響,越南恰恰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越南搶佔了中美企業損失的大量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對華、對美貿易鏈中的排位——2018年,外國對越直接投資(FDI)達180億美元,同比增長8%,英特爾、LG、三星、富士康等大廠商紛紛加大在越經營佈局。
2018年,越南皮革、鞋類、玩具的對美出口額也比2017年增長10%。由於外資來得太快太猛,以至於越南不僅失業率從2015年的6.7%驟降至2.2%,而且連熟練工都難以湊齊(時間太短、基礎太差,來不及培養)。
回覆列表
一方面,越南印度確實擁有其特別的優勢,人口眾多,年齡結構好,年輕人多,一旦有了好的經濟政策和市場條件自然會有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得益於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鬥爭。實際上中國快速發展這麼多年,經濟用量已經向美國靠近,特別是科技方面的發展更是迅速,出現了一大批像華為、中興、大疆這樣的創新公司,美國早就開始了對中國的系統性打壓政策。其實特朗普上臺以來只不過是加速了各種方式的打壓而已,並不是一時頭腦發熱。當然美國的措施應該說有點兒首尾失據,政策混亂和無理。
這些年美國透過抬升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的一打一拉政策,卻是給這些國家帶來了很多好處。投資也好,稅務優惠也好,總之是能起到遏制中國的辦法都用。這些國家也都趁此機會加快發展,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