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9172479699

    所有離開,都是蓄謀已久

    感情裡,所有不愛都是慢慢累積的,所有離開都是有徵兆的。

    比如他明明知道不回訊息你會擔心,會胡思亂想,但他還是選擇不回覆,明明知道不常聯絡你你會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但他還是選擇長時間的消失,明明知道你攢夠了失望就會離開,但他還是一次次讓你失望了。

    為什麼?因為不愛了,沒那麼在乎了。所以你的情緒和感受他開始一次次忽略了。

    有句話說,愛一個人可以不需要理由,但不愛一個人,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理由。

    太忙了沒有空閒回你,太累了沒有精力搭理你,太遠了沒有時間看你,隱藏在這些理由背後的,不過是愛淡了,心思不在你身上了的事實。

    一次不回訊息可以理解,兩次不回可以原諒,但十次不回,就是真心不想回了,不必再期待了。

    一個月前的我也這樣,女朋友開始不回訊息,我也會顧慮,也會患得患失,“難道再忙連回我個訊息的時間都沒有嗎?”整整一個禮拜,我不停地這樣問自己,所以那段時間我過得很糟,由於是異地戀,這些情緒也只能我自己去消化,每天所做的,就是等著QQ微信上的那個小紅點,日子過得無精打采

    可這又能怎麼辦呢

    於是我開始樂觀地看待這一切,站在她的立場上,儘量為了她考慮,“她最近真的太忙了”“如果連理解她都做到那我還能做什麼呢”總之那段時間的我一直告訴自己:我理解她!

    最後,結局很簡單,就像我開頭講的那樣,突如其來的分手,沒有交流,沒有矛盾,一切都來的不明不白

    以至於我現在還沒走出來

    畢竟

    自己編的劇本怎樣都是美好的

    現在看來,所有的分手都是預謀已久的,分手前那段時間便是徵兆吧,只不過是我自導自演,“為她考慮”,因此知道真相後,自怨自艾便在所難免了。

    所以不妨創造一個空間,兩個人坐下來好好聊聊天,有顧慮就講出來,以真心換真心才是這世界上最公平的交易吧。

    第二次更新:我的意思是,一旦出現了題主所說的情況,一定要有坐在一起聊天的機會,因為感情這個東西不能拖,越拖越累

    所謂的累,是她內心不斷鬥爭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往往是沒有結果的,而分手就成了結束這過程的一種極端。

    而你自己,往往會因為得不到迴應,在患得患失的同時變得多愁善感,可就算你的內心活動再豐富,終究是你自己的。

    一個人一旦不愛你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多餘的,你的真情實感只會讓對方一次次厭倦,而厭倦的結果,便是連告別都做不到體面了。

    祝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更新:

    我能理解80後的哥哥姐姐們不接受這個看法

    因為你們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更何況經歷的也比我多,也更加成熟

    所以在某些問題上,我們之間本來就存在認知上的偏差

    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你們沒必要因為年齡的問題,高高在上,有種優越感,動不動就把把“幼稚”掛在嘴上

    畢竟每個人經歷的感情都不同,世界上沒有一場令人滿意的教科書式的愛情,也沒有一種約定而成的戀愛準則。

    魯迅在《小雜感》裡寫道: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我的身邊也不乏有遭遇過不幸的人,或是出於同情,或是因為關心,我們總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在安慰別人的時候,會將自己假想到對方所處的境地。

    也許是聯想到曾經某一刻,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所以感慨萬千,從而用感同身受這個詞來安慰和開導對方。

    但這僅僅是個人的假想或是類似的經歷,這個世上哪有什麼感同身受,多的只是冷暖自知而已。

    於己驚天動地的傷,於人不過是隨手拂過的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格分裂指數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