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是王國維先生境界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在學術界仍有較多討論的觀點,對於"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中的“有”、“無”的二分,按吳洋先生觀點"有我之境"的要點在於“以我觀物”,而“無我之境”的觀點則在於"以物觀物"。主要承自叔本華的佛教思想《奧義書》,其理論和作品有相當一部分均閃爍著佛學的靈光。特別是《人間詞話》中,"有我""無我"的觀點承襲了印度佛教中"小我""大我"的表徵和內涵",其天人合一"之論亦與印度教中的"梵我一如"相契合。倡導的是運用自我的般若之心性結合生命的體悟統一於萬物中,開顯佛性的光輝,達到圓融澄澈、萬物一如的境界。
無論“有我”、“無我”都在境界中呈現,那麼什麼是境界呢?
用現代語言方式來描述是指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自我修持的能力,即修為,人生感悟,其可表現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實際上指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的水平如何。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總是不一樣的,可作為社會中的普遍的價值取向,人們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較高思想覺悟和良好精神修養的人,以便體現自己在整個生活中的位置。一個人的經歷和悟性最終決定了他的人生境界。
境界往往間接地用意境表達,如“有詩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泛指作品中的一種抽象界域而言;又如“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指修養造詣之各種不同的階段而言者;又如“‘明月照積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懸明月’‘黃河落日圓’,可謂千古壯觀”,指作者所描寫的景物而言者。
最能體現王國維觀點的,莫過於“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辨析。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這兩種境界其實說的是“物性”與“我性”的關係。無論是哪種境界,作為觀察者主體的“我”始終是存在的,如果“我”不存在了,也就不存在觀察一說了,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觀察者存在感的強弱而已。
有我之境,是將“我性”發揮到了最大程度,從他舉的例子來看,在有我之境中,主體意識的存在十分強烈,它會讓被觀察的事物受觀察者的主觀情緒影響,以至於創作出的作品個人情感非常濃厚。其作品情感境界很難易時易地易人而產生,所以它的文章穿透力與情感的普泛性就偏弱了。
無我之境,觀察者“我”依然是存在的,但是將“我”的主觀意識隱伏了起來,削弱了“我”參與在其中的影響,將我定為事物背後的觀察者,事物不會被“我”的情感所定義。形成這樣的關係,是將“物性”發揮到最大程度,而這種“物性”無論在何時何地何人眼中都是不會輕易發生改變的,所以無我之境更具有普泛性,更能引起共鳴。
以上是對“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的解讀,與是否是衡量做人的終極標準並沒有直接關係。當然,做人可以透過自我修持、修為,提高思想覺悟與精神修養,經過自身的人生感悟是能夠達到一定的境界,或是超越“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皆有可能。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我想在覺悟圓滿境界之前,要完成自身的基本人格,腳踏實地行持人道。首先對於自身、家庭等生活需求,要給予良好的解決;其次基於符合人類理性上的知識、道德上的行為,要做到知行合一;然後用生命去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尊師重道,勇於實踐,破迷開悟,斷惑證真。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願以此共勉同沐春光的人們,亦願春滿人間!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是王國維先生境界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在學術界仍有較多討論的觀點,對於"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中的“有”、“無”的二分,按吳洋先生觀點"有我之境"的要點在於“以我觀物”,而“無我之境”的觀點則在於"以物觀物"。主要承自叔本華的佛教思想《奧義書》,其理論和作品有相當一部分均閃爍著佛學的靈光。特別是《人間詞話》中,"有我""無我"的觀點承襲了印度佛教中"小我""大我"的表徵和內涵",其天人合一"之論亦與印度教中的"梵我一如"相契合。倡導的是運用自我的般若之心性結合生命的體悟統一於萬物中,開顯佛性的光輝,達到圓融澄澈、萬物一如的境界。
無論“有我”、“無我”都在境界中呈現,那麼什麼是境界呢?
用現代語言方式來描述是指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自我修持的能力,即修為,人生感悟,其可表現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實際上指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的水平如何。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總是不一樣的,可作為社會中的普遍的價值取向,人們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較高思想覺悟和良好精神修養的人,以便體現自己在整個生活中的位置。一個人的經歷和悟性最終決定了他的人生境界。
境界往往間接地用意境表達,如“有詩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泛指作品中的一種抽象界域而言;又如“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指修養造詣之各種不同的階段而言者;又如“‘明月照積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懸明月’‘黃河落日圓’,可謂千古壯觀”,指作者所描寫的景物而言者。
最能體現王國維觀點的,莫過於“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辨析。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這兩種境界其實說的是“物性”與“我性”的關係。無論是哪種境界,作為觀察者主體的“我”始終是存在的,如果“我”不存在了,也就不存在觀察一說了,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觀察者存在感的強弱而已。
有我之境,是將“我性”發揮到了最大程度,從他舉的例子來看,在有我之境中,主體意識的存在十分強烈,它會讓被觀察的事物受觀察者的主觀情緒影響,以至於創作出的作品個人情感非常濃厚。其作品情感境界很難易時易地易人而產生,所以它的文章穿透力與情感的普泛性就偏弱了。
無我之境,觀察者“我”依然是存在的,但是將“我”的主觀意識隱伏了起來,削弱了“我”參與在其中的影響,將我定為事物背後的觀察者,事物不會被“我”的情感所定義。形成這樣的關係,是將“物性”發揮到最大程度,而這種“物性”無論在何時何地何人眼中都是不會輕易發生改變的,所以無我之境更具有普泛性,更能引起共鳴。
以上是對“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的解讀,與是否是衡量做人的終極標準並沒有直接關係。當然,做人可以透過自我修持、修為,提高思想覺悟與精神修養,經過自身的人生感悟是能夠達到一定的境界,或是超越“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皆有可能。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我想在覺悟圓滿境界之前,要完成自身的基本人格,腳踏實地行持人道。首先對於自身、家庭等生活需求,要給予良好的解決;其次基於符合人類理性上的知識、道德上的行為,要做到知行合一;然後用生命去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尊師重道,勇於實踐,破迷開悟,斷惑證真。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願以此共勉同沐春光的人們,亦願春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