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小姐是美女,更是才女,且與尋常才女不同。魯編修因無公子,便把女兒當作兒子,開蒙就讀《四書》、《五經》,十一二歲起就學做八股。小姐“資性又高,記心又好”,大家名文、歷科程墨、各省宗師考卷默記三千餘篇,自己做出來的文章也是“理真法老,花團錦簇”。詩詞歌賦正眼不看,臺畔床前擺滿時文,每日“丹黃爛然,蠅頭細批”。魯小姐既是這樣一位女學究,見蘧公孫只把吟詩作雅事,於舉業全然不放在心上,自然愁悶。何況還勸說不得,勸了不僅不招攬,自己反被說俗氣。魯小姐因此整日愁眉淚眼,長吁短嘆。本當新婚燕爾、伉儷綢繆之際,卻因了人生觀、學術觀上的這點參差,夫妻關係一度“啾啾唧唧”,頗有些緊張。
魯小姐就是《儒林外史》中的寶釵。魯編修膝下無子,拿女兒假充男兒教養的方式是教她寫八股文,正規延師教學,又親自課女:“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魯小姐聰慧又好學,只可惜不像《女駙馬》裡戲說的那樣可以易裝進考場、“皇榜中狀元”。她同寶釵、湘雲一樣,希望夫婿走仕途經濟的道路;她也有才學,詩詞歌賦並非拿不出手——閒來無事她能教丫環做詩取樂,只不過覺得這些“原不是分內之事”。萬沒想到,八股愛好者魯編修看走了眼,覓得的乘龍快婿蘧公孫竟是與寶玉一樣,空有好皮囊,視鑽研應試的時文為大俗,弄得父女倆好不鬱悶。
看官們,你們若以為這是吳敬梓嘲笑魯小姐嫁得才貌仙郎,偏要拿白菜的斤兩要來求玫瑰,卻錯了。魯小姐的“四書五經”可沒有讀到狗肚子裡去。聽說公公病重,她不顧母親勸阻,不介意蘧公孫為招贅之婿,帶上全副嫁妝去夫家侍疾。公公去世後,她那不理俗務的丈夫只得當起家來,“魯小姐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井井有條,親戚無不稱羨。”如果寶玉不出家,寶釵婚後就是魯小姐,一肚子的才學可以授給兒子。做不成舉人的夫人,將來總能當舉人的母親。
自來將《儒林外史》作批判小說讀的,尤其是男性讀者,對蘧公孫自然有些嘆其不爭氣,對魯小姐大概也都不大待見,不滿其陳腐、功利。不過我倒覺得,蘧公孫與魯小姐其實正是一對最平凡的好夫妻。雖然想法上參差不淺,難說琴瑟和諧,但各自本心不壞,也肯互相妥協,都有缺點,也都有擔待,磨合日久,情意自生,也就漸漸恩愛了——世上這樣的夫妻本來很多。
蘧公孫現成的少年名士做久了也覺無味,何況見兩位婁家表叔半世豪舉卻淨遇些盜虛無實、招搖豪橫之人,落得一場掃興,於是做名士的心也看淡了,詩話也不送人了。有心重致舉業,卻無從入手,彷徨之際幸遇忠厚長者馬二先生,直言相勸,使他如夢方醒,重新找到生活目標,舉業雖未成,卻也隨著馬二先生學做選家,另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來。蘧公孫的性格有公子哥兒的散漫,卻少大家公子的氣度。家僕拐走丫鬟,他不依不饒,定要追究,結果險些引來殺身之禍。又是多虧馬二先生仗義行俠,替他消災解難,兼以諄諄告誡,蘧來旬從此沉著了許多。
魯小姐雖然望夫成龍,但也並非全是俗不可耐的功名心作祟。魯小姐為丈夫不事舉業而氣悶,母親和養娘勸她,就算姑爺不中進士、做官,憑兩家的家境,也可衣食無憂。魯小姐答道:“‘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依孩兒的意思,總是自掙的功名好,靠著祖、父,只算做不成器!”魯小姐是有志氣的人,雖然我們不一定讚賞她的想法,但至少知道她不是祿蠹。魯小姐知蘧公孫志趣不在舉業,也並未苦逼,轉而勤奮課子而已。蘧太守病重,公孫回鄉侍疾,魯夫人捨不得女兒,魯小姐深明大義,勸解了母親,“全副妝奩都搬在船上”。太守過世,公孫承重,魯小姐“上侍孀故,下理家政,井井有條”,親戚無不稱羨。魯小姐是一等賢妻。
蘧公孫與魯小姐的人物形象,在吳敬梓先生的筆下,有一些喜劇性,但決非滑稽;有一些幽默的調侃,但更多的是善意的寫實。他們是一對最尋常不過的平凡夫妻——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大多數人都是中品人物,只不過他們是在《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中,所以他們是儒林中的中品人物。
魯小姐是美女,更是才女,且與尋常才女不同。魯編修因無公子,便把女兒當作兒子,開蒙就讀《四書》、《五經》,十一二歲起就學做八股。小姐“資性又高,記心又好”,大家名文、歷科程墨、各省宗師考卷默記三千餘篇,自己做出來的文章也是“理真法老,花團錦簇”。詩詞歌賦正眼不看,臺畔床前擺滿時文,每日“丹黃爛然,蠅頭細批”。魯小姐既是這樣一位女學究,見蘧公孫只把吟詩作雅事,於舉業全然不放在心上,自然愁悶。何況還勸說不得,勸了不僅不招攬,自己反被說俗氣。魯小姐因此整日愁眉淚眼,長吁短嘆。本當新婚燕爾、伉儷綢繆之際,卻因了人生觀、學術觀上的這點參差,夫妻關係一度“啾啾唧唧”,頗有些緊張。
魯小姐就是《儒林外史》中的寶釵。魯編修膝下無子,拿女兒假充男兒教養的方式是教她寫八股文,正規延師教學,又親自課女:“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魯小姐聰慧又好學,只可惜不像《女駙馬》裡戲說的那樣可以易裝進考場、“皇榜中狀元”。她同寶釵、湘雲一樣,希望夫婿走仕途經濟的道路;她也有才學,詩詞歌賦並非拿不出手——閒來無事她能教丫環做詩取樂,只不過覺得這些“原不是分內之事”。萬沒想到,八股愛好者魯編修看走了眼,覓得的乘龍快婿蘧公孫竟是與寶玉一樣,空有好皮囊,視鑽研應試的時文為大俗,弄得父女倆好不鬱悶。
看官們,你們若以為這是吳敬梓嘲笑魯小姐嫁得才貌仙郎,偏要拿白菜的斤兩要來求玫瑰,卻錯了。魯小姐的“四書五經”可沒有讀到狗肚子裡去。聽說公公病重,她不顧母親勸阻,不介意蘧公孫為招贅之婿,帶上全副嫁妝去夫家侍疾。公公去世後,她那不理俗務的丈夫只得當起家來,“魯小姐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井井有條,親戚無不稱羨。”如果寶玉不出家,寶釵婚後就是魯小姐,一肚子的才學可以授給兒子。做不成舉人的夫人,將來總能當舉人的母親。
自來將《儒林外史》作批判小說讀的,尤其是男性讀者,對蘧公孫自然有些嘆其不爭氣,對魯小姐大概也都不大待見,不滿其陳腐、功利。不過我倒覺得,蘧公孫與魯小姐其實正是一對最平凡的好夫妻。雖然想法上參差不淺,難說琴瑟和諧,但各自本心不壞,也肯互相妥協,都有缺點,也都有擔待,磨合日久,情意自生,也就漸漸恩愛了——世上這樣的夫妻本來很多。
蘧公孫現成的少年名士做久了也覺無味,何況見兩位婁家表叔半世豪舉卻淨遇些盜虛無實、招搖豪橫之人,落得一場掃興,於是做名士的心也看淡了,詩話也不送人了。有心重致舉業,卻無從入手,彷徨之際幸遇忠厚長者馬二先生,直言相勸,使他如夢方醒,重新找到生活目標,舉業雖未成,卻也隨著馬二先生學做選家,另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來。蘧公孫的性格有公子哥兒的散漫,卻少大家公子的氣度。家僕拐走丫鬟,他不依不饒,定要追究,結果險些引來殺身之禍。又是多虧馬二先生仗義行俠,替他消災解難,兼以諄諄告誡,蘧來旬從此沉著了許多。
魯小姐雖然望夫成龍,但也並非全是俗不可耐的功名心作祟。魯小姐為丈夫不事舉業而氣悶,母親和養娘勸她,就算姑爺不中進士、做官,憑兩家的家境,也可衣食無憂。魯小姐答道:“‘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依孩兒的意思,總是自掙的功名好,靠著祖、父,只算做不成器!”魯小姐是有志氣的人,雖然我們不一定讚賞她的想法,但至少知道她不是祿蠹。魯小姐知蘧公孫志趣不在舉業,也並未苦逼,轉而勤奮課子而已。蘧太守病重,公孫回鄉侍疾,魯夫人捨不得女兒,魯小姐深明大義,勸解了母親,“全副妝奩都搬在船上”。太守過世,公孫承重,魯小姐“上侍孀故,下理家政,井井有條”,親戚無不稱羨。魯小姐是一等賢妻。
蘧公孫與魯小姐的人物形象,在吳敬梓先生的筆下,有一些喜劇性,但決非滑稽;有一些幽默的調侃,但更多的是善意的寫實。他們是一對最尋常不過的平凡夫妻——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大多數人都是中品人物,只不過他們是在《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中,所以他們是儒林中的中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