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76220875008

    馮夢龍所運用的語言,是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加工的通俗白話,保留了豐富、生動的口語詞彙。作品中還使用了少量的文言,但讀來並沒有不協調之感,反而使故事表述更為凝鍊。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作者的敘述語言具有點睛傳神之功力,寥寥數語,卻對交待情節、塑造人物形象有著重要作用。請看這兩段文字:一處是作者在描寫鴇兒只認錢而不認人時,這樣寫道:“初時李公子撒漫用錢,大差大使,媽媽脅肩諂笑,奉承不暇”,只一句話便生動地勾勒出鴇兒見錢眼開的醜態。後來李甲“囊篋漸漸空虛”,鴇兒“幾遍教女兒打發李甲出院,見女兒不統口,又幾遍將言語觸突李公子,要激怒他起身”,此處著墨不多,但人物神態畢露。另一處是寫李甲籌措三百兩銀子而不得的窘態:作者先交待李甲“東央西告”,“夜裡不進院門”,十娘便差四兒“尋到大街”找到李甲叫他去見十娘,李甲“見了十娘,嘿嘿無言”,問及那事時,“公子眼中流下淚來”,這一段文字不長,卻把十孃的焦急心情和李甲的汗顏窘態描寫得惟妙惟肖。

    (2)作品中人物的語言富有個性。試舉兩例:鴇兒愛財如命且又貪婪無度,當她開價三百兩銀便放十娘隨李甲而去時,受到十孃的激將,鴇兒衝口說出這樣的話:“老身五十一歲了,又奉十齋,怎敢說謊?不信時與你拍掌為定。若翻悔時做豬做狗。”這些話把鴇兒的輕狂無賴相便完完全全表露出來了。這是生活口語的直錄,無任何雕琢,因此,我們很容易瞭解到人物的身份、性格、教養。另一例是十娘得知李甲與孫富的交易已成,自身又將再落風塵時的一段話:十娘“冷笑一聲道:‘為郎君畫此計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那千金之資,既得恢復,而妾歸他姓,又不致為行李之累,發乎情,止乎禮,誠兩便之策也。’”十娘又痛斥李甲:“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無珠。”這段話真可謂“字字血聲聲淚”,表露出十娘內心的萬般悲憤,同時又展現出她不屈的性格。我們只要將鴇兒與十孃的語言稍加對照,二人的思想、品格、氣質、教養的差距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3)作品中收錄了大量的民間口語、民謠俗諺,增強了表達效果。如“常言道:‘說著錢,便無緣’”,“古人云:‘以利相交者,利盡而疏’”等等,加強了思想表達的效果。

    5.選讀部分段落,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補充資料】

    一、關於作者

    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別號龍子猶,又號墨憨齋主人,曾用“箋箋居士”之名,江蘇長州(今常州)人。他是明末著名通俗文學家,與其兄弟並稱“吳下三馮”。馮夢龍畢生大部分時間致力於民間文學、通俗文學的蒐集整理,廣涉詩文、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領域,以小說之成就為最高,並在文學理論上有獨特的見解。除了著名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三部短篇小說集外,還有民歌集《桂枝兒》《山歌》以及其他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五十餘種傳世。

    二、關於作品

    “三言”是馮夢龍編訂的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並稱。這三部作品,描寫了市民堅貞不渝的愛情和要求婚姻自主的願望。“三言”中絕大部分作品有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但也有封建道德說教、神仙出世思想、宿命論觀點等不健康的成分。“三言”中的作品,有的是前人的,有的是在宋元話本的基礎上經馮夢龍加工、改編而成的,有的是馮夢龍自己創作的。共收宋、元、明人話本120篇,是中國古代話本、擬話本的總集,是研究宋元以來話本文學的重要資料。

    三、有關知識

    擬話本,是指模擬宋元話本形式創作的短篇小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三篇題目《宋元之擬話本》,本來指宋元間受話本影響而產生的作品,現多指明人模擬宋元話本形式而創作的短篇小說。

    四、補充註釋

    1.登科:科舉時代應考人被錄取。

    2.情投意合:雙方思想感情融洽,情意相合。

    3.海誓山盟:男女相愛時所立的誓言和盟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掛車車橋分幾種,怎麼能區分車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