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43832395706

    杜預字元凱,是西晉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司馬昭滅吳統一中原的不可或缺的重臣。功成名就之後杜預仍然不忘研讀古籍,可以說是《左傳》的熱衷者,博學多聞,世人稱其為“杜武庫”。文學上有所建樹,著書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春秋釋例》等。太康五年閏十二月(285年初),杜預逝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贈徵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成侯。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的人。

      杜預出身於曹魏政府的官僚家庭,其祖父杜畿為三國時期曹魏名臣,任河東太守一職。其父跟隨曹爽,司馬懿政變後,因此遭發配。杜預入仕已年過三十,正是因為其父與朝中皇戚貴權有矛盾而得不到重用。

      杜預年少時與其他官宦人家子女不同,不與那些只知享樂的紈絝子弟為伍,一心只專於讀書,勤於著書論作,在政治、經濟、曆法、數學、工程、史學等多方面皆有所建樹,但由於司馬氏與其家族的矛盾,杜預年少時難入仕為官。直至司馬昭執政,杜預才逐漸備受重用,在伐蜀之戰中立下戰功,後又參與了《晉律》的修訂。司馬昭執政期間,司馬家族已成為曹魏最大的政治集團,為了鞏固政權、擴寬統治基礎,司馬昭廣招賢才,重用才能,杜預就是其中一位,且極為司馬昭重用,並將其妹嫁於杜預,拉攏杜預成為司馬家族中重要的成員,可見杜預的傑出才能。

      晉武帝時期,杜預多次出兵鎮守邊關,在任期間,活用其所學知識,提出五十多項建設性意見,穩定邊關,百姓安居樂業;並且積極推行通行於世的歷法;任職鎮南大將軍時,興修水利,造福百姓;在滅吳戰爭中,擔任指揮大將,奇襲江陵,為西晉的統一大業做出了卓越的功績。

      杜預為何會被稱為“杜武庫”

      杜預才學涉及面極廣,水利工程、修訂曆法、帶兵打仗、史書註釋,在當時算是通識奇才,因此有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杜武庫”,讚譽其博學多才,就像是武器庫一樣,裝置齊全,無所不能。

      當時,孟津渡口碼頭設施陳舊且不合理,渡船經常遇到翻船的危險,即上奏請求在富平津修建橋樑,朝臣皆因此事議論紛紛,此渡口歷時百年,都未曾有先人在此建橋,可見此處地勢高低不平,難以架設橋樑。杜預憑藉自身十足的自信,向世人保證:“造舟為梁,就是建河橋。”全程包攬建橋事宜,橋建成後,晉武帝與群臣前來舉辦慶祝儀式,具備慶賀杜預:“沒有你,此橋也難以建成。”杜預回道:“沒有陛下的英明,臣也難以機會施展技術。”

      杜預在西晉為官三十餘載,為治理國家,獻計獻策,處理國家大事,數不勝數,不負其“杜武庫”之美名。

      杜預和詩人杜甫是什麼關係

      自古以來有一個好的出身總是有著很大的好處,這種現象在古代尤為常見,一個聲望很好的祖先可以讓後代較為容易得到當權者的信任,這樣蒙先祖廕庇的現象即使是杜甫這樣的偉大詩人也不例外。

      杜甫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祖上世世代代幾乎都是當官的,出過不少的太守、刺史之類的大官,而在這麼多的先祖之中,最受杜甫敬重的就是他的第十三代先祖、西晉名將杜預。杜預是西晉時期有名的大將他完成了滅吳一統天下的大業為了西晉的統治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傳說他擔任大將軍的七年時間裡,每戰必勝,西晉破吳的戰爭之中,智計百出,在民間有著“以計代戰一當萬”的傳言。

      除了出眾的戰功之外,杜預還非常關心百姓的生活,他興修水利,灌溉良田,在位期間,政績斐然,可以說是功勞甚多,深受百姓的愛戴,在立功之餘,他還專注於立言,他早年非常喜歡《左傳》,後來有閒暇時間就為《左傳》做註解,還專門創作了諸如《春秋長曆》這樣的作品,流傳後世影響深遠。

      杜預的成功對於杜甫的影響是巨大的,一直以來杜預都是杜甫追求嚮往的物件,因此,杜預多次提到自己的這個先祖,其中在《進雕賦表》之中就非常恭敬的提到了這位文韜武略、功勳卓著的先人,而且後來杜甫還有一段時間居住在杜預的墳墓所在地,寫下了《祭遠祖當陽君文》來祭奠杜預這個先祖,甚至到了晚年還對杜預念念不忘,提到“吾家碑不昧”。可以說杜預是杜甫建功立業的一大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吃完就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