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宋萬歲
-
2 # NTT家
跟著imax的尺寸比例走!其實是錯誤的,imax是有一定尺寸才能形成震撼的效果,小螢幕個人認為還是寬屏適合!
-
3 # 吉米多多
4:3和16:9是主流;其他的是支流,有特需作用,但不會流行開。就好比人的身高一樣,大部分人是150到185之間,其他尺寸是小部分人。
-
4 # 海狗終結者
顯示器尺寸是對角線長度決定的,比如17寸顯示器,就是對角線長十七英寸。長寬比越大,相同面積的對角線就越長。反之固定長度的對角線,越接近正方形面積越大。不是什麼16:9比4:3優秀,只是對角線長度相同,面積小了,一塊液晶板可以切更多塊屏。一切都是利益驅使。為了多切幾塊屏,所有的液晶屏廠家都只做16:9,顯示器廠家也不得不做這個比例的。同理其他幾個比例也是同樣原因。
-
5 # BWanger軟體開發達人
16:9液晶屏依然是現在市場的主流,ACER、華為等一些廠商推出3:2螢幕,應當是在試探,看市場的反應。我們公司的產品也經歷了14吋、17吋的4:3屏,最後升級為22時的16:9屏。從使用者反饋看,16:9,一個字,爽!特別是高解析度的高畫質顯示,更是美不勝收!
4:3,是早先的電視的產物。隨著螢幕尺寸的增大,4:3的比例,逐漸不適應一般人的審美觀。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的產品用螢幕十二英時,CRT的,解析度640x480,很牛了。
再後來,14,15時出現,支援1024x768及更高的1280解析度。顯示還算可以。下圖為進口裝置的截圖:
到2015年以後,15時顯示器不供應了,只好選了一個流行的,17時。但顯示比例明顯失調(由於人員有限沒有改動軟體)。
2018年,開發新產品,決定用高畫質解析度1920x1080,大螢幕。現在成為產品主流,價廉物美,超值!
剛開始時,還不適應。大家還停留在中、小解析度上,主要是屏幕布局不好做。
後來,我們找到一家設計公司,專門就軟體介面、螢幕與整體的佈局規劃,看上去就很協調。
我覺得16:9及高畫質解析度有諸多優點:
1,首要的,就是可顯示的資訊量大。橫向變寬,可以增加20%~30%的資訊量,如下圖中,靠近右倒的黑色部分。
2,90%以上的主要資訊顯示在當前活動頁面,便於操作。避免了4:3時多頁面的煩惱。
3,使用者操作更加容易,便利。
總之,16:9及高畫質解析度螢幕逐漸被大眾認可。出現了很多的單頁面軟體,可以覆蓋要顯示的全部資訊。在頁面佈局上,可以更高階、大氣。
-
6 # Lao麥
是先出16:10然後為了降低成本才出的16:9,同樣英寸的兩個顯示器顯示面積差很多了,特別是做圖文排版和照片處理的工作桌面和圖片顯示大小差好多了。我自己買首選16:10。至於4:3的買不起了
-
7 # 梁奮
16:9其實只是一種時代妥協的產物;4:3被稱為正屏,可以在較小的尺寸下實現寬闊的閱讀視野,是最適合辦公和作圖的解析度。後來由於解析度的提升,4:3顯示器的製作,及液晶面板切割利用性的問題,4:3的顯示器受成本制約,不受廠商待見。第二個因素是人的眼睛是水平的,經過科學研究,人對水平寬幅的視野更加敏感,對垂直高度感覺不敏感,這就是顯示器為何是上下重新整理,而不是左右重新整理的原因;所以顯示器從最早的4:3過度到16:10最後16:9,甚至還有帶魚屏21:9。為何現在的高階顯示器又恢復到4:3,主要是偏商務,最求高階,提升辦公效率。
-
8 # 誰模糊了時guang
16:10是16:9基礎上增加高度而來,目的是1440p拓展到1600p才能在200%縮放之後達到800線的高度,這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利好,並符合手機越做越大的趨勢。
3:2則是在16:10或16:9基礎上裁剪橫向寬度得來,目的是為了節約成本。
-
9 # 敲不響的鐘3278317
16:9適合用來看電影,但是現在電腦、筆記本的功能已經是辦公為主要功能。16:9變成雞肋,寬而沒用 ,娛樂功能被手機代替了
-
10 # 魚眼透視
不論多少比多少。只要在相同寬度下,螢幕高度可調,則自然能感覺出什麼顯示內容合適。
目前來看所謂寬屏感受好,是因為寬度足夠了,文字夠大了,但顯示檔其實高度還不夠。
回覆列表
廠家為了省錢唄,同樣尺寸一塊螢幕對角線相等,長寬比相差越大面積越小,還說什麼高畫質影片,呸,高畫質影片沒看到多少,黑邊越來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