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0後看爽爽
-
2 # 誩晿
服務行業的特點,就是從業者需要與客戶直接接觸,從這一點來看,教育算是服務行業,但是教育又有他的特殊性:不以盈利為目的。這又與服務業不同。近些年的私立學校越來越多,教育盈利越來越普遍,可能將來教育會成為正真的服務行業
-
3 # 改個名字有這麼麻煩
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這沒錯。但教師決不是服務員,教育也不是服務行業。有多位專家提到“教師就是學生的服務員"之類的觀點,說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新時代下的老師,應做服務型的老師。專家們的這個觀點,詣在強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圍繞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個性存在,面向全體,為學生授業解惑,體現出教師的無私與奉獻精神。但教師職業與餐飲、商業、旅遊等傳統服務行業有著質的區別:傳統服務行業,視顧客和消費者為上帝,一切以"上帝"需求和意願為終極發展目標,而教育發展的目標是國家根據時代社會發展需要而制定的,作為教育物件的學生是必須遵循的。因此,學生不是教師的"上帝",而是教師的主觀改造物件。如果把教育與傳統服務行業等同,將教師當作傳統的服務員,等同於"學生的一切正當有理,老師無條件遵從",教師的一切活動和行為以學生需求為原則,學生需要什麼,老師就得給予和滿足什麼。這勢必給教育的發展造成危害:1、不利於社會尊師重教風氣的形成。2、淡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3、容易助長學生的歪風邪氣。4、會讓人才的發展與培養,偏離社會發展方向。如果你是家長,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教育,絕對不是什麼服務行業;教師更不是隨圓就方的橡皮筋。把教師當服務員,是教育最大的悲哀。自古以來,教師在社會上擁有著舉足輕重的社會地位。“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字,全面釋放出教師絕不是服務行業的強烈訊號。私塾學堂的教鞭,絕不是單單用來敲黑板的,而是用來懲戒問題學生的。在服務員看來,顧客就是上帝,顧客就是衣食父母,顧客的話必須言聽計從才能為自己的業務創收!但是,如果教師成了服務行業,那將是什麼概念?教師成了服務員,學生就成了顧客,成了傳說中的上帝,學生就算是犯了錯誤甚至是犯了罪,教師也只能笑臉相迎。在這種情況下,何談教育?到頭來到底是誰在“教育”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一句至理名言充分表明,教師不可能也不應該變成服務員。學生來學校接受知識,不是來學校享受的,說難聽一些是來學校吃苦的,因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不輕鬆,本身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唯有勤奮、唯有吃苦,方能成為人上人。學生只有懂得“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道理,才能在學習上有所作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我怎麼感覺現在的教師越來越像服務員?”題主的疑惑自然也是當今大部分一線教育工作者的疑惑。當你的權力比鴻毛還要輕,你的責任比泰山還要重的時候,你自然會覺得自己有點像骨頭鬆軟的服務員。但是我想,就算是酒店的服務員,也有自己的尊嚴和底線。當顧客的要求超出自己底線的時候,服務員也會大發雷霆甚至直接炒酒店的魷魚——“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教師,必須有自己的尊嚴,絕不能淪為服務員,才能更好地傳道授業解惑。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是算的,特別是近十年以來,中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和不斷改革,教育正在演變成為服務業,而且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了。雖然學校也是一個做學術研究和科學研究的地方,但是大部分的工作和精力還是以服務學生為主。
以前的教育比較單純,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學校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隨著教育的變革,學生開始對學校、對學校的課程有了選擇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選擇權的主體就可以認定為我們教育的服務物件。
進入高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數理化,或者其他學科,而進入大學後可以選擇自己的喜歡的選修課程。在大學裡,很多學校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努力完善或者開發自己的產品---課程,為學生提供服務。
服務業是以客戶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的重要指標,我們在學校裡經常會做一些學生對學校的評價之類的調查或者是在招生的時候,希望在校學生多向外宣傳本校的優點,這也體現了服務業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