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亭林文學

    安意如重點突出但後期暴露三觀不正,白落梅文字美但是讀完後一無所獲。

    我想盡量用準確而客觀的話來形容這兩位,但抱歉,最終還是用了上面這兩句。

    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口味,不管是安意如還是白落梅,都是美文領域的代表作家,也是紅了的作家。我的觀感也只代表我個人的意見,無法代表其他人,也並不需要別人認同。只是既然看到了這個問題邀請,而我正好看過這兩位的作品,所以就簡單談兩句,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

    白落梅:文字略空,沒有落到實處

    首先,白落梅的書我只看過一本,所以就只說這一本,其他的不管是比這個好還是比這個差,都不在我的評論範圍內。我買的那本書是《煙月不知人事改》,白落梅的文字很美。看上去就如同一場杏花微雨,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讀完後,一片茫然。她喜歡從“她”或“他”切入,想象一個畫面,穿插一些人生感悟,但這樣的散文其實比較虛,就是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東西,寫得再美,美不過那幾句宋詞本身,而那宋詞,有情有境有詩人,白落梅的品讀,還不如那首詞簡練清晰,語短情長。

    我一直覺得散文還是有情節的好,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從散步的情景寫到妻兒和內心的惆悵,光是景,也有遠近和感官的區別,又如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或舒婷的散文集,多是講某個事,隨意提起點什麼,情意啊道理啊也都在其中了。再不濟也是像我挺喜歡的一本《不如不遇傾城色》,也是詩詞品評,但是作者先用顏色串聯各個朝代,然後集中敘述詩人的某個事蹟,以此展開論述,文字也照樣優美動人,但這種美就是實實在在的,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而白落梅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一聲嘆息。嘆息什麼?無非是傷春悲秋別離萋萋,人生愁苦,但具體的什麼,卻記不得了,我前兩天才又翻開這本書,可是看了第一章又放下了。

    當然,畢竟只是其中一本,我想她既然如此出名,自然是有真的打動人的地方的,如果不全是口味不同,那大概還是我讀她的文太少,沒看到其他比較好的地方。畢竟我曾經很喜歡的一段話還是白落梅說的: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安意如:三觀不正

    然後再說安意如。我曾經很喜歡安意如,因為她的文章態度鮮明,重點突出,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情節。

    比如她寫一些女子,如褒姒等,就是明確地為她們翻案,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感嘆女性不由自主的命運,和控訴曆書總是讓女子為男人背鍋的行徑。態度很明確,寫得也很明確,都是從具體事例入手,不是空談。

    而在我比較小的時候,像“陌上花開”這種現在人人都知道的典故,彼時身邊朋友同學都還不知,而我都是從安意如那裡瞭解到的這些,因此她的那本《陌上花開緩緩歸》,對我頗有些詩詞啟蒙的意味。

    但隨著我的學識漸漸豐富,世界觀逐漸成型,我才發現,安意如作品的主觀色彩太濃,濃到顛覆了歷史。

    本來主觀色彩濃也不是壞事,但問題在於她描繪的是詩詞裡的歷史,這就使得誤導了許多人的歷史觀。

    當然,這若是自己有判斷力,也沒什麼可說的,多學習多看書,也不會被誤導。我們總不能為了孩子學壞,就非讓停播《喜羊羊》等動畫,或者為了不讓孩子一心只想穿越,就控訴廣電總局讓下架所有穿越劇吧?

    所以安意如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此,而在於她後來流露出的三觀:物質化,格局小,甚至對於女性身體的……推崇?這個不知道怎麼說,總之當初看的時候覺得挺難以想象的,具體的例子沒舉,若我下回還記得這個問題,會在翻到原文的時候更新過來。

    差點忘了最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抄襲。那會兒抄襲也鬧得沸沸揚揚,但畢竟過去了那麼久了,似乎也說的不多了。現在大家對抄襲越來越嚴格,安意如沾上了這個是很難洗掉的。

    結語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每個人都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想法。

    在我看來,我覺得高中前讀這類書還是可以增長知識的,不過高中後就沒必要了,還不如直接讀詩詞,喜歡詩詞散文的話的不如去讀真正的名家點評,比如錢鍾書《宋詩選注》這種,這才是真的一針見血酣暢淋漓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ADP轉化到ATP是不是會生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