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生聊歷史
-
2 # 水煮汗青
唐朝順宗李誦,做了26年的皇太子,186天的皇帝,5個多月的太上皇,這樣的帝王生涯在歷史上恐怕找不到第二個了。關於李誦主動讓位的原因,普遍認為是宦官弄權導致他被迫讓位,由他的兒子李純繼位,即唐憲宗。
李誦早早讓位的原因根據《新唐書》和《舊唐書》的記載,李誦讓位於李純屬於自願讓位,並沒有任何脅迫的痕跡。《舊唐書》中還記載了李誦的讓位詔書,他在詔書中認為自己做皇帝期間兢兢業業,但老天眷顧自己,疾病一直不見好轉,如今連供奉祖先、祭祀天地的禮儀都無法完成,更不用說訪問大臣、處理國事了。這種情形讓李誦感到恐懼和害怕,於是決定把皇位傳給長子李純,自己做太上皇。
這就是《舊唐書》裡對李誦讓位的記載,其實也是非常合理的。
李誦在做皇帝之前就已經中風,連話都不能說了,第二年正月唐德宗駕崩,李誦帶病繼位。雖然李誦做皇帝的這段時間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但並不能說明他可以勝任高強度的皇帝工作,中風的人往往會有很多後遺症,除了不能說話,還有行動也會不變,身體的協調性也會變差,更重要的是不能長時間操勞,否則再次中風的可能性非常大!
古代醫療技術沒那麼發達,李誦中風後不能得到良好的康復治療,加上他登基之後工作強度加大,這必定會導致他病情進一步惡化。
困擾唐朝皇室的幽靈——心腦血管病唐順宗李誦的讓位行為充滿爭議,連他的死亡原因也頗有爭議。
有人認為李誦是被宦官毒死的,因為他死的實在太突然了,類似的情景也發生在了唐中宗李顯身上。由於李顯死的突然,也被人懷疑是被他女兒安樂公主毒死的。但這些都沒有正史記載,其實我們換一個角度來分析,唐朝皇室家族其實是存在心腦血管疾病的基因。
從唐高祖李淵開始,後來的太宗李世明、高宗李治都患有“氣疾、風疾”。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中也有提到李治的風疾。氣疾和風疾在古代就是中風,是腦血管堵塞導致大腦供氧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如半身不遂,不能言語等,嚴重的會癱瘓甚至死亡。中風引起的症狀很多是不可逆的,腦細胞受損後很難修復,所以唐順宗李誦的病就算是在現代,也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康復過程,而且康復以後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靈活了。
綜上所述,李誦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讓位,其根本原因還是身體問題,中風失語已經很痛苦,還要面對繁重的朝政工作,確實讓他力不從心。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回覆列表
歷朝歷代皇位都是每個皇子的追求,即皇帝位第一步就是要先成為太子,如果皇帝壽命很長,做一輩子太子的情況也是有的,比如明朝的朱標。我們今天說的這一位,苦熬了26年才終於成為了皇帝,此人便是李誦,但是在位僅八個月,因為身體健康堪憂,就被宦官俱文珍逼迫退位。
郜國公主謀權李誦在當上太子後,也並不是特別安穩,先是遇到了自己妻子家族開始壯大自己的勢力。郜國公主與蕭升所生一女是李誦的妃子,在蕭升死後,郜國公主私生活開始越來越混亂,還和太子詹事李昪、等一些官員暗中來往,而且行厭勝巫蠱之術,就是利用法術詛咒自己所厭惡的人。後遭到別人跟德宗告發,德宗聞之龍顏大怒,因為此時涉及到太子,德宗召來太子,狠狠的罵了一頓,並把郜國公主幽禁起來,這件事情發生後德宗便有了廢除太子改立舒王李誼的念頭。
李誦健康情況在這件事情之後,李誦做事開始更加謹慎起來,多年的儲君生活讓李誦心裡極端抑鬱,身體也是每況愈下,貞元二十年(804)九月。李誦突然中風,甚至喪失了語言能力,這讓德宗心急萬分,自己已經年暮,身體狀況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皇帝和皇太子同事病重,在唐德宗彌留之際,太子都因為中風臥病在床不能前來服侍,至死他們父子二人都沒能見上一面。
短命的皇帝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駕崩,遺詔傳位給太子,是為唐順宗,做了皇帝之後開始對一些政令弊端進行了調整,但緊隨著病情愈發嚴重,最後連上朝都做不到,都是透過宮人進行傳達。朝中大臣看到皇帝身體如此,便開始了自己的謀劃。最後宮中的宦官聯合起來逼迫退位,被迫讓位給了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死時僅4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