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普朗克的普

    高句麗與曹魏的戰爭(公元244年--公元299年)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麗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併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復興與進一步的擴張(公元300年--公元390年)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

    高句麗軍事裝備亦相當精良。《北史・高麗傳》載,“兵器與中國略同”。根據高句麗歷史文獻記載,結合考古資料的發現和對高句麗壁畫中所反映出來的高句麗兵器進行研究,高句麗攻擊型兵器可分為銅鐵兩大類,長兵器、短兵器、拋射兵器、防衛兵器等四種。其中鐵製兵器佔絕大多數,銅兵器只佔極少的部分。銅類長兵器有銅矛;短兵器有青銅短劍、青銅劍鏢、青銅鉞形斧;拋射兵器有鎏金銅鏃、鐵鋌銅鏃。鐵類長兵器有鐵矛、鐵長刀、鐵陌刀;短兵器有鐵刀和環手刀、三稜形鐵刺、三鉤器;拋射兵器有鐵製鳴鏑和鐵鏃,其中鳴鏑飛行中翼孔鳴響,無殺傷力,作為警報發訊號使用。高句麗的防衛型武器有鎧甲、頭盔等。其中鎧甲分兩種,一種為將士身上所穿鎧甲,另一種為戰馬身上所披掛的馬鎧。《三國史記》把將士和戰馬身上都披掛鎧甲的騎兵稱為“鐵騎。此外,還有為便於士兵登山而特製的鐵釘履和軍官冬季防滑穿用的鎏金銅釘鞋。

    兩漢時代,高句麗對於農業生產各個季節所使用的鐵製農具幾乎都已具備,這對高句麗農業的生產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到山上王時期,鐵器的應用已超出了農業範圍,在其他方面也廣泛地使用了鐵器,如鐵製的生活用具、兵器、手工業生產工具等,都廣泛應用。標誌著高句麗的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三世紀時,高句麗除了偏僻地區外,已普遍使用了牛耕。在四世紀以後,牛車又廣被應用。這對農業生產來講是很大的推動,加快了農耕和運輸,使社會生產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進入5世紀前後,高句麗佔據樂浪、帶方、遼東諸郡,為高句麗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高句麗中期的農業大發展,為後期的高句麗興盛奠定了物質基礎。

  • 2 # 歷史研習社

    公元244-246年,曹魏王朝的大將毋丘儉對盤踞在東北的高句麗政權進行了滅國式的打擊,其國王在逃亡途中鬱郁而亡,國家幾近崩潰的邊緣。然而,就在短短的數十年間,高句麗人卻在鴨綠江以南重新復甦,再次兵臨遼東,這又是為何呢?

    圖/高句麗王陵

    復甦的高句麗

    公元248年,高句麗東川王在逃難過程中結束了自己的淒涼的一生,當時的高句麗喪失了鴨綠江以北的所有土地,都城丸都被曹魏軍隊焚為丘墟,部落離散,部民流亡,可以說實際上已經亡國。

    然而,隨著魏軍的撤軍,高句麗國的新王中川王臥薪嚐膽,在白山黑水之中依靠忠臣集聚力量,重新招攬部民,並聯絡曾經忠於高句麗的穢貊部落,暗中發動復國運動。這一動迅速被魏國偵知,司馬昭派遣尉遲楷於259年發兵清剿,卻為中川王擊敗。

    圖/公元3世紀的高句麗

    公元270年,高句麗西川王繼位,重新還都丸都城,在廢墟之上建立故國,並設計擊敗了肅慎的入侵,擒獲肅慎600戶並安置在遼寧東部地帶。公元293年-公元313年,高句麗兩王烽上王與美川王先後擊敗鮮卑慕容氏,並一舉吞併了魏晉王朝在北韓半島上的最後地盤樂浪郡與帶方郡,從而使得漢武帝以來中原王朝對北韓的控制一朝盡喪。

    無力的魏晉

    對於迅速復甦的高句麗,魏晉王朝可謂有心而無力,曾經征伐高句麗取得完全勝利的幽州刺史毋丘儉在司馬氏與曹魏的爭鬥中命喪淮南(255),坐鎮中央的司馬昭面對淮南的連續叛亂疲於應付,更無暇顧及遙遠的遼東局勢,從而給了高句麗人擴張的契機。

    司馬昭稱帝之後,西晉政權的所有精力全部放在統一南方吳國與蜀國的戰鬥中,直到公元280年司馬炎稱帝,西晉王朝方才有精力顧及邊疆事務。然而,迅速爆發的八王之亂再次打斷了中原王朝對外的程序。當平壤城頭的漢家旗幟飄落之時,司馬睿已經在江南的杏花雨中做上了皇帝的美夢。

    圖/永嘉之亂

    高句麗政權的臥薪嚐膽與魏晉王朝忙於內鬥的外部條件,讓這個幾近滅國的政權重新在北韓半島上站立起來,併成為中原王朝的大患。

    參考文獻:1.北韓簡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撿了一隻純黑小奶貓,一個月左右,沒養貓經驗,當如何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