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微評

    五種書體各有各的技巧要求,或多或少。論技巧的變化、複雜和難度,行草的技巧要求更多,也更難。

    但這個不是說技法相對簡單的篆、隸、楷不重要。相反,這些靜態書法的研習對於我們掌握動態書法(行、草)有著重要的意義。

    林散之先生是當代草書大家,他成功的基礎是隸書。老先生每天懸腕寫隸書,慢悠悠的。這種對筆的控制力和穩定性的學習對他的草書影響巨大。

    而相反,我們看到現代的一些書家,專好寫草書,線條打滑,留不住筆,明顯是靜態書法的功力不夠。所以說,技巧的訓練要全面。

    五種書體的學習可以同時展開。即把靜態書法和動態書法的學習結合起來。學會每種書體用不同的狀態書寫。美院那邊還有一種方法,同樣的一個內容,用同一種書體,嘗試用不同的狀態來表達,這種訓練難度更高,但也更有效。

  • 2 # 子衿書法

    學習書法,如何做到“八體盡善,五體盡能”?

    很簡單。照著你的這個目標,努力的去學習。無間寒暑的去練習。除此以外,誰也不知道。

    你想“八體盡善”是吧,那麼是哪八體?現在的書法楷行隸草篆五種字型,再細分的話,草書兩種(章草、今草),篆書兩種(大篆、小篆),也只有七種。把甲骨文湊上,免強夠數。

    古代的八體:大篆,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楷書在唐代以前和隸書同為一類。又稱為真書,也叫正書。八分和飛白書,現在能把這兩種書體說清楚的人都不多,寫好就談不上。大篆,小篆,隸書,章草,這四種書體筆法相通的地方較多 。能同時把這四種書體寫好,只要你的學習方法科學,是能夠一通百通的寫好的。

    現在的楷書裡面包括了魏碑。魏碑的筆法又和楷書的不一樣。那麼你就要在楷書和魏碑之中選擇一種。楷書和行書,草書筆法相通,我建議你還是寫楷書。

    八體盡善的目標因為書體不能明確。你還是把五體盡能做為你的學習目標比較容易一些。五體盡能,起碼能夠有清晰的概念 。楷行隸書篆,是吧。至於八體盡善,連目標是什麼都不知道,努力的方向都不知道在哪兒,怎麼可能盡善呢,你說是吧?

  • 3 # Deyunchu

    書法做到“八體盡善”,“五體盡能”是對書寫者書法技能全面,各種書體都善寫的高度稱讚。

    歷史上大書法家都廣涉諸體,如歐陽詢、顏真卿等,都可稱之謂“八體盡善”,“五體盡能”,他們都善寫各體而且把篆籒之體融匯筆法於楷書行草之間。

    其實,瞭解一下書法演變的過程,就會明白書法各體之間都有聯絡的,都是相通的。如學篆體會對隸書有益;學隸書對楷書有幫助等。

    所以,兼學各種書法體,做到融匯貫通是書法走向更加成熟的一條途徑。相信透過刻苦鑽研,不斷實踐,也一定會達到書法的“八體盡善”與“五體盡能”。

  • 4 # 剖析與建構

    八體盡善,五體皆能,哈哈,怎麼聽著像騙子呢,哈哈,忍不住再笑兩聲。

    不說什麼八體,五體,如果您可以專精一體,已超乎常人,很牛了。

    如何做到,愚以為需要先通書理,再透過一定量的練習就可以。

    書法,不多練,是不行的。

    剛寫字時,總是會看很多理論,問老師,寫字的時候也在思考怎麼寫,生怕自己扣漏掉了什麼,結果反而不得正“道”,越寫也越覺得自己笨,越寫越寫不好,乃至心浮氣躁,一字一嘆,於書無益。

    多次問恩師,恩師只是一句話:“多寫!”

    書法中的風格,是脫離字帖後,自己學到的加上自己的審美匯成筆下線條,一個人一個風格,這個,學不來。

    你可以透過學習,寫的像某位書家,然而,由於個人後天的各種條件的不同,是不可能得其精髓。

    清人所謂:“書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學,如其才,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真是振聾發聵之論!

    其他的書法老師會說:“臨帖越像越好。”而恩師說:“有個大概就可以,八九分就不錯了!”可能是個人天生愚笨,無法理解,後來才覺得這話是正確的,書友可以牢記這句話,日後慢慢體會。

    歷史到了今天,毛筆漸漸退出歷史舞臺,能把一體寫好,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至於多體都能,我是沒有那樣大的志向。

    答非所問,恐至書友失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跑步好還是晚上跑步好?飯後多久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