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朋友圈裡有人轉述了一段“秦始皇的話”: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鑑,仙魔鬼神共聽之!我記得這是一部電視劇中的臺詞,但此人卻信以為真。這些年來,《秦時明月》出現後有人拿來當歷史事實去討論,《大秦帝國》出來後也有人拿著四處當史實討論,為什麼這些人會有這樣奇怪的行為?還是說,就像對待將《三國演義》當正史的人一樣,對他們淡然一笑,聽其自便?
7
回覆列表
  • 1 # 名言233

    hhh小時候我也以為三國演義是正史。

    確實很多人會把歷史小說或者歷史影視當作正史來看,因為他們只接觸到這些,沒有去了解正史。

    對於大部分人,去更正電視小說裡面的一些出入點,他們都會接受的。

    一次兩次還好,如果你講的多了,他們會不耐煩。因為大部分人看這些是為了娛樂、消遣、或者淺層次閱讀,(´°Δ°`)不是為了知道真正的歷史。

    基本的史實大多還在(穿越架空除外),讓大眾都知道有這樣一些事件。不過有些粗製濫造的小說或是影視真的毒害人……

    另外的好處,可以讓一些人主動地去翻閱正史,擴大歷史愛好的群眾。至於無所謂的人,那你也用無所謂的態度就行啦╮(╯_╰)╭

    畢竟不能強加於人。

  • 2 # 醉生夢死的凱

    沒辦法 畢竟真正懂歷史的人不多,都是平頭百姓,大部分都以三國演義當真正的三國曆史,太多了這樣的情況,小時候不好好學歷史,年代記得呢叫一個亂,你家的時間節點安在我家的歷史事件上,哈哈,真的很無語,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歷史月考,前一週,我把歷史事件節點背的滾花亂熟,天天被背夜夜背,為什麼呢,因為我是個學渣,其他課都學的不好,剛好新來個歷史,想改變一下自己,就押注歷史,結果,開卷,開卷,你知道我的心情嗎,好不容易喜歡的女生,結果是個瞎子,是個男的都要,就是不要我,哈哈,說的太多了,所以大家還是要多度史書,史書可以明智,所以,以後大家都可以像我一樣被邀請來解讀歷史,但其實大家不知道,我其實什麼都不知道

  • 3 # Wym139

    胡亂說些,見笑,呵呵,我猜有以下理由:1、大與帝國,這兩個理由滿足一部分人的喜好,感覺很好,很有面子,同時可以演繹出無窮的戲劇場面,二世而終,有悲劇元素,年代悠遠而蒙籠,是天然精彩的戲說原型,悲壯勇武,可算是大戲。2、成者為王,適合戴高帽,又是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滅六國,精彩多多。3、華人說史,多說人事,英雄史觀,很少研究經濟地理科技文化的影響,少有闡述平民大眾的呼聲和顯示社會基礎矛盾,很少去看歷史的必然發展軌跡。

    所以大秦帝國是適合大眾愛好的歷史的戲說,有不少愛好者好理解。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總的來說它應該算是一部歷史小說。正史裡面的重大事件一一還原無一改動,而對於一些野史、記載不詳細的歷史資料以及一些沒有史書的事件進行合理的文學加工,而且作者寫作時也很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思想——為法家正名、為秦正名。

    《大秦帝國》不像《明朝那些事兒》是正史通俗化,因為明朝有著大量的、豐富的史書記載可供資料查詢。但是《大秦帝國》的寫作的難度卻非常高,因為對秦有利的資料幾乎沒有,而且可供查詢的資料也沒有那麼豐富。所以作者除了要查詢大量的資料外還需要運用自己豐富的學識進行合理的文學創作。所以孫老為寫這一部書花了非常大的力氣。

    至於其衍生的影視作品除了人物性格以及部分小情節外其餘都是有歷史正史可查詢的,也就是說他們就是按著正史來拍的,特別是第二、第三部,其基本框架基本是脫離了小說《大秦帝國》的脈絡。而是按著新修正的歷史資料來拍的,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張儀和蘇秦不是同一時代的人。

    而且這三部劇演員在現在缺少演技的小鮮肉時代演技可以堪稱完美、吊炸天。特別是第二部,不但有富大龍和“秀才”的吊炸天的演技,還有大魏王、韓王、楚王負責搞笑擔當

    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你喜歡並想了解歷史的同學可以透過這部小說或者電視劇來了解那段我們認知裡缺失的歷史,並且會給你一個有著完整、脈絡清晰的發展線路和展現一個全新的、你曾經不認識的歷史。對於一些不想了解、吃瓜群眾什麼的看過就算了,能讓你感到愉悅你就看,不高興就別看,看電視不為什麼就圖個高興。至於那些有著自己想法的人就不用多說了。

  • 5 # 危樓摘星

    類似於一些人聽了于丹的話大徹大悟了,于丹是把典籍上的文言上升到了一個文學高度,大量的排比修飾,以文辭上的高大上去糊弄人們。《大秦帝國》也是如此,孫皓暉是把爛了大街的狗血套路放到歷史小說裡面,搞一些半文半白的語言裝飾一下,去滿足人們的英雄情節,然而只要有點腦子的就能看出小說裡的歷史人物就是個花架子,十分媚俗,甚至惡俗

  • 6 # 哈哈4657693684392

    它就是小說,與史實相差甚遠。

    跪求華人別把文藝作品當歷史,印度就是這樣,後果就是今天的印度。

    這會造成歷史虛無主義,讓人只會想象不去實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口碑消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