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紫天雲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倡導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誠等價值觀念,著重於君子的品德修養,重視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提倡教化和仁政,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富於入世理想與人道主義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對於“仁”的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理解。

    01 “萬物一體之仁”

    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論話·顏淵》)。也就是說,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

    所以在《論語》中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只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因此,“仁人”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

    這種仁愛,也就是明代大儒王陽明所說的“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在《傳習錄》這樣說道:“夫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凡有血氣,皆其昆弟赤子之親,莫不欲安全而教養之,以遂其萬物一體之念。”

    也就是說,聖人之心,視天地萬物為一體,在聖人眼中,芸芸眾生沒有什麼內外之分、遠近之別,眾人都是他的兄弟、子女那樣的至親,希望他們全都平安無事、頤養天年,並且能夠加以教化、養育,以順遂聖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德、宏願。

    這裡,王陽明所闡發的,正是具有博大仁愛道德理想的“聖人”,當然也是泛愛黎民蒼生的“仁人”。

    02 孝悌為“仁”之根本

    《論語》雲:“孝弟(弟通“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裡,子女對於父母的愛,稱為“孝”;兄弟之間,哥哥對弟弟要關愛,弟弟對哥哥要尊重,這叫“兄友弟恭”。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儒家的仁愛精神,就是從對父母的孝開始,延伸到對兄弟的悌,對朋友的信,以至於對天下眾人廣泛的愛,即《論語》中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所以說,孝悌,是“仁”德的根本所在。一個人如果連基本的孝悌都做不到,又怎麼能承擔起各種各樣的社會責任呢?當然,也就更談不上“仁”了。

    0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記載:“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由此看來,如何實行仁,在於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所以說,忠恕之道同時就是仁道,踐行忠恕就是踐行仁道。

    04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也就是說,有志之士為了成全仁德,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決不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這裡,孔子把正義的事業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更寶貴。

    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對的。

    如果做這些事只出於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不是義的行為。如《孟子》所云:“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種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價值取向,正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崇高道德品格的集中體現,也淬鍊成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強大精神文化基因。

    我們說,孔子本人正是身體力行“仁”道的典範,他數十年如一日,用心良苦的宣傳推廣他的“仁”道,但卻四處碰壁。儘管如此,孔子還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知其不可而為之”,展現出了為實現天下為公、大同社會理想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精神境界。

  • 2 # 實在是看不慣了

    不過中國語言之奇妙,給了仁另一個含義:果仁。果仁和儒家的仁在意義上是想通的。如果從果仁之對果實的意義,思考仁對於人的意義,大概可以想象一二。

    果仁是什麼?是果樹的精華,也是最具有生命力者。所以仁代表生機,並且是推己及人,和天地一體的生機。因為果仁只有在天時地利之下才能煥發而生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藥店買藥是否能保證自己用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