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潁川名士
-
2 # 素雪承風984
那我問你,有人要來砍你,你為什麼要反抗呢?讓人砍死多好?你不反抗死一個,豈不是比反抗而導致雙方互有傷亡對天下更有益????
所以下次如果有人要砍死你,記得千萬別反抗,更別緻使雙方都有傷亡,危及天下。不然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就是兲朝的罪人。
真的是睿智到不行,天真的卡哇伊。孫劉曹誰不想要天下,誰不想當皇帝?要真是人人都有閣下這種聖母心裡那還打什麼仗,只要打仗勢必有傷亡,那就是罪人了。乾脆坐下來開個會,你這皇帝當的不行啊,治理成這樣,退位算了,皇帝一想,是啊,是沒治理好,打什麼仗,退位算了,就這樣應該就不會有罪人了。不就是退個位嗎?反抗什麼呢,一反抗又要打仗,又要死人,豈不是天下的罪人??
-
3 # 千里不留行48
曹操收編了以袁氏兄弟為主的大部分諸侯的地方部隊,組建了強悍的青州兵,透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繼承了漢室經濟、文化、軍工、製造等衣缽,在以黃土文明為主的當下,擁有當時最為肥沃平坦的農業區,和大量的農業人口,說是三國,劉備和孫權所擁有的土地面積總和也比不上曹魏的疆域,曹操收拾了諸侯之後,戟指江東(徐州及東吳),攆的劉備雞飛狗跳,數十萬部隊橫亙長江,東吳士族投降言論甚囂塵上,只有聯合才有可能生存,赤壁之戰東吳負責正面迎敵,劉備負責打游擊、狙擊,派出最牛逼的參謀孔明,僥倖大敗操兵,即使如此也只是傷了曹魏的一點元氣,後期,不管孫劉兩家如何明爭暗鬥,曹魏打過來,只要戰事吃緊,唯有聯合一途,才能扭轉局面,沒辦法,幹仗靠的就是資源、財力、人力,單打獨鬥,曹操收拾孫、劉任何一家都沒有難度,怕就怕二人聯手,實踐證明這種統一戰線是行之有效的,若非後期吳蜀兩國自身內耗,加之勾心鬥角,既有的統一戰線已是名存實亡,才被司馬昭鑽了空子,各個擊破。否則有沒有晉朝還得另說
-
4 # 三觀粉碎機
這主要還是個人利益原因。其實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劉備和孫權投降曹操,兩人固然可以因功封王,卻並不是最大的王,他們二人的上面還有曹氏父子掌握著自己的性命。如今獨立為帝,除了自己擁有無上的權力以外,他們的功績更是開國君主,是可以遺留千秋萬世的大功勞。
與之相對應的,我們縱觀中華歷史五千年,有不知道多少個君主和地方政權最後是因為妥協而被大國兼併的,比如南北朝時期的前秦,唐朝時期的西域諸國,北宋時期的南方政權,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至少這些君主都為和平作出了彌足珍貴的貢獻,但是有人記住他們的名字麼?
答案是不僅沒有,就是連我這個專職寫歷史的一時也想不起來誰,史書都不屑記載。反而比如說劉禪、李煜、祖大壽這種為了保全自己國民和軍兵而投降的人,更是被唾棄萬年,揹負懦夫漢賊之罪名。
當然有人說,是為了光復漢室。劉備還可以喊這個口號,孫權總沒有理由了吧。況且如果是為了光復漢室,劉備也不會自己稱帝了。說白了這一切,都是利益而已。
-
5 # 史苑空間站
時勢造就英雄,他們三位是三國時期真正的英雄,勢力最強的曹操親口贊過的人物,"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生子當如孫仲謀"。劉備在最絕望的時候,選擇聯合孫權,而孫權毅然接受,同心協力在赤壁大敗曹操,開創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首先,兩人在當時都處於劣勢,孫權比劉備強些,擁有江東八十一郡,劉備雖依附劉表長子劉琦,寄存於江夏,但實力尚存,戰鬥力還是有的。兩人都有爭霸天下的野心,盡然有野心就不甘居於人下,何況對方是曹操,三國時期的牛人。此時此刻倆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合作是唯一戰勝曹操的法器,至於以後,不戰敗曹操就沒有以後。
孫權繼承的是父兄的基業,已經三世根基穩固,武有周瑜、黃蓋、周泰等人,文有張昭、魯肅、諸葛瑾等人忠心維護,有地盤、隊伍、人才不拼一把是不服氣的。劉備更是自詡漢室宗親,團結了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猛將賢人,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十萬百姓隨軍逃難何等壯哉!雖時屢戰屢敗,鬥志卻從未消減。還有一些因素,也讓他們多了一些打敗曹操的決心:曹軍雖多多為降軍,且不習水戰,此時的曹操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不能正確的判斷局勢,又缺失了郭嘉的輔助等。
回覆列表
因為倆人勢力都不大唇寒齒亡,如果劉備或者孫權有一個方跟曹操聯合,那麼另一方就會被消滅,沒有了共同的敵人下一個就會被曹操消滅掉。孫劉聯合能制約曹操,孫劉不聯合那隻能一個個被曹操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