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0後,80後,90後,都無法比肩的各種文化的補充,專人上下學接送,最後能換來什麼?
3
回覆列表
  • 1 # 君飛惜彼

    當你把全部的愛無休止、無規則的給孩子,但並沒有教育孩子如何反饋父母給他的愛,那孩子就會在長期的習慣被愛中,覺得被愛是應該的,付出和責任則是不需要的。

    當孩子走入社會後,因為社會反饋給他的現實並非父母對待那樣,在經歷多重挫折和被人排斥後孩子就會伴生強烈的不甘與怨怒:都是父母的錯!

    等父母年老體弱,不能給孩子更多的付出和關愛(主要是物質)時,孩子就認為父母是累贅是負擔,不會再有好臉色和關心,自然而然就會將父母拋開,不但不會關心父母還想父母早點死了好繼承資產!!!

    溺愛,害人害己!!!

  • 2 # 爸爸講

    為什麼這麼講呢?從物理學上闡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給的力量是多少,反作用力就是多少,這個是科學的唯物的真理。

    但是放到這個命題上就是錯誤的。

    父母對孩子的百倍溺愛,換來的絕對是《巨嬰》。這是一部動畫片,很有教育意義,《巨嬰》我反覆看了不下三遍,每一次看完都恨不得打死那個“巨嬰”。對於沒看過的小夥伴,我把當時我看的《巨嬰》觀後感送給大家,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自己搜尋一下自己看一遍。

    這部動畫小短片雖僅幾分鐘時長,但極具教育意義,深刻反映出當今中國教育方式問題與孩子成長問題,這個小短片過程觸目驚心,結局令人反思,記得短片開頭,母親為已是中年的兒子穿衣,餵飯,刮鬍子,兒子卻一直拿著遊戲機打遊戲,只會以命令的口吻吆呼母親為自己服務,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少爺生活,母親毫無教育,盲目溺愛,父親不管不顧,視若罔聞,此刻,看到這裡,可想而知,如此教育是多麼失敗,現實的中國社會又何嘗不存在類似教育,事無鉅細,無所不至,把孩子看的過重,以至於生怕受到一丁點傷害,一點挫折,犯了錯也從不教育不加以引導,最終只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短片的最後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父親出車禍去世,家裡唯一經濟來源斷了,沒多久生活變得拮据,母親也老了,拖著年邁的身子,推著廢舊品拿去賣,兒子毫無關心,只沉浸於自我快樂之中,兒子如小時一樣看到電視裡的玩具就要求母親滿足 ,母親拿著廢舊品換得的了了幾分錢,哀嘆無奈,未得以滿足的兒子怒氣衝衝,咬牙切齒,最後母親拿下了自己的一個腎給兒子,兒子得到暫時的滿足,繼續沉浸於自己快樂之中,到這,故事也快接近尾聲,此時,看完這一幕真叫人唏噓,過程讓人觸目驚心,最後兒子餓了,喊著母親,而此時母親趴在沙發上再也沒有起來過,結局讓人痛惜,在最後沒有自理能力的兒子又鑽回了母親的肚子裡,這個故事就結束了。

    看完這個短片後,不禁令人沉思,可以說是一段失敗的教育釀成了一個悲劇,而它又再次提醒著我們對於當今中國教育的反思 ,都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花朵,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父母的責任不在話下,中國父母也應反思一下對於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否恰當,我們的教育也應緊跟時代,父母也要學會轉變觀念,莫讓悲劇再次重演。

    誰的孩子誰不愛?但是愛是有條件和限度的。一味百般溺愛換回的是也只能是“巨嬰”。想當我們老了的時候,孩子能更好的反哺,對孩子的愛只能是有利有度有節。

    我是爸爸序,一個立志當育兒界段子手的扛把子;

    一名高考差一點上清華的高材生,一個靈魂的畫師;

    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

    問我吧,反正我除了不會的基本上都會。

  • 3 # 多讀書有好處

    溺愛,照顧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的一種特徵。溺愛即不公正的物質感情給予滿足與保護。此時照顧者庇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

    從家庭來講

    不懂父母的心思.不理解父母為你所做的一切.目中無人,認為自己是家裡唯一的獨苗,恃寵而驕.將來步入社會的時候,四處碰壁後一蹶不振.處處都覺得很難,壓力很大

    從愛情和友情來講不會珍惜愛人和朋友感情.認為戀人(朋友)對你所做所為都是理所應當.因為從小就是在溺愛中長大.輕則好朋友很少.愛情不如意.重則是眾叛親離.當然,如果是個聰明人的話,只要努力剋制改變自己的缺點.成功也很容易.畢竟人都習慣性格脾氣都是慢慢養成的.改也一樣

    所以說溺愛跟以後孝道並不是特定的因果關係,而是後天行為道德準則培養,一個孩子如果你培養的足夠優秀那麼你溺愛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他懂得其中道理,不恃寵而驕不驕橫跋扈,所以說只有孩子足夠優秀,教育足夠優秀就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紫砂壺如何達到油潤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