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釣孤海一隻魚
-
2 # 尚宮女史
戰國七雄中,秦楚燕三國存在的時間是最長的,其中楚燕兩國國祚在八百年以上,而秦國的國祚約為五百五十年,這主要是因為秦國建國晚的原因。楚國和燕國早在西周初期就已經建國,而秦國一直等到歷史進入東周時期才正式建國。
春秋戰國時期算是一個持續時間很長的亂世,但它的性質又和後來的亂世比如南北朝時期或者五代十國時期又有不同,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即便亂,但到底還有一個天下共主,即周天子,即便周天子式微,已經越來越沒有話語權,但這並不妨礙周天子成為諸侯國們之間的一個外交工具,即透過周天子為本國謀利益,比如春秋時期的爭霸,打出的旗幟就是“尊王攘夷”。
何為“尊王攘夷”?尊王自然就是以周天子為尊,霸主要帶領其他的諸侯國及時向周天子進貢,響應周天子的號召等等。攘夷就是攻打入侵的北狄、南蠻、東夷、西戎,即四夷,他們一般都是遊牧民族聯盟性質,喜歡掠奪中原諸侯國。其實尊王攘夷也就是霸主帶領周天子分封的這些諸侯國們效忠周天子抵禦外敵入侵。夷狄是外,而諸侯國們是內,即便有不聽話的諸侯國相互攻伐,其他的諸侯國可以聯合起來教訓它,當然春秋時期資源越來越緊張,諸侯國之間爭奪土地和各種資源的鬥爭時有發生,這也導致了很多小國直接被滅,而大點的諸侯國則打到它臣服為止。大國之間相互攻打則是為了爭奪霸主之位,比如晉楚之間的爭霸,晉國和楚國各自領著自己的小弟攻打對方。
然後你臣服了我就不打了,大家各找各媽,各回各家。有諸侯國被欺負了,還可以尋找霸主大哥的幫助,當然找周天子也還是有一點作用的,即便這作用小的很,有時候周天子也需要諸侯的幫助,畢竟周天子手中沒幾個兵還窮的叮噹響。
所以春秋時期來說,諸侯國之間除了爭霸就是自保,談不上好戰,真正的大戰不多,傷亡也並不嚴重。這一時期持續了大約三百多年,然後逐漸進入到戰國時期,戰爭發生改變,整個東周的局勢也發生了改變,中小型的諸侯國基本已經不存在,都被大國兼併吞到了自己的肚子裡。而剩下的大約十幾個諸侯國開始稱王爭雄,周天子已經逐漸走向忽略不計的境地。
戰國時期的戰爭殘酷了很多,但諸侯國之間仍舊不是永遠的敵人或者朋友,連橫、合縱時時上演,唇亡齒寒的故事每每讓國君們提心吊膽。因此各國開始變法圖強,爭取在未來的軍事大戰中佔據有利地勢。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時候本來相互攻打的兩個諸侯國瞬間結盟了,又一致對付另外的諸侯國,因此這種混亂的局勢是非常複雜的,完全不能用好好戰來下定義。
國與國之間說到底是競爭關係,但仍舊在一個框架內,誰能先一步強大起來,並一直強大著,就能將自己的疆域不斷擴大,而其他的諸侯國則不斷縮小,直到都消失不見,這正是秦國一統天下的步驟。
回覆列表
首先好戰這個說法,對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很不恰當的,因為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的亂世,各個諸侯國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發生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既春秋無義戰。戰國時期的秦楚燕為什麼能存在幾百年,我認為其因有三
一、地理因素。首先秦楚燕三國都位於周王朝的邊疆地區,秦在最西邊,楚在最南邊,燕在最北邊。這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三國會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因為一不留神就會被周邊的野蠻部落給偷襲。但也正是這樣的地理位置,在整個春秋時期,中原諸侯國才看不上秦楚燕這樣的國家,認為他們野蠻與落後,即使吃掉也沒什麼油水。這給秦楚創造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為各自發展提供了機會。
二、外部因素。因為被中原各國所忽略,加上中原各國相互連年征戰,造成了許多難民,和一些為了避禍的人才。他們都會選擇像秦楚燕這樣的國家。由於人才和技術的流入大大加快了秦楚燕的發展,為以後的爭霸提供了可能。
三、國土面積大,戰略縱深廣。秦楚燕三國地處邊疆,加之常年對周邊蠻夷用兵,佔領了廣大的疆土,這相比於中原各國的面積都是非常大的。比如秦向犬戎開戰,獲得大片疆域。楚向南方蠻部開戰,獲得很多領土。燕也一樣。這為以後的爭霸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四、憂患意識很強,榮辱意識很強。秦楚燕三國都有很強的憂患競爭意識,時刻注意中原各國的動向,積極尋求變法圖強。這三國一直想得到中原各國的認可,積極融入中華文化圈,比如楚國曾經北上一度問鼎中原。用現在的話就是成為像美國一樣的國家存在,對國際事物有決定性影響。喜歡就請點贊關注,每天都有不一樣的認知。歷史小書蟲@副局健康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