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雙羊
-
2 # 騎牆看夢60後
說起漢初文化,其實就是以賈誼和晁錯為代表的辭賦文化。它是在戰國的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漢初:指的是前202年——前141年,從高祖劉邦到景帝劉啟中間的61年,由於天下戰火剛熄,“無為而治”是漢初統治者休養生息的戰略,受到道家學說影響很大。
漢初文學成就,主要延續了春秋和戰國的辭賦文化,並有了發展。
另外,漢初文士有戰國遊士的餘風,喜 歡奔走於諸侯、權貴之門,比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問題,並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就促進了政論文的發展。漢初的政論文也是一類散文,名揚天下的有賈誼和晁錯,可惜他們兩個都英年早逝,不然,中國歷史可能要改寫。
賈誼(前200年—前168年),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
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其辭賦皆為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為著名。這些文章總結秦王朝由弱轉強、政權得而復失的經驗教訓,對如何鞏固漢王朝的統治,完善中央集 權的政治制度,表達了自己的政治見解。 這些政論文議論宏闊,說理暢達,感情充 沛,富於文采,對唐宋以後散文創作有明顯的影響。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
晁錯的政策損害了諸侯利益,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於東市。
晁錯的政論文“疏直激切,盡所欲言”,魯迅稱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賢良對策》等。
-
3 # 小樓一夜丿聽風雨
漢初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和辭賦的發展上。漢初文士有戰國遊士的佘風,喜歡奔走於諸侯、權貴之門,比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問題,並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就促進了政論文的發展。
漢初政論文作者以賈誼、晁錯為最著名。他們注意總結秦王朝由弱轉強、政權得而復失的經驗教訓,對如何鞏固漢王朝的統治,完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表達了自己的政治見解。 這些政論文議論宏闊,說理暢達,感情充沛,富於文采,對唐宋以後散文創作有明顯的影響。
漢初的辭賦屬於戰國的餘緒, 但漢初辭賦作者缺乏那樣的強烈感情,多為模擬之作,作品亦多亡佚。現存的《招隱士》,其氣象、格調逼近屈宋,為其中的佼佼者。賈誼在貶謫長沙時寫有《吊屈原賦》和《鵬鳥賦》,其中滲透了個人的身世感嘆,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抱負,特別是 後者,在體制和寫法上,顯示了由楚辭到漢賦過渡的痕跡。
晁錯是文景時期的重要作家,他以上書吳王、諫阻其謀反而知名於世。他的《七發》雖然不是以賦名篇, 但其寫法和格局都可以說是漢代新體賦——漢大賦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漢賦發展 上佔有重要地位。
回覆列表
漢初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和辭賦的發展上。漢初文士有戰國遊士的餘風,喜 歡奔走於諸侯、權貴之門,比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問題,並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就促進了政論文的發展。漢初政論文作者以賈誼晁錯為最著名。他們注意總結秦王朝由弱轉強、政權得而復失的經驗教訓,對如何鞏固漢王朝的統治,完善中央集 權的政治制度,表達了自己的政治見解。
這些政論文議論宏闊,說理暢達,感情充 沛,富於文采,對唐宋以後散文創作有明顯的影響。漢初的辭賦屬於戰國的餘緒, 但漢初辭賦作者缺乏那樣的強烈感情,多為模擬之作,作品亦多亡佚。現存的《招 隱士》,其氣象、格調逼近屈宋,為其中的佼佼者。賈誼在貶謫長沙時寫有《吊屈原賦》和《鳥賦》,其中滲透了個人的身世感嘆,抒發了自己的政治抱負,特別是後者,在體制和寫法上,顯示了由楚辭到漢賦過渡的痕跡。
晁錯是文景時期的重要作家,他以上書吳王、諫阻其謀反而知名於世。他的《七發》雖然不是以賦名篇, 但其寫法和格局都可以說是漢代新體賦——漢大賦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漢賦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