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邦恩
-
2 # 香漫寶居
這個我不清楚,尷尬的是,我們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派出去教學。所以孔子學院,形同虛設。實在令人遺憾。人家外華人,要學習咱們的傳統文化,可我們不瞭解自己的文化。不能不說,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人家會怎麼看我們?泱泱中華,擁有最高文明的國度,居然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可派。文化怎麼復興?光喊口號是不行的。復興傳統文化,得拿出實際行動。人家外華人,現在討論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頭頭是道。普通話比我們說的還好。我們不行啊,把祖宗的東西丟了。還理直氣壯的批判他。不知道是,沒有民族自信,還是崇洋媚外。反正是讓人,挺無奈無語的。
-
3 # 騎豬追大奔01
已經開始逐漸的關閉了因為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反感。打著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幌子對別國輸出現在的意識形態,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了這一點,已經開始行動了
-
4 # zhangpoor
有句古話叫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雖然不是很貼切,我們可以姑且解釋為,自己都沒怎麼喜歡和推廣,還出去教別人?
-
5 # 萬里蜀江客
孔子學院實際上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等一個工作,這些年國家漢辦為了推行孔子學院花了不少錢,總的來說效果不錯,在不少國家落地開花發展迅猛,只是最近幾年,中國影響力的不斷壯大引起了一些心中有鬼的國家的警惕和抹黑,特別是在美歐地區,孔子學院的發展遇到阻礙。
中國文化走出去是沒有什麼經驗可循的,在中國經濟實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影響,而文化實力相對滯後,帶來一系列問題,國家痛定思痛,採取了一系列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向海外介紹中國文化的策略。這和文化擴張是兩碼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並且坐二望一,在這種情況下,讓世界瞭解中國,不僅僅是中國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國的需要。孔子學院的出發點是好的,並不是搞什麼文化擴張。中國根據各國的經濟承受能力,給予孔子學院一定的幫助和補貼,促進了孔子學院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第三世界國家落地開花。
但學院也遇到了主客觀兩個方面的問題
主觀方面的問題,剛才已經提到了,就是在這方面我們沒有任何先例和經驗可循。怎樣才能用外華人能夠接受的方式最好的、最有效的介紹中國文化?這是一個問題。這幾年,國內也有指出貼錢辦免費漢語班的批評。我們不能光低頭趕路,不抬頭看,在一番迅猛發展之後,也該稍微放緩發展步伐總結總結。
客觀方面的原因,是孔子學院引發了西方反華勢力的強烈反彈。在歐美國家,孔子學院被指宣揚中國文化,是中國文化滲透的橋頭堡。這一點充分體現了歐美國家的文化霸權主義。孔子學院目前的業務範圍,其實主要是學習漢語,當然,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瞭解一些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而在中國,英語是從小學到博士的必修課,升學考試的佔分比例跟漢語語文同樣並重,這是國家政府規定的!!!我們這麼弄,歐美國家認為天經地義,我們就跑到他們那裡辦個小小的孔子學院,就成了文化滲透!如果孔子學院真的是文化滲透,那我們中國的社會豈不讓西方早就滲透完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Δ´)!
目前來看,就如同中國的貿易遇到了大麻煩一樣,中國在文化交流方面也遇到了問題。一方面是孔子學院,受到了很多西方國家的責難,一些西方大學已經解除了與學院的關係,在西方的影響下,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也開始跟風。與此同時,中國向海外派駐留學生的也遇到了問題,特別是美國的特朗普政府。這確實需要我們站穩腳跟冷靜思考。
我覺得,目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是一個機遇。我們也不必哭著鬧著非得貼錢,去免費教外華人漢語。對於一些對中國不友好的國家,可以直接把孔子學院撤回來,老子不跟你玩了。過上一段時間,那些接受孔子學院的國家得到了好處,也沒有受到什麼所謂文化滲透的侵害,事實說明問題,實踐去打臉。
-
6 # 天下太平189836709
說實話,需要好好研究策略路徑。不應該辦成漢語學校,也要防止意識滲透嫌疑。應該成為思想文化平等友好交流的驛站。
-
7 # 浮雲198322924
所謂孔子學校就是中文學校,學學中文講講中國話還行,其它一點用處都沒有,孔子名聲很臭不如就叫中文補習班還直接更好些。
回覆列表
海外的孔子學院具體發展的如何,我不清楚。
但我可憑自己的感覺判斷,作為一種信仰,孔子的學說根本沒有這一高度,作為道德教科書,世上並不是非他莫屬,所以,最終的孔子學院無非就是漢語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