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貨幣演化史

    清代紙幣的發行主要是在末期了,分為官方發行和地方發行,官方主要是戶部發行的官票和大清銀票(下文稱官票),地方紙幣是一些錢莊票號發行的兌票(下文成私票)。

    所以這個問題應該一分為二的看,首先官票的發行肯定是為了收回財政大權,維護中央統治的,私票則主要起了便利流通的作用。

    清朝末期,統治腐敗,經濟凋敝,內有匪患,外有侵略,朝廷進行了多次的貨幣改革,由鑄造貨幣向機制貨幣、銀元逐步演化,實際上晚清時期是一個多種幣制並存的大混亂時期,然而因對外貿易的嚴重赤字以及戰爭賠款,造成大量的白銀外流,使得國內銅幣迅速貶值,白銀升值,銀貴錢賤的情況越演欲裂,而因為白銀外流,國內又缺乏鑄造銀幣的原材料,這使得舊有的貨幣非常不利於流通,中央對國家財政的控制力越來越小,就在這種背景之下,一些有識之士就提出來要用西方的紙幣來挽救大清的財政。

    但每到一個朝代末期,頻繁的貨幣改革使得貨幣本身的公信力並不令百姓信任,清政府發行紙幣也一樣,強令百姓將手中的白銀等兌換成紙幣,實際上是對百姓的盤剝和搜刮,超發和爛印實際上遠遠超出銀本位的範疇,沒過多久,商販拒收,百姓拒用,大清的紙幣比它的王朝提前滅亡了。

    私票是私人錢莊票號發行的紙幣,實際上跟我們現在的存取款單比較像,雖然印製比較粗糙混亂,但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貨幣的運輸促進了流通,打個比方,A有一萬兩銀子要從廣州去北京買東西,以前A要攜帶著這一萬兩銀子僱人僱車拉到北京,且不說路途遙遠賊寇橫行他安全,可這一萬兩光運輸也著實不太方便,現在有了私票,A只需將銀子存入廣州某票號,帶著這張紙去北京就可以了,票號和私票實際上是現在銀行和匯票的雛形,它是符合那個時代發展的,只不過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和鞏固的中央政權為它們提供生存的土壤,都不過是曇花一現

  • 2 # 老羅194763

    清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白銀已成為主要通貨,銅錢鑄量巨大,順治八年發行寶鈔,十八年廢止,迄今未見實物清代早期,銅錢多厚重大型。乾隆時因銅價工價上漲,制錢質量下降。咸豐時軍費不足,政府靠發行紙幣及鑄行不足值大錢來彌補虧空。數年後,紙幣與大錢紛紛貶值,僅京城及個別地區才能行用。光緒年間雜用銀錢紙鈔,自嘉慶年來,外國銀元大量湧入中國,這種洋銀圖案精緻,大小重量固定,受到使用者歡迎。但中國銀兩在兌換外洋時損失慘重。朝野有識之士呼籲自制銀元,發行紙幣,光緒年間成為現實。為抵制外國金融資本侵入,中央政府及地方也設立銀行,官銀錢局,發行鈔票,以免利權旁落。至民國初年,中國貨幣仍以銀銅元及鈔票為主。中國近代貨幣極其複雜鴉片戰爭後,西方文明隨著列強的炮艦政策一起進入中國。貨幣形式呈現多元化狀態,晚清參加流通的既有中央及地方發行的紙幣,也有私人銀行,錢莊及外商銀行發行的鈔票。一些巨面額的法幣,金圓券則是當年通貨膨脹的實物例證,更是西方列強侵華的罪證!個人認知,僅供參考。謝編輯!

  • 3 # 翡翠哥哥

    清朝最早的紙幣應是順治年間發行的,一般稱為“順治鈔貫”,但目前關於“順治鈔貫”的資料十分有限。而往後最具影響力、也是目前留存最多的就是咸豐年間發行的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白銀外流日益嚴重,各地銀價飛漲不止。繼而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政府軍事開支劇增,財政危機進一步加劇。咸豐皇帝即位後,面對空虛的國庫和緊張的財政,不得不思索解決良方。此時許多大臣開始提出發行紙幣的意見。

    咸豐元年(1851年),王茂蔭在陝西道監察御史任上給咸豐皇帝上了《條議鈔法折》,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張:有限制地發行可兌現的紙幣。咸豐皇帝將奏摺交戶部商議,起初並未採納,但在形勢的逼迫下,只得將發行紙幣提上議程。咸豐三年(1853年),王茂蔭、花沙納等人繪製官票樣式,訂立施行章程,進呈於咸豐皇帝。咸豐皇帝正式頒旨行鈔,戶部官票於是開始進入流通領域。清政府還專門設立了“四乾五宇官號錢鋪”(乾恆、乾豫、乾豐、乾益官號和宇升、宇恆、宇豐、宇泰、宇謙錢鋪)承辦兌換事宜。

    然而由於戶部官票不能兌現,其在流透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多數人並不信任其價值,以致戶部官票自流通伊始就開始貶值。許多地方官吏利使用者部官票橫徵暴斂,外國商人也利使用者部官票投機取巧。咸豐皇帝進而發行大清寶鈔,希圖解決問題,但卻進一步加劇了貨幣市場的混亂,票鈔價值一路飛速下跌。同治元年(1862年),戶部官票最終壽終正寢,實際流通時間不到十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自主品牌車為何沒有前置後驅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