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蛋成長記

    現在孩子的內心普遍比較脆弱和暴躁,大體來說,就是孩子的成長環境太順暢,孩子很少有抑制自己的慾望的體驗,以及經受困難考驗的體驗,而孩子從小也受到了更多的管教(限制),自己做主體驗生活的機會更少了。具體來說:

    1.多數孩子成長在花瓶一般的環境裡,要啥有啥,家長生怕孩子受苦。孩子很少體驗到“我沒有,但等我長大了媽媽就會給我買。。。”這種等待的感覺,這其實是一種延遲滿足,對孩子的耐力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到現在的孩子的這種機會變少了。再者,物質的豐富給孩子一種錯覺,即我要什麼就應該有什麼,如果沒有就無法忍受,暴躁是自然的。這種情況下,孩子也較少體會到“別人有,但我沒有”的體驗,換句話說就是孩子從物質上還是內心都很少受苦,也就自然比較脆弱

    2.以前的孩子,兄弟姐妹較多,由於以前的社會屬於熟人社會,成長的環境也通常是一大群孩子瘋玩。孩子在與大人的交往過程中,以及在與別的孩子的交往過程中,他們得到了訓練,知道了有時候應該抑制自己的慾望,以及如何去抑制。而現在,大部分社群都是生人社群,家長不敢放任讓孩子自己出去玩。孩子跟家庭成員(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之間的互動要少一些。所以沒有這種鍛鍊,他們不明白如何去控制自己,不會抑制自己的慾望,所以就顯得脆弱和缺乏耐心。

    3.現在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對孩子的看管更嚴。在我們的小區,三五歲的孩子出來玩,後面肯定有大人跟著,當孩子之間互動的時候,通常家長會在旁邊指指點點。而在我小的時候,兩三歲的孩子就會跟著大孩子自己出去玩了,孩子之間有什麼事情,孩子自己看看怎麼辦,同時無意中自己也承受結果,無論是高興還是失落,他們都自己去體驗,有更多的自主權,也接受了鍛鍊。所以長大後也就沒那麼脆弱。

    4.由於環境的變化,現在的孩子,很少從小就幫父母幹活。孩子在幫助父母幹活的過程中,忍耐的體驗肯定是有的,因為多數情況下也許他們不想去幹,必須耐著性子,無意中也鍛鍊了他們的心性。

    寫得比較快,沒有仔細整理,但能想到的大概就是如此吧。

  • 2 # 知行家教育

    這要從三個層面來分析:

    二是家庭層面的影響。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成長都有著不一樣期待。在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和目前的教育政策背景下,孩子的學習成長很容易成為家長焦慮的一個事情。很多家庭由於不能對孩子有一個客觀的期望值,強加給孩子很多工,讓孩子不堪重負。可以想見,當任務強度大過孩子負擔能力的時候,一座“火山”也就爆發了。他爆發的形式,可能是目不斜視的叛逆,也可能是暴力的回擊,還有可能產生各種程度的“抑鬱”。

    三是孩子個體層面的因素

    少部分孩子有先天的性格缺陷,敏感脆弱抑或易怒暴躁,這是很難以改變的。更多的孩子,則是由於從小的家庭教育沒有傳達“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換位思考理念,導致形成特別自我的人生觀,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順風順水尚好,一有挫折就歇斯底里,埋怨外界因素的影響。

  • 3 # 小飛地弟喜劇

    哎,看到這個話題,真的為孩子們心痛,這怎麼能怪孩子們呢。

    孩子們生活發展的幾個重要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孩子們為什麼會越來越脆弱,暴躁或者說叛逆了呢?是因為他們處的這幾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啊。

    以前的家庭環境是怎麼樣的呢,小孩子和家長一起做家務,做飯,其樂融融,沒有電視,娛樂又少,大人和小孩子在一起拉家長(chang),聽家長講他們及老一輩的故事,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孩子學會分擔,承擔和理解。學校環境是怎麼樣的呢,基本沒有補課,下午4點多放學,沒有私立學校,大家戶口在哪裡就在哪裡讀書,家長和孩子都沒有競爭的焦慮,認真讀書就可以了,老師盡心盡責,學生學業退步或有思想問題,班主任都急的跑家裡來和家長交流,全心為孩子好,孩子學會感恩、思考。社會環境我理解有這兩方面,社會包容,扶老年人是絕對不用考慮後果的,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家長極少干預;另外孩子放學後,回到居住地,大家都在一個單位的孩子們就在院子裡玩各種遊戲,家長們也互相認識,家長一般也不干涉孩子玩樂,經常玩到回家吃飯的時間,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裡,孩子學會了包容、從容、從遊戲中學會了規則。三個環境相互補充,讓孩子的人格發展更健全。

    現在這三個環境是什麼樣的呢,讀幼兒園,讀小學,家長就開始焦慮,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第一個標準,高標準,就帶來高消費,家長的壓力就轉化為對孩子的要求,對孩子的壓力;家庭裡面,家長看電視,玩手機,孩子在一邊做作業,有的家長守著孩子做作業,家長和孩子主要交流話題就圍繞作業和成績來進行,沒有更多的更廣闊的內容,孩子的家庭參與也少了,家務什麼通通不用管,一心只讀聖賢書,孩子們腦袋裡是讀書,作業,爸媽的要求。學校環境,公私立學校,拉開了教學質量的競爭,老師的工作不再主要是育人,更多的是考核指標,升學率,老師高度緊張抓學習,加強度、批進度,學習、作業是孩子的主要任務,一切圍繞成績來,學生生活相對枯燥而高壓,作業,讀書,老師的要求是孩子們在學校的主要內容。現在放學後的社會環境更是大變樣,小區小孩群體活動幾乎沒有了,因為孩子們回家要不做作業,要不就是上補習或特長班後再做作業,孩子可能連做夢都是作業,一天24小時,作業、學習、學習、作業,讓孩子高負荷單一的重複工作,就像機器一樣。這樣高速運轉,孩子在三個環境裡高度雷同,連一個可以躲避的空間都沒有。以前的暑假和寒假就只有

  • 4 # 小趙走鄉村

    我認為學生變成暴躁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第一:學生和家長缺少溝通,家長壓力大忙於掙錢養家,學生壓力大作業太多,再加上可能上輔導班,家長和學生沒太多時間去互相溝通,互相瞭解。導致彼此疏遠,互相陌生

    第二:教育好孩子是社會,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因素。家庭環境,家長的引導方式,家長的素質等都可能影響到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第三:孩子經常愛玩遊戲,投入很大精神,家長這時讓做作業,那肯定會暴躁。所以適當玩遊戲,給他們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長期下去就習以為常,成為慣性。

    我再說脆弱方面的因素

    第一:家長創造的條件太優越,孩子是溫室花朵,沒受過苦。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多經歷些困難的事情,他就會不斷的成長。總會再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不會氣餒。

    第二:來自於學校,社會的壓力,他們心理素質可能不過關,稍微的壓力,會讓他們受不了,感覺就像鋒芒叢生,甚至輕生。學生跳樓時間時常發生,所以要讓孩子心裡強大起來,能克服一切困難。

    總之,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成長中的榜樣。我們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點滴成長,才能讓他們不暴躁,不脆弱。

  • 5 # 壹度哥

    1.生理因素

    有人高大,有人矮小,有人聰明,有人愚鈍。就像抑鬱症可能會由生理因素引起,具體沒研究,不瞭解,但是是一個原因

    2.家庭教育

    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忽視了對孩子心靈的培養,或者說,當時的父母,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孩子心靈,甚至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教育,一切都交給老師。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讓孩子感到幸福安全,那麼多少能讓孩子往樂觀的方向發展,也可以說是強大了孩子的心靈。

    3.社會因素

    生活在一個非戰亂,非饑荒,無疫病,社會穩定的條件下,孩子沒有應對災難的經驗。

    先前,網路也沒有這麼發達,政府也有意將社會的黑暗面放在大眾看不見的地方,所以孩子的成長環境相對簡單。

    另一方面,直到大學,大部分學生所要面對的問題只有學習,甚至於全身心都是學習。而且在大學前,尤其是高中階段,社會,學校,家長,包括學生本人,對學習成績的在意程度可以說幾乎凌駕於一切之上,所以學生承受的壓力百分之九十八來源於此。

  • 6 # 才智寶貝學堂

    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好了,學生很少會有那些吃苦的經歷,更加註重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孩子就容易變得脆弱和暴躁。

    中小學生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如小孩子往往需要父母的陪伴,長大之後就會希望有獨立的自主空間,不希望父母管太多。在生活學習中,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如人際交往、青春期的煩惱、考試失利等等。如果孩子以前一直很優秀、很順利,沒有遇到什麼挫折。突然遇到挫折時,沒有成功克服困難,那也會容易變得很脆弱、很暴躁。

    家庭教育的影響也是孩子健康心理建設的重要因素。如果家庭氣氛融洽,孩子的需求都能得到表達,父母也注重孩子的心理建設,那麼孩子一般都會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如果父母比較專斷,經常吵架,孩子平時的需求得不到關注,孩子也會容易變得暴躁。

  • 7 # 灑家在天涯

    暖房裡的花朵,只有植物性,放到暴風雨中會打蔫甚至生命體徵被擊垮。而在細心照料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加上了動物性以及人類的分析能力,那麼就會對問題做片面性理解以及心智對外界的歪曲投影。這大概顯現出來要麼就是脆弱不堪一擊,要麼就是暴躁不能觸碰。

  • 8 # 情感心理學

    而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00後和10後,很多父母就這一個孩子,於是對就對孩子過度保護和溺愛,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要什麼就給誰什麼,所以孩子就比較依賴父母,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

    就拿我小時候來說,從小就幫父母一起幹農活,做家務。如果不聽話,還有可能捱打和捱罵,想要什麼,父母說沒有,自己就不再要了。現在的孩子想要什麼,很多父母都會順著孩子的意思。

    而現在的孩子,老師是即打不得,又罵不得,甚至說不得。我並不是鼓勵老師打罵孩子,但最起碼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至少要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和困難,讓他獨自面對一些事情。

    作為家長要明白一個道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過度保護孩子和溺愛孩子是害孩子,不是愛孩子。讓孩子從象牙塔裡走出來吧!

  • 9 # 松樹lasabc

    缺乏壓力下的鍛鍊

    體育鍛煉也少

    身體畸形生長

    豆芽菜

    紡錘形

    肌肉沒有鍛鍊

    小腦很受傷

    所以無處發洩造成脾氣暴躁

  • 10 # 大黑的家

    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

    1. 當代學生確實容易受到各方壓力,老師未必能關注到每個人的心理健康,家長則是未必重視。無法排解的壓力會讓人精神脆弱,而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人的意志力會非常薄弱,也就容易一點就著;

    2. 另一方面則是當代學生面對的資訊量太大,受到的誘惑也多了起來。靜下心來獨立思考的時間就少了,而獨立思考我認為對個人成長及思想成熟很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熙鳳為什麼把賈赦要鴛鴦一事告訴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