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小姐定製
-
2 # 三元智慧
我推薦中國學者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和傅佩榮的《哲學入門》(臺灣版)兩本書。
哲學人人都能學,但是要人人能看懂,我想還是從哲學的入門老師那裡學起。
我們這一代人要學哲學還是要從中國哲學學起,而要簡單明瞭,系統進入學習狀態,更要從基礎的基礎開始;然後,再學習西方哲學和中國古典哲學。遵循這樣的原則,所以我推薦了馮友蘭和傅佩榮兩位先生的相關著述。
馮友蘭所著《中國哲學史》是第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奠定了現代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基本框架,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現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哲學史名著。
馮友蘭先生生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寫成《中國哲學簡史》,於1948年由美國著名出版公司麥克米蘭出版。此書一出,立即成為西方人瞭解和學習中國哲學的超級入門書。五十多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
《中國哲學簡史》是瞭解中國哲學的首選讀本,也是影響大眾一生的經典著作。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以一本哲學學生專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其中充滿睿智與哲人洞見。特別是作者對現實問題的關懷,頗具“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大家風範。
《中國哲學簡史》語言極其流暢,文字極其符合當代人的閱讀。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種譯本,一直是許多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也是瞭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它對當今的讀者有極大的意義,不失為一部可以影響一生的文化經典。
馮友蘭先生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家” 。
傅佩榮,祖籍上海。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
《哲學入門》(臺灣版)1993年初版,通俗易懂,文字耐人尋味,若能依序而行,可獲得完整的認識。
傅佩榮先生以簡易淺顯的方式,介紹了哲學這門課程的脈絡。
哲學真正的內涵是“愛智慧”,運用智慧探究本源,找出解悟人生之道。哲學蘊藏了豐富的資源。哲學家,無論在西方或中國,說話常能一針見血。他們的佳言所對應的並非特定時空裡的特殊事件,而是直接提升到普遍的層次。唯其深入,所以普遍。正因為看穿了表面的遮蔽,才能直探源頭本體,一語中的。
並非人人都得成為哲學家,但每個人都應具備基本的哲學修養,應該努力培養思考習慣,掌握整體觀點,確立價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
人是萬物之靈,因為他能夠思想。思想必須與感覺合作,把感官所接收的印象,整合起來;也就是把變化的、個別的、殊多的印象,整合在一個概念之下。
所以,傅佩榮先生曾經說個。 如果問我:“哲學是什麼?” 最簡單的回答是:“培養智慧、發現真理、印證價值。”
哲學是什麼? 人的思維對於越是常識中熟悉的概念,感覺解釋起來越麻煩。人們希望透過萬事萬物等現象的東西尋找到一種規律性的、根源性的東西。
人們試圖從概念之中確立本源。人與本源共在,就開啟了人的獨特性,也超越了現象世界。 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哲學是一種創造概念的活動,在概念中把握這個世界。
哲學在人文科學中有兩面作用:一是經由解析概念,使其迴歸真實世界,以免思考成為概念遊戲。這是“知”的一面。二是從事價值定位的工作,界說人性以及隨之而來的規範問題,使人生之”應該”與“不應該”得到合理的安排,進而使人可以安身立命。
馮友蘭與傅佩榮兩位老師都是上個世紀我們中國哲學界的知名人士,他們的哲學學術思想與我們生活的時代相近,語言習慣相通。具有大家風範,學貫中西,知識面廣,博學多才。因此,我們可以透過對兩位近代哲學老師的解讀,就很容易明白哲學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
回覆列表
推薦一位臺灣教哲學的教授——傅佩榮。個人覺得他的書寫得淺顯易懂,他自己也是這樣說的,跟上課的講義差不多,口語化的地方也比較多,舉例很生活化,比較有代入感。
我也不是他的粉,想對哲學有所瞭解但不求精進的話可以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