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那些複雜的青銅器是怎麼鑄造的,如何保證細小紋飾,分型面怎麼放,模具怎麼做?
7
回覆列表
  • 1 # 公子想

    在中國古代,青銅被稱為金或吉金,指的是紅銅和其他化學元素的合金。中國先秦時期製作的青銅器,多為銅錫合金或者銅錫鉛三元合金。相較於純銅,銅錫合金或銅錫鉛合金的熔點更點,流動性更好,就有更好的可塑性。青銅器的製造的方法是鑄造法,透過考古專家對古代青銅器鑄造的作坊、青銅器本身以及歷史文獻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得知在古代青銅器鑄造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陶質塊範鑄法

    這是青銅器製造中出現最早,也是最常用的一種製造青銅的方法,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多是利用這樣的方法制造出來的,其過程大致如下:

    1、用特質的泥製成實心的模型,如果要製造一個爵,就做成爵的形狀,並在實心模型上雕刻事先設計好的紋飾;

    2、將整個泥範倒置在底座上,然後敷泥分範,製作出外範;

    3、對外范進行修整,在上面刻畫精細的紋飾,並將外範分成兩塊或者三塊;

    4、將泥範上(內芯)的紋飾均勻的颳去,將外範和內芯合在一起,中間行程的空隙便是待澆築青銅器的厚度;

    5、將泥範陰乾,並在600度的溫度下燒製成陶範,在澆築銅液之前需要將陶范進行加熱,然後再灌注銅液,打碎外範,取出青銅器。

    石範鑄造

    除了用陶範鑄造一些器物,先秦時期,還會使用石範鑄造青銅器,石範鑄造的青銅器一般是小器型,石範的優點是能夠耐高溫和能多次重複使用,但是石質堅硬建工困難。因為石頭的特性,不適合做容器或大的情形,所以石範鑄造的器物一般是工具還有武器。

    失蠟鑄造法

    失蠟法鑄造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失蠟法的工藝的發明,是青銅鑄造史上一座里程碑。目前出土的青銅器中,可以確定用失蠟法的有河南博物館珍藏的雲紋銅禁和曾侯乙墓葬出土的尊盤,失蠟法工藝的步驟一般是:1)採用容易融化的材料,如黃蠟、動物油等製成欲鑄器物的蠟模型;2)在蠟模表面有細泥漿多次澆淋,在蠟模表面形成一層泥殼,3)在泥殼表面塗上耐火材料,讓模型硬化形成鑄型,如果不使用耐火材料塗抹,也可以用範土填充,將蠟模空隙處填實,封裹成圓柱狀,4,烘烤這件模型,是蠟油融化流出,形成空腔;5,往空腔內澆築金屬溶液,便可得到無範痕、光潔精密的鑄件。

  • 2 # 尚武菌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從夏朝晚期到先秦兩漢的青銅器物。青銅器,顧名思義,其材質為青銅,是銅與錫、鉛的合金鑄造出來的器物。商周時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出現了眾多的青銅器物,其中不乏體積巨大的青銅器,如商朝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重達832.84公斤。

    青銅器的鑄造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整體一次鑄造成型,一種是分體多次鑄造鑄接成型。整體一次鑄造成型的方法叫作“塊範法”。所謂“塊範法”,就是先透過鑄造“外範”和“內範”來確定鼎的模型,然後在“範”中新增青銅溶液一次鑄造成型的鑄造方法。它一般用來製作體型巨大、結構簡單的青銅器件。“外範”一般選用陶或木、竹、骨、石等各種質料作為底坯。形狀細長扁平的器物,用竹、木削制底坯;小巧玲瓏的器物,用骨石雕刻為底坯;比較大的鼎、彝等器物,則選用陶土來塑成底坯。底坯表面的形狀、花紋和即將鑄造出來的青銅器物完全一致。底坯做好後,外層用特製的泥土敷上,等到半乾,再用刀劃成若干塊範,然後揭下來做好標記。

    內範的製作方法和外範基本一致,它塑造的則是器物的內部,內範外壁要和器物內部的大小、尺寸完全吻合。塊範做好後,工匠們根據鑄造要求,對它們仔細打磨、加工。隨後,工匠把內、外兩個範合在起,再把熔化的青銅液倒入範中。等到溶液冷卻,除去內範和外範,青銅器就鑄成了。

    如果青銅器結構複雜、造型奇特怎麼辦 呢?工匠們會把它分成各個部分,分體多次鑄接成型,這就是分鑄法。比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卣(you)(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口小腹河南安陽股墟婦好墓出土的龍 大,有蓋和提樑)樣式非常奢華,它就採用了頭提樑 分鑄法,分兩次從五個部位鑄接,才把七個部件和滷體聯成一體。再如著名的四羊方尊體型較大,造型複雜,也是用分鑄法鑄造的。

    鑄造一件體積巨大的青銅器,則往往需要塊範法和分鑄法的結合,這種鑄成過程,實在是一種大規模的生產過程和複雜的工藝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背上長好多肉肉,夏天穿衣服很明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