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90006872720

    對應的是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其實諷刺的是劉表的昏庸無能和錯失良機。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袁紹派人向劉表求助,劉表表面上答應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同時也沒有去幫助曹操。他想保住自己的荊州這塊地盤,坐觀局勢的變化。荊州從事韓嵩、別駕劉先勸劉表說:“如今豪傑爭霸,兩大強手相持不下,勝負繫於將軍一人之手。將軍如果想有所作為,可以趁他們筋疲力盡之時起兵;如果您不想這麼做,也可以選擇其中的一人作為盟友。將軍坐擁十萬之眾,卻安然坐觀成敗。看到賢能之人卻不幫助,勸和又無法實現,這兩家的怨恨一定都會集中到將軍您的身上,將軍也就不可能保持中立了。

    以曹公的聰明才智,天下智慧之士紛紛依附他,他一定能打敗袁紹,然後舉兵直指江漢,恐怕將軍將難以抗衡。所以替將軍著想,不如舉州依附曹操,曹操必將感激將軍,那麼將軍可以長久地享受富貴,還可以傳給子孫,這才是最為周到和穩妥的策略。”

    劉表手下的大將蒯越也勸劉表這麼做,劉表依然狐疑不決,便派韓嵩到曹操那裡觀察虛實。韓嵩回來後,盛讚曹操的威武恩德,並勸說劉表派兒子去做人質。劉表懷疑韓嵩是反過來為曹操來勸說自己的,非常憤怒,要殺韓嵩,並將韓嵩的隨行人員拷打至死。後來劉表知道韓嵩並沒有別的意思,這才不再追究。

    space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韓嵩和劉先口中的“萬全之策”,意為非常周到和穩妥的策略。這句成語最早的出處是《韓非子•飾邪》中的“而道法萬全,智慧多失。夫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萬全之道也。”

    本文所介紹的成語故事發生在官渡之戰期間。袁紹和曹操在官渡爆發激戰。袁紹早年就與劉表關係密切,故此向劉表求助,希望劉表能協助自己擊敗曹操。而就在官渡之戰爆發前,劉表就曾與曹操發生過幾次武裝衝突,幫誰不幫誰本應該是一目瞭然的事情。但劉表的做法的出人意料,兩頭都不幫,坐山觀虎鬥。

    劉表的這種做法,令不少荊州官吏非常擔心,這其中尤以韓嵩和劉先的態度最為鮮明。他們二人提出了兩個建議,一個是等袁紹和曹操殺得筋疲力盡時起兵,向袁紹和曹操宣戰,將二人殲滅,佔據中原,稱霸天下。另一個則是支援其中的一方,以自己謀取利益的最大化。而針對第二個建議,兩人都認為曹操取得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建議劉表應該與協助曹操。

    當韓嵩奉劉表之命出使許昌回來後,極力稱讚曹操,希望劉表與曹操結盟。這原本是韓嵩透過前往中原經過考察後提出的想法,完全是為劉表著想,但劉表卻認為韓嵩已經暗中投靠了曹操,是為曹操充當說客,心中大怒,差點將韓嵩殺死。由此也可以看出,郭嘉、賈詡、諸葛亮等人都認為劉表無能是很有道理和依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的NSA和SA,可以共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