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田的稻草人
-
2 # 安妮女性課堂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許多家長都能感到孩子性格的反常,比如性格變得叛逆、脾氣越來越火爆、開始厭學、嘗試早戀等。因為青春期正處於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的重要階段,父母最關心和在乎的是孩子的學習,如果一旦產生厭學情緒, 一定會心急如焚,又不知道如何應對。這裡我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01首先了解青春期厭學的原因看看身邊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時常聽到有孩子抱怨生活沒意思、學習沒動力,有的甚至逃課和輟學。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呢?
1)壓力大。
從初中到高中以後,學習難度越來越大,作業越來越多。當學習難題越積越多,又得不到幫助和解決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放棄和逃避的想法。
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的話聽不進去,但是卻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如果身邊同學有厭學、輟學、打工的,孩子也會躍躍欲試去模仿。
3)受挫折。
初中高中排名次,拿高分無疑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學習成績上不去,會給班級拖後腿,被老師批評或者同學笑話。孩子一旦給自己貼上了學渣的標籤,他就會有自暴自棄的心理。
02幫助孩子樹立目標和方向著名心學家王陽明說過:“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王陽明十二歲就立志要成為聖賢。當今的孩子每天像個軲轆一樣成天忙學習,但是卻很少考慮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究竟是什麼,這也是他們學不進去的根本原因,因此無法形成內在的學習驅動力。家長要幫助孩子結合自身的天賦、興趣、能力,找到未來的目標和方向。比如孩子如果性格外向、善於交往,可以鼓勵他將來學習市場營銷、傳媒、法律等。如果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可以選擇學習計算機、編輯、會計等內向型工作。這些職業體驗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實習、參觀等多種方式獲得。
青春期的孩子因為身心都處於巨大的變化中,這種變化會帶來他們情緒和心理的波動。作為家長,要充分理解孩子青春期的困惑與煩惱,接納他們的負面情緒,和他們做知心朋友,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支援。青春期是樹立遠大志向的重要時期,相信他們贏了青春期,就能贏了將來!
-
3 # 張老師說成長
青春期孩子學不進去,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心思沒在學習上。在這個階段屬於正常現象。
青春期不好好學習有可能是叛逆的表現青春期階段是一個人從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過渡階段,自我意識快速發展,覺得在自己眼裡父母老師不再是權威,產生了挑戰的意識。如果家長過於關注學習,孩子就可能以不好好學習的行為作為叛逆的表現。
其次要找出孩子學不進去的真正原因不知您孩子青春期之前的學習情況如何?如果原來學習不錯,只是在青春期發生的突然變化,家長就要及時跟老師和孩子溝通,找出原因,尤其是人際關係方面,師生關係、同伴關係、是否早戀、或遇到什麼挫折想不開的事等。
心理健康比學習更重要在向我諮詢的青春期孩子當中,不僅有學習不好的學生,也有學霸。他們存在的共同問題都是在心理層面。有對學習的焦慮、對人際的焦慮,還有一些是經醫院診斷為抑鬱症的。
所以,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更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4 # 巧妙媽育兒
這時候,家長的反應很重要。
孩子現在是處於青春期耶,不是他們主觀態度問題,而是身體、心理上的原因,帶給他們很多迷茫與困惑。
在迷霧之中,人怎能專注於學習呢?因此,建議如下:
1.重親子關係,輕學習。
畢竟青春期是暫時的,當陪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這時候,多從孩子的心理、生活上去關注他,理解他,可以告訴孩子你看到現象,但不對孩子當前的狀態作評價,不責怪、不講大道理,不爭辨,相互理解與體諒。
如果你能夠理解孩子,並表明你的理解,孩子感受了你的愛,這樣情況就會扭轉。
2.轉換視角,來看待這件事。
如果從未來的視角看,孩子學不進,學業荒廢了,未來的人生可能不會有光明。
如果從當下的視角看,是對養育孩子的一種挑戰,當我們陪伴孩子度過這一段不受壓抑、擁有自我掌控感的時期,他們的心理髮展會更健康。
學習上暫時的退步可以接受,若青春期不能平安度過,未來更多問題卻難以化解。
3.讓孩子接納自己當下的狀態。
如果家長接納了孩子當下的狀態,還要引導孩子接納自己的狀態,青春期的各種表現是正常的,並且這些體驗是不會重來。
讓孩子傾聽內在的聲音,學不進時先放下,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去體驗。
放下不是放棄,學習是多方面的,當孩子在感興趣的領域學習時,又會促使他回到基礎學習。
學習也是終身的,當孩子意識到知識淺薄時,自然會去學。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帶孩子去全世界旅行,去開拓孩子的視野,讓孩子自己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我的一位朋友就是這樣引導他兒子走過這段時期的,現在學習進步很大,同時還收穫了其他興趣與愛好。
因此,適當的為未來而憂慮是健康的,但過度為未來而焦慮,會給孩子太大壓力,更加失去學習的興趣。
認真生活,便是致命真相最好的解藥,做一個積極主動的人,讓孩子好好享受青春時光。
-
5 # 浮塵微草
孩子青春期學不進去,其根本原因在於身體、生理、心理變化引起了思想、心態、情緒方面的較大波動,這些波動沒能及時而有效地化解,從而嚴重地干擾了孩子的學習狀況。
其二,尊重孩子,不一味地責備孩子,要和孩子講道理,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談。青春期的孩子即將成年,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產生了“希望被當做一回事”強烈需求。所以身為父母,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給予孩子人格的尊重,給足孩子面子,孩子就會心滿意足,從而擁有學習的良好心態。
其三,父母要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不要處處約束孩子 。既然孩子因長大而想自作主張——叛逆,父母就不要事事都要求孩子按自己的來,不要武斷地做硬性的規定,而是要和孩子商量,把道理、利弊給孩子講清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孩子一般是不會做出“出格”的決定的。
其四,多關心孩子,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和孩子做朋友,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是相當孤獨寂寞的,他們會有很多的心事;情緒是躁動不安的,他們往往心無所依。比如,對異性的好奇、暗戀,甚而發生早戀,這些都會干擾其學習。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談心,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從而化解其煩躁、憂鬱、不樂的心情,讓之開朗活潑起來,就能為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創造出條件。
-
6 # 霍體清
想問一下孩子青春期學不進去該怎麼辦?
這個學不進去,是很多學生都存在的,是一種潛意識的條件性厭學情緒,和青春期沒有關係。
這個厭學情緒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經歷了某些不愉快的事情形成的, 如不喜歡老師,和同學有矛盾,某次沒考好,換老師,某次沒聽懂等,都有可能,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分析,在這個事件中,孩子一到了學習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分心走神,磨蹭拖拉,自己控制不了,主要是因為到了這時,焦慮自動出來,解決的核心是焦慮情緒,不合理認知會焦慮,比如我不行,不是學數學的料,物理太難等,需要調整這些不合理認知,再就是條件反射,到了學習的時候,焦慮自動出來,需要用暗示放鬆訓練的方法消除焦慮,再就是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敏感,需要多鼓勵,多體驗成功來提升自信。
對於厭學的學生,只能看到背後的潛意識厭學情緒,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
7 # wonderful江南
學習動力不足:孩子的學習目標、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等,這個不是校區的老師能獨自把控的。這個更取決於家長、家庭環境的塑造和影響。需要校區和家長充分合作溝通,並分析原因,以家長為主體、由校區配合,制定具體措施,從而有效的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解決: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和互動模式。
具體可以:
1多肯定孩子學習當中的優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激發孩子內在的價值感;
2不斷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不斷加大學習前進的動力;
3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並恰如其分的引導至學習內容當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4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的夢想,用夢想的自然力量,引匯出孩子自發自願的奮鬥目標,以及學習目標。
5以上內容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對家長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家長可以積極參加優勝的免費家庭教育講座,在專家的指導下,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高度,從而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
-
8 # 凝時工坊美顏養生
其實孩子是需要我們去耐心溝通交流的!其實有時候你不要把他當孩子看更多的是要去跟他做朋友,然後去認真聆聽他。更多的是去關心他,然後站在他的角度去跟他做很有效的溝通,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去認可,要多去鼓勵,他就是很關鍵的一點,因為當你每次他做了什麼事情,你都去否定,他一票直接否決的話,那他就會覺得感到很自卑,那就打個很淺顯的一個比方啊,然後就是同樣一個事情哈,比如說當你的孩子摔壞了一個杯子摔地上摔壞了,通常的情況下,父母都會對孩子大吼或者發脾氣啊,說他不對呀,或者說你怎麼那麼不小心呢,然後就會說他沒用啊,啥呢,萬一個杯子都拿不好什麼的哈,等等,當一個客人到自己家裡來做客,然後比如說一不小心摔壞一個杯子,那我們都會很客氣地去跟客人說嗯,那不要緊,這個沒多大點事兒是吧,然後在孩子的心裡看法就不一樣,他會覺得誒,同樣一件事兒,然後發生在我身上何方在別人身上父母給到我的一個什麼給到一個反饋,一個反應,完全是不一樣,截然不同的一個結果一個對待方式,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她從內心來說,他就有一種叛逆心已經開始慢慢的萌芽久而久之這種情況發生的越多,從他的內心來說,他的叛逆心會越來越重……………………
-
9 # 初中英語知識點
當父母發現孩子厭學時,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續的給孩子施壓,會導致孩子厭學情緒的爆發。緊接著孩子就會在學習上和父母產生衝突,導致孩子學習狀態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
在這裡要強調一點,孩子學習的好與壞,不僅在於孩子還在於家長,所以當孩子學習不好時,不要只怪孩子,家長也需要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厭學從內因看,孩子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無興趣,自制力較差,懶惰等;從外因看,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失誤,如家長期望過高,不當的教育方法.
這種時候,家長應該先冷靜下來,從自身找問題。首先,回想一下自己平時對孩子說話的態度是否非常急躁?是否有耐心?再者,看看是否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是否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去比較,這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也會打消孩子的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培養愛好,多找一些共同的話題,孩子喜歡的話題,例如,運動明星,班裡的同學,老師的衣著,髮型都可以談論,甚至包括孩子愛玩的遊戲,儘量避免總談學習,這樣也可以逐漸與孩子拉近距離。久而久之,孩子願意和你聊天,和你溝通,這個時候,可以逐漸的給孩子講一些你的經歷,或者一些名人的經歷。(這要以聊天的方式,而不是談話的方式,地點要合適,飯桌上,散步時)。這樣就會慢慢地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孩子只有自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
10 # 侃妞全揭祕
謝謝邀請。現在做家長真的很難,3歲就要面臨叛逆期,而且還不是一次性的,據說3-5年一個輪迴,實在累得慌。所謂青春期,應該就是處在發育期的孩子,自主意識越來越強,然後逐步形成自己的三觀和處事方式,但這些人生觀、價值觀和處事觀的建立不完全來自於家庭,還可能來自周圍的朋友圈、看到的書籍、影視劇,如果家長不有效地引導,那麼孩子就會自行進行組接,耗時更長,繞路更多,也有可能會產生偏差。而這些過程,可能就會讓家長產生,孩子心思不在學業上的感覺,直接結果,就是學不進去。
其實,我們不妨退一步去看待學習這個問題,孩子不是機器,不可能一成不變,完全不管內心感受,不管周遭紛擾,一門心思學習。尤其是敏感的、吸收能力強的孩子,他們對周圍的感受力就越強,這是好事,他們像海綿一樣大膽吸收,讓自己變得豐富多彩。他們在學習的同時,也是個性成長的過程,所以要尊重他們成長的過程,而且要引導他們把自身的成長和學業結合起來,形成相輔相成的良性迴圈。
回覆列表
孩子成長過程中要經歷幾個特殊的時期,第一叛逆期,第二叛逆期,青春期等等。每個階段的發展時期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處於不同的發展任務。
作為我們家長,首先要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的特點,去理解孩子,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預防和干預。青春期的孩子有其自身的特點,生理和心理都發生著變化。生理上出現第二性徵,不成熟到成熟轉變,身體的激素水平也在發生著變化。同時心理上也是從不成熟到成熟在轉變,渴望像成人一樣,但又對未來充滿擔憂。心理處於自我同一性對自我角色混亂的時期。生理和心理雙方面都會使得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些躁動或焦慮不安。表現在做事情魯莽或心神不寧也都是可能的,包括無法靜心學習。
我們關注孩子的問題行為,更要關注和分析導致這種行為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不知道您家孩子是不是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從前學習怎樣?
是到了青春期才開始學不進去還是狀態一直就不好?
在班裡成績怎樣,學業壓力怎樣?您孩子是幾年級?是否正處於升高中的壓力之下?
您說孩子學不進去,這個狀態持續多久了?出現這個狀態前家庭或者學校有沒有什麼突發事件?
如果成績不夠好擔心考不上好的高中甚至無法考入高中,過度焦慮會造成孩子無法安心學習。當然也有成績很好擔心自己重要考試考不好的也不是個例。那如果有突發事件造成了孩子無心學習都是有可能的。
建議您觀察和分析孩子的情況,找到問題所在,從問題入手,幫助孩子調整和改變。因為每個原因背後的解決方案都是不同的,在此就不對每一種可能性展開了。
最後想跟您分享一下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讓孩子跟家長有效的聯結也是給孩子注入內在能量,幫助孩子度過難關的很有效的方式。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首先要學會傾聽。瞭解孩子的想法,允許孩子表達想法。接納孩子,包括接納孩子自己的、可能與成人不一致的想法,同時,接納孩子也可以有負面情緒。多自我省察,少嘮叨,多尊重孩子,少批評。青春期孩子敏感又脆弱,格外在意外在評價。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能量,而不做貶低打擊的舉動。 關心孩子,但保持適當的距離,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榜樣,父母保持平和情緒,樂觀心情,不焦慮,不急躁,給孩子樹立情緒管理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