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投機
-
2 # 雲塵墨染
這個問題要看當事人是主動去流浪,還是被動去流浪了。如果老了以後他願意去看看世界的廣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精彩,而兜裡又是沒有多少錢,那麼他選擇去流浪也是圓了一個理想或者說夢想。是他心甘情願去的,那就是說他願意在人事繁華里找尋那份瀟灑。如果是被動去的話,那肯定心裡是不樂意了。一般那種情況肯定是家庭出了變故吧!像這種情況一般來說都是,子女不孝順,不盡贍養義務。要不就是,子女出了變故,自己不得不出來流了,因為生不如死了。就這樣百無聊賴,心有顧忌的活著
-
3 # 慧觸學堂
老了流浪為了什麼,為了尋找生活真諦還是為了體驗生活。
流浪本身沒有什麼對錯,但是誰願意當流浪漢,人生來二大屬性。第一自然屬性,吃喝玩樂等;第二,社會屬性,人得在社會從事某一行業學習 成長 工作 社交等。
人所有的活動都為了滿足需求 適應社會發展 實現自我價值而來的,不是為了流浪而流浪。
也就是說,這個是有社會屬性決定自然屬性的,而不是有個人自然屬性決定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的,人得剋制慾望 昇華淨化靈魂。
-
4 # 道緣
電影《飛屋環遊記》看過之後覺得老年流浪也不可怕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很多人所向往的老年生活,若無所依無所養無所樂的話就去流浪吧,走出去總能遇見不同的風景和人
心若安,所到之處皆是家四海之內皆兄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天大地大,總能遇到同行的人,走遍各地,看遍風景,吃遍美食,廣交好友,相比住養老院或居家養老來說更灑脫自在,生命的終點都是死亡,決定不了生命的長度就增加它的寬度,儘量活的豐富多彩些,不留遺憾
-
5 # 看煙花的微笑哥12
流浪可以是一種態度,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個職業。在我看來,不分窮富,出身,男女老少皆宜,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果你熱愛並且敬業,960萬平方公里的天地,大有作為。你定可活出自己的精彩。加油
-
6 # 嘉言懿行999
流浪所指什麼呢?如果經濟允許,能全國各地的去流浪,那也是一種瀟灑的生活,並不是說在一個地方終老就是幸福的生活,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到不同的地方住一段時間,感覺是美美噠,我向往這樣的生活。
-
7 # 鄉村小獵戶
蘇軾說過:此心安處是吾鄉。
天屋掛星燈,
地炕鋪彩氈,
來去本是空,
逍遙在人間。
-
8 # 快樂D老年
我想,到了老年還要流浪應該是很悲哀的了,人生最大的“落寞”莫過於此吧!
人到老年,特別的需要家,需要親情,需要溫暖,需要歸宿。如果還在流浪,他的人生其實是很失敗的。
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是流浪,這種流浪人們喜歡把它說成是“奔波”,東南西北的跑,天涯海角的闖,為的是謀生計,謀發展,很容易接受,很好理解,但是,到了老年,情況不同了。
老年最需要的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我們年輕時候的闖蕩與打拼,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都是為自己的老年積蓄能量,衣食住行方面,錢的方面,甚至是親情方面,莫不如此。
老年流浪的,我小時候也曾經見過,這些年沒見過了,小時候不懂事,不以為然,現在要是再見到這樣的老人,只怕我會感受到那種深深的涼意了,怎一個淒涼了得啊!這要是摔了,病了可怎麼辦?
我們住在溫暖的房子裡,有吃有喝,節目少了,枯燥了,尚且覺得乏味,甚至是寂寞,想象一下吧,老年流浪那該是怎樣的一種落寞!
這種事情還是不能多想,多說,談多了會渾身寒顫!!!
回覆列表
流浪,是一種生活方式。
乞討,是一種生存方式。
我向往自由,所以我選擇流浪。流浪不見得沒有錢,只不過用最小的花銷,完成自己無憂無慮的夢想。
我33歲,單身一直打幾個月工,然後去流浪,年復一年,樂此不疲。我也曾揹著單反,騎著單車,廣州到敦煌,成都到拉薩,瀋陽到北京的遊蕩。打工的城市漂了太多,中國大部分城市都去過了。支付寶裡存著幾萬塊錢,我也依然睡帳篷,自己煮麵條,釣魚。擺地攤,打零工賺資費。
流浪可以磨練人的意志,也許是因為手裡有錢,我沒乞討過,沒順過東西。
那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浪友,找個工作,身上帶上叫自己不心慌的錢,再出來浪。萬一有個災病什麼的,可以應急。做什麼,給自己個計劃,盲目的漂泊,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任。
下一步,我北京工作結束,計劃北京出發,在晃盪一二年,去雲,貴,川走一走。還是途中單車加擺地攤。如果有想去的浪友,可以私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