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秋彌生

    這句話,出自《論語》,而《論語》都是孔子的弟子們收集的老師的對話、金句而編輯的語錄集。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不能但看這一句,還要結合下一句:“盡職責不孫(遜),遠之則怨。”

    這句話,向來被很多人作為孔子歧視女性的言辭來看,爭議最大。

    弄清這句話,就必須弄清孔子說的“女子”與“小人”到底是什麼

    魯迅先生曾在《關於婦女的解放》中寫過這樣的話: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將女子與小人歸在一類,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親。後來的道學先生們,對於母親,表面上總算是敬重的了,然而雖然如此,中國為母的女性,還受著自己兒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輕蔑。”

    魯迅先生這裡的批評,是針對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婦女的歧視和壓迫,所作出的控訴,把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現實,一直追蹤到孔子這裡。

    錢穆先生把這句話翻譯成:只有家裡的侍妾和僕人最難養,這是一個經驗之談。

    楊逢彬先生認為:當時文獻的大量證據說明,這裡的“女子”是通指一切女性。

    孫欽善先生有不同解釋,他認為:這裡的“女子”是女兒之一,小女生。

    他認為:

    1.從孔子講的孝道而言,他要求以敬為主,不能光是養,因此對母親之類的長輩他不會用“難養”這個不敬的詞,否則就是自相矛盾。

    2.符合嬌生女兒的心理共性,經驗面很寬,有大量的例證。

    3.古文中,“女子”可以泛指女性,也有專指女兒的例子。

    李澤厚先生有個說法,他把“女子”理解為一切女性。

    不過他認為這並不是歧視,而是“相當準確地描寫了婦女性格的某些特徵”,重點是在後面的那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孔子並沒有一棒子打死地對女性下結論,他說的“難養”指的是這種近不得也遠不得的狀況。

    我作為女性,說實話,真的覺得孔子這句話總結的非常到位,女性的心理就是這麼難以猜測,就像那句歌詞“女孩的心思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你看,大部分女性都喜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雖然很多時候打扮精緻靚麗確實是為了討好自己,但是很多時候也確實是在吸引異性的注意。但是呢,如果對方有不當地注視、言行,女性又會覺得受到極大的侵犯。

    真的就像有些人“你對他過於親近了,他覺得你有所謀,你對他保持距離,他覺得你疏遠他。”

    這種心理是矛盾的,就像心理學上說的“邊界感”一樣,這個“邊界”確實比較難拿,孔子在“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實在是說的很貼切。

    而至於小人嘛,孔子嘴裡的“小人”從來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小人”,什麼“口蜜腹劍、暗箭傷人、損人不利己......",而是相對於“君子”而言的,道德上沒有那麼高尚的人。

    所以,我倒是不認為這是對女性的偏見,反而是一種對人性洞察的智慧。

    -----END-----

  • 2 # 遠方亮劍

    這是孔子對一種社會人際現象大氣話,“女人與小人”,孔子所指明確清晰,無需為孔夫子辯證。

    看來二千年來“女人與小人”中的一些醜陋習慣古而有之,且很令男人與君子無奈。孔子沒有蔑視“女人與小人”之意,只是說了男人對“女人”的劣習大氣話和對“小人”無賴之行為的氣憤之語,從這一點上“女人”可以知道大聖人也厭惡女人劣習,當然女人可以豪邁地說:看看吧,女人劣習都幾千年了,男人忍著吧!

    至於“小人”,那就沒辦法了,有“君子”必有“小人”,否則,“君子”有什麼意義呢?反正“小人”都是“君子”養就的,“君子”也就是氣憤氣憤,“難養”之過非君子莫屬!

  • 3 # 賢良方正世澤常

    並非歧視,而是女性因為普遍福報低於男性,在多數情況下缺乏遠見,只求眼前利益,性情容易崩潰,走極端。佛說男有七寶,女有五漏。女身要轉男身要經歷三大阿僧䃽劫。

    中國古時候女子的家庭地位高過男性的。因為女性的體能弱於男性,還有特別照顧。只是男女有別,各司其職,所以女性一般不能從事社會工作。即使現代西方社會,女性因為有生育期,用人單位在許多工作不會接受女性。並且在現代社會,女性走向社會,沒人照顧到下一代,隔代教育容易產生類似自閉症或者慣壞孩子的現象,還導致現代家庭結構極不穩定,嚴重傷害到下一代的成長。如此反覆,經歷百年幾百年的惡性迴圈,整個社會狀況將越來越糟糕,人類將苦不堪言,生無可戀,社會結構必將崩壞。

  • 4 # 阿楠放映廳

    孔子並不是對女人有偏見,女子與小人是泛指。

    要理解孔子的意圖,必須回到歷史的語境,準確把握孔子的說話物件。“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說話物件是“君子”中的“人主”,“女子與小人”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和“小人”,而是特指“人主”身邊的“臣妾”,亦即為“人主”所寵幸的身邊人。

  • 5 # 老子天下倒數第一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沒有歧視女人,只不過是實話實說。孔子這話究竟什麼意思?意思很明白,說女人和小人一樣,太勢利,太物質。這樣的人很難相處。

    今天網路流行語不也是這樣的嗎?拜金女,不是都討厭嗎?雖然歷史上有卓文君,但是卓文君也沒好下場不是。孔子實話實說怎麼是偏見呢。俞敏洪說,女性墮落導致整個中國墮落。也惹怒很多人,但是有人能否認嗎?

    從生理學上說,女人應該物質一些。因為女人要生育孩子,沒有物質條件就等於害了下一代。所以女人只要不過分,是可以理解的。孔子不懂科學,也應該理解。

  • 6 # 小心眼看世界

    你搞錯了,孔子這句話並不是針對女性,他說的是在坐的各位都是難養的。

    我的意思是孔子這句話說的其實是所有普通人,並沒有針對女性。只有克服了人性之惡的君子才在例外。

  • 7 # HuiNanHistory

    孔子對女人確實有偏見。

    無論孔子在歷史上多麼受讀書人的推崇,他都是兩千多年前的人物了,代表的價值觀已經過時了。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從字面的角度看,意思是:

    女人和小人都是不容易相處的。如果和女人、小人過於親近,他們就會對你蹬鼻子上臉;如果對女人、小人過於疏遠,他們就會怨恨你。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字面意思就是如此。女人是性別概念,小人是品德評價,把這兩件事一起並列,他是什麼意思還用說嗎?

    孔子畢竟是2000多年前的言論,他的言論已經過時了,跟不上現代社會的節奏。

    在孔子的時代,女性地位在逐漸降低,男人歧視女性的智慧,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 8 # 曼陀羅Mandala

    孔子是中國古代的聖人。一般人會認為,既是聖人,那麼他應該是方方面面都完美的人。可是,事實上並非如此。他也對人有偏見,比方說,他說過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在這句話裡,他把“女人”和“小人”並列,並說他們都難養,而且他還解釋了一句“近之則不遜”,意思是說靠近女人,她們就不會尊重你;“遠之則怨”,意思是說離遠了她們就會埋怨你。

  • 9 # 一真講堂

    儒學之道,不偏不倚,中而庸之,孔子怎麼能對“女子”有偏見呢?所謂偏見,其實是後人對孔子的言論理解有偏差,沒有能夠明白其本意,造成了誤解。至今仍然有許多人耿耿於懷,頗有微詞,成了批判孔子的證據。

  • 10 # 文灝博士

    我覺得身為炎黃子孫對孔子這句話都解釋不了,這在外中國人面前是很沒面子的事。所以,大家有必要去重溫一下《論語》。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我認為孔子說這番話並沒有對女性有歧視和偏見。我們追遡一下孔子這話在什麼背景下說的就不難理解其夲意了。

    這話並沒有針對天下所有女人,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幾千年來用聖人這句話詆譭女人,其實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棣為什麼立殘疾的兒子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