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良38072
-
2 # 可樂的資料分析之路
一、什麼是控制圖
控制圖亦稱“質量管理圖”、“質量評估圖”。根據數理統計原理分析和判斷工序是否處於穩定狀態所使用的、帶有控制界限的一種質量管理圖表。
控制圖常用於QC(質量管理)中,可以用來評估過程是否存在異常,進而進行有效監控和防禦。
控制圖由上限(UCL)、中心線(CL)和下限(LCL)組成, UCL、LCL通常控制界限設定在±3標準差的位置,中心線是所控制的統計量的平均值,點分佈於上下限之間則為未出現異常,在控制範圍內。
二、用Excel做控制圖
以X-R控制圖(均值-極差控制圖)為例:
1、準備資料
首先要有以下資料,本例中是20組樣本,每個樣本採集了4次資料值,分別求出每個樣本的均值和極差(R)。
2、計算上下限
按以下公式求出均值和極差的上下限:
查表得出A2、D3和D4的值,n是每個樣本試驗的次數,這裡n=4,所以A2=0.729,D3=正無窮,D4=2.282,套進公式,可以得出均值和極差的上下限值,中心線即X和R各自的均值。
同理得出極差的上下限:
3、生成控制圖
1)、控制圖。將均值生成帶標記的折線圖。
2)、控制圖上限。右鍵選擇資料,新增,系列名稱改為均值上限,Y軸系列值選中剛剛算出的均值上限H一列。
3)、控制圖下限和中心線。同理,以此生成控制圖下限和中心線。此時得到的圖還不是很理想,再調整一下。
4)、微調。右鍵更改系列圖表型別,將均值上限、下限和中心線都改成折線圖。
再調整一下座標軸。雙擊縱座標軸,在設定座標軸格式中將最小值改大一些就好看了。
最終得到如下控制圖:
三、判斷控制圖效果的準則
為了方便記憶,下面總結了控制圖判異的八個準則:
準則1:1個點落在A區以外(點子越出控制界限)
準則2:連續9點落在中心線同一側
準則3:連續6點遞增或遞減
準則4:連續14點中相鄰點子總是上下交替
準則5:連續3點中有2點落在中心線同一側B區以外
準則6:連續5點中有4點子落在中心線同一側C區以外
準則7:連續15點落在中心線同兩側C區之內
準則8:連續8點落在中心線兩側且無1點在C區中
一句話概括就是:最好相鄰的兩個點兩兩分佈在中心線兩側。
-
3 # QCdata品質管理軟體
控制圖目前都是採用軟體來直接製作了,大陸外此類軟體還是比較多,其中大陸用的比較多的是QSmart SPC 軟體等。
控制圖樣例
回覆列表
控制圖又叫做管制圖,是用於分析和判斷工序是否處於穩定狀態所使用的帶有控制界限的一種工序管理圖。
控制圖是一種對過程質量加以測定、記錄從而進行控制管理的一種用科學方法設計的圖,圖上有中心線(CL)、上控制線(UCL)、下控制線(LCL),並有按時間順序抽取的樣本計量值的描點序列。
控制圖主要用於:過程分析及過程控制。
主要分為計數型和計量型兩種。
1、計量值控制圖:控制圖所依據的資料均屬於由量具實際測量而得。
A、平均值與全距(或極差)控制圖;
B、平均值與標準差控制圖
C、中位值與全距控制圖;
D、單值控制圖;
2、計數值控制圖:控制圖所依據的資料均屬於以計數值(如:不良品率、不良數、缺點數、件數等)。
A、不良率控制圖;
B、不良數控制圖;
C、缺點數控制圖;
D、單位缺點數控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