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345670wys888
-
2 # 荊門海之聲
甘草片的功效: 甘草性平、味甜,是一味補氣益脾的中藥,在中藥裡面,甘草的作用很多,除具有補氣、益脾之外,還具有清熱解毒、通淋利尿的功能。甘草能緩急,還能起到對諸藥的調和作用。如治療脘腹拘緊作痛時使用甘草,能使疼痛緩解或減輕。用麻黃髮汗時加入甘草,可以去除附子的燥烈之危害。用大黃、葶藶子、二丑時加入甘草,可以使之攻而不烈、不損陰傷陽。除此之外,甘草還具有良好的潤肺、止咳、祛痰功能。無論是屬寒、屬熱,或是外感內傷,配甘草及其它止咳祛痰藥均可達到止咳祛痰的作用。甘草片的作用: 甘草為鎮咳祛痰類非處方藥藥品,作用頗為廣泛,在中藥湯劑及中成藥配伍中,常用其補氣益脾、和中緩急、調和諸藥之功效;經提煉和加工後的甘草浸膏及製劑卻是一種具有良好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藥物。因此,甘草是能治療咳喘的。用藥禁忌: 複方甘草片還有一些配伍禁忌,在使用時要加以注意。甘草有類似糖皮質激素的作用,會導致水鈉瀦留、排鉀、升高血糖,因此和下列藥物合用時要注意。首先是強心甙(如地高辛),甘草可引起低鉀血癥,增加機體對強心甙的敏感性,易誘發強心甙中毒。其次,不宜與利尿劑合用,因為水鈉瀦留可減弱利尿劑的效果。同時甘草片速尿及噻嗪類利尿劑也有促進鉀排洩的作用,合用可引起或加重低鉀血癥。另外,甘草和其他損害胃黏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水楊酸合用還可能增加潰瘍發生的危險。 還有某些疾病也要注意,甘草片有水鈉瀦留作用,會使血壓升高,所以高血壓患者要慎用。因為還有升血糖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應禁用。另外,阿片可引起平滑肌鬆弛,造成排便、排尿困難,便秘和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也要慎用。
一、益氣通陽。甘草這個過程主要是在炙甘草湯、桂枝甘草湯、桂枝和月桂湯、茯苓、甘草、甘草湯乾薑湯等方中充分體現。《素問》雲:"氣味辛甘發散為陽" ,在仲景方中將甘草與桂枝、乾薑等合用共奏辛甘化陽之功。《傷寒論》第64條,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患者由於汗心陽暴,Sunny鼓動不足,導致心中悸動不安, 而出現叉手自冒心的被動體位。仲景治療桂枝甘草湯、桂枝、甘草味道,辛, 溫助心陽,養心定悸。炙甘草湯、桂枝加桂湯、茯苓甘草湯、甘草乾薑湯等方中使用甘草,或溫心陽,或助脾陽,益氣通陽的效果。
二、緩急止痛。張仲景《傷寒論》,繼承和發揚了《內經》"急者緩之" 的治療思路,用甘草緩急止痛之功效,並用芍藥甘草湯、小建中湯等方。芍藥甘草湯、白芍與甘草配伍, 酸甘化陰,柔筋緩急,用於治療傷寒汗出傷陰出現腳攣急之症,後來更在此方列為緩急止痛的及基礎方。小建中湯治療氣血兩虛, 腹中肌肉失養引起的腹中拘急疼痛,甘草與牡丹相配, 起到酸甘化陰,緩急止痛的作用。
三、調和諸藥。甘草在仲景許多方劑中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如四逆湯, 調胃承氣湯等。或透過其解毒,降低在方內一些藥(如附子、大黃)毒性;或者使用一些藥緩解方(如大黃等)刺激腸胃引起的腹部疼痛和其他症狀。正如李東垣所說:"甘草,其效能緩急,又協和諸藥,使之不爭,故熱藥得之緩其熱,寒得之緩其寒,寒熱相雜者,用之得其平"。
四、清熱解毒。《傷寒論》第331條"少陰病,2~3d,喉嚨痛,但甘草煎煮。不壞,桔梗湯"。第二方面,甘草味甘涼,取其清熱解毒效果,特別是甘草熱毒清陰,在咽腫脹。
五、止咳化痰。仲景甘草治療痰飲咳喘處方很多,如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療邪熱壅肺咳逆氣急, 小青龍湯治外寒內飲之咳喘等,甘草、乾薑、等藥物組成不僅溫暖的痰飲佐助,甘草益氣健脾,恢復脾的正常運化功能,痰無處生,止咳化痰的作用由此體現。
六、斡旋中州。《傷寒論》較多處體現護胃生津的精神,調胃承氣湯治實熱譫語症, 大黃瀉腑實熱, 芒硝潤燥軟堅,甘草調和胃氣生津, 則譫語停止。
七、寧心安神。《金匱要略》曰:"婦人髒躁……甘麥大棗湯主之。"髒躁病乃肝鬱化火,髒陰不足。 仲景遵《黃帝內經》"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之旨提出: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 方中用甘草與大棗甘潤補中,甘草與小麥養心安神,肝急以緩,陰不足以補,故心神則寧,髒躁自安。《方函口訣》曰:"此方雖為主治婦人髒燥之藥,但凡右側腋下及臍旁拘攣結塊處,用之有效。 又用於小兒啼泣不止者,有速效。又用於成人之癇病,病急者,食甘以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