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馥郁75716347
-
2 # 齊國一柱
我回答一下“孔子是思想家嗎?”回答是肯定的。
一、孔子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時年73歲。
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著有《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幾大名著。
孔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還被人稱為是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學院至今已經流傳於世界的各個國家,而且享有很大的聲譽。
二、孔子思想的精髓
孔子思想的精髓,被曾子以2個字道出,是世界一致認同的黃金法則。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也是很有成就的哲學家思想家,孔子曾問曾子:“參,吾師曾有一個思想貫徹始終,你知是何?”曾子後來對其他同學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就是“盡己”,盡到一個人最大的能力,也就是說要更加積極的去幫助別人,為他人著想,忠誠。“恕”就是“以己度人”,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這兩個字差不多的意思,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仁”。 孔子思想裡,始終是貫穿著“仁”的思想,皇帝只有做到仁,才能被稱為聖人,受到百姓的愛戴,接受萬人的敬仰。“忠恕”之道,不僅是在古代中國流傳千年,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忠恕思想的痕跡,聯合國總部三樓走廊的一端就掛著一幅世界各種膚色人們一同在一起的畫像,畫像的中間偏下,寫著這樣一句話: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用中文翻譯,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孔子主要思想對後世的積極影響: 1、政治思想: 他提倡“仁“和“禮”,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2、教育思想: 首倡“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在教育實踐上,孔子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 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啟發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3、美學思想: 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 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同時,孔子思想的消極影響也孔子的思想的精髓“忠恕”其實正是華人幾千年來性格中流淌著的最根深蒂固的思想。任何一種思想,倘能經受住歷史長河的淘洗而歷久彌新,都應有其內在的魅力、恆久的價值。孔子的和諧思想在當今社會重現其活力、重放其光輝,就是如此。
以上回答如有不當,請指正。
孔子是教育家,直到現在他的教育論說和方法,都還在指導後來人的思想和行為,同時他也是一位哲學家,用最簡潔的道理說出哲理性,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也,那怕對方是一個小孩,他也有我們做不到的優點,也是質得我們學習的,也可以做我們的老師。又如一位訪客到孔府,遇到孔子的學生,和孔子的學生因一年幾個季節而產生爭論,客人說一年只有三季,而孔子學生說一年有四季,兩人爭執不下,找到孔子評誰說對了,孔子說客人說對了,客人很高興的走了,學生對孔子說客人明明說錯了,夫子怎麼說是客人說對了呢?孔子說蚱蜢只活三季,它的一生只看到三季,這客人也是隻看到三季,他就是三季人,你沒有必要和三季人爭執。從這個故事孔子用他的哲理性教導告訴人們不和不明事理的人產生爭論,因為有理說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