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九歸一期市財經

    很多人認為,當一個人實現了財務自由之後,會空虛、寂寞,亦或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是這樣麼?我想不是的。

    財務自由後空虛或是隨心所欲的人是有的,但從數量上來看,確實也越來越少。在我看來,財務自由不等於躺著賺錢,而是可以擁有更大自我選擇生活狀態權利的一種生活狀態。

    舉個例子:上海一對小夫妻,將父母留下的靜安區的房子出租出去,自己卻跑到三線城市蝸居起來打LOL。兩個人都沒有工作,月入八千還有三千多結餘,他們也屬於財務自由嗎?

    不算,因為這種所謂的財務自由是以犧牲生活品質為代價的

    前段時間,胡潤髮布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財富自由門檻比去年上漲 50%,其中一線城市達到 2.9 億,二線城市達到 1.7 億。胡潤表示:“比較有趣的是,當你還沒財富自由時,很容易低估了門檻,會認為 1.6 億和 9500 萬就夠了。”

    我不認為一定要有 2 個多億才能實現財務自由,但並不否認財務自由需要一定的財富累積,根據每個人在每個生活環境下對生活期待值,這個累積會有所不同。但生活期待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應當普世的,每天吃三頓泡麵卻怡然自得的人應該不在此列。總的來講,大概需要滿足:

    收入>被動收入>總支出>慾望>中產階級生活水平

    然而以上的財務自由公式,並非像 2 億人民幣那樣牢靠,它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最成功的那些財務自由者,其最明顯的標誌就在於——

    隨著慾望在合理範圍內的算術級增長,他們的被動收入能夠指數級增長。

    我們普通人賺錢,是為了活著;而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他們賺錢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我們普通人賺錢,是在拼命爭取夢想實現的條件;而實現了財富自由的人,是真正切身處地的實現夢想。

    更多的財務自由者,依舊費盡心思努力賺錢,不是因為崇拜金錢,而是不願做金錢的奴隸;不是為了享受奢華,而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獲得舒適而有尊嚴的生活。這樣理解來看的話,這些人的人生追求比我們多得多,畢竟人家擺脫了財務束縛,實現了更高層次的自由。

    從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 “餐飲自由”,到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 “旅行自由”,再到有錢任性的 “慈善自由”,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會一步步像著更高的自由努力,絕不會因為“賺夠了錢”就停下來。相反,為了實現更高的自由,他們的錢永遠都賺不夠。

    當然,我們總會有“越有錢的富豪,精神越空虛”這樣的刻板印象。這樣刻板印象的形成是有原因的——有一部分 “土豪” 放縱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產生了錯覺。以為他們只會開豪車,泡洋妞,精神空虛,漫無目標,許多文學作品與影視形象都是這樣塑造的。

    而實際上,我們將 “財務自由者” 與 “土豪” 區分開來是有原因的,這不是說資產淨值上的差距,而是說人們對 “財務自由者” 的情感導向是正向的。人們相信這部分人群,其通過合法合理手段賺來的身價是 “高” 的、其對社會貢獻的價值是 “高” 的、其作為合作伙伴和銷售物件的價值也是 “高” 的。也就是說,財務自由者的存在,其“自由”不僅是對自己而言,更多的是對他人、對社會而言。

    因此,財務自由者的門檻,除了滿足資產淨額、被動性收入的硬性條件外,更在於生活追求與社會價值的優質性。

    根據我不全面的觀察,這種優質性體現在三個方面:

    1.資產配置為主的理財方式

    財務自由者的標誌之一就是被動收入,這很大程度上依賴投資而不是投機。凱恩斯曾言,投資是研究市場規律而非研究市場喜好。資產配置也不是資產分散,它是一種博弈策略而非簡單的理財教條主義。

    專業知識、專業機構的參與程度越高,其風險越低,投機性越弱。比如說,將財富交給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去打理,是資產配置的實踐;而簡單的 “什麼都投一些” 便是理財教條主義。

    2.改善自身環境為主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不懂,為何許多有錢人擠破了腦袋也要辦綠卡,戳破了腰包也要買學區房。更有一篇文章刷遍了朋友圈,說清北畢業的人都買不起學區房,何必再為難自己?實際上,幾乎任何市場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解釋,而我們的不理解卻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目光短淺造成的。

    普通工薪族努力的生活是為了改變自身處境;而財務自由者,更多的是為了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財務自由者對社會環境有了選擇權,而非像普羅大眾只能被封於現實的帷幕。

    申辦綠卡、籌劃稅務、子女留學、海外移民等看似 “好高騖遠” 的舉措是如此,許多短視之人以為,花大價錢送孩子出國留學也不一定能讓他找到好工作,因而是 “不值得” 的。那是因為他們永遠不會理解,多一種選擇、換一個環境對於一個自由人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更不會理解,一個人一生的鉅變,可能只是因為多了一次特別的經歷,或是多認識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3.互利互惠、實用主義相處方式

    普通人談生意最在乎的是省錢;財務自由者談生意最在乎的是利益,這也是他們作為客戶、作為合作伙伴對企業和社會最大的價值所在。

    省錢驅動的人,面對資產上的投入往往是猶豫的;而利益驅動的人,更願意會花大錢辦大事,只要利益可期、風險可控,就是值得的。這也就能解釋為何許多銀行在辦私人銀行、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在做財富管理等,因為它們知道,自己服務的這部分人群最能理解錢生錢的道理,因此更能理解 “財富管理” 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除非自己也是專業出身,否則很難比專業人士做得更好。

    當然,以上 3 點只是我通過個人觀察的感悟,比較粗淺,也不一定準確。作為一個距離 “財務自由” 還有很長距離的人,我還要努力向身邊的大佬們學習,爭取早日悟出更多的道道來。

  • 2 # 小紀小白

    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另一個說吧,不止,我估計皇帝用的鋤頭一定也是金的!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求,

    剛出生的嬰兒的需求是吃飽,安全感,

    兒童的需求是玩

    青少年的需求是獲得異性的關注

    成年後的需求是性

    成家後的需求是錢

    老的之後的需求是健康

    那麼財富自由的人的需求是什麼呢?

    參考我上面說的需求,他老了,需求肯定是健康。如果還沒老,那需求就是性和錢。

    有錢人不一定會比窮人過得好,因為他們的思考的更多,怎麼資產保值,怎麼讓公司上市,怎麼應對各種危機...

    馬雲悔創阿里。過去一年,馬雲共飛行 800 多個小時,走訪了 33 個國家和地區。 按每天 24 小時計算,馬雲去年有一個多月時間是在飛機上度過的。馬雲看來,在中國最幸福的狀態是:“一個月有三四萬塊錢,家裡有房子、有輛車,家庭和睦,沒有比這個更幸福了。

    喬布斯一生創造了那麼多優秀的產品,死前卻說,很後悔花太多時間工作,而沒好好陪過家人。

    所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 3 # 貓的探戈

    雖然我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努力中!),但我還是想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什麼是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就是指一個人的被動收入等於或者大於他的日常花銷。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你可以不用去找工作也能夠活得下去!在職場中不必害怕公司的突然裁員,因為你有足夠的被動收入,你有底氣隨時可以選擇辭職。

    二、那麼,什麼是被動收入呢?

    所謂被動收入就是一個人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例如

    三、假如我實現了財務自由,我會想什麼呢?

    作為一個不知道是農幾代的普通人。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積累原始資本,然後在通過一系列的過程才最終實現了財務自由。有舍才有得。在這個過程期間,我必定是放棄了些什麼。

    在最後的最後,祝願所有人都能實現財務自由!!

  • 4 # 景昌

    目標有時並不是要去達成的,它只是給你方向感這是李小龍說過的一句話,也是我最近在廣州“人生2.0”演講現場所分享的一個主要話題知乎上有一個高贊話題:如何看待35歲提前退休的人高贊回覆:“提前退休會賺少很多錢,但是就當用這個錢去買自己未曾老去的時光。這就是在歐美目前流行的生活方式Fire一族”。別人等Fire,他們自己Fire自己,到了35歲就自我放飛,因為早就做好了養老和財務規劃我認為,這樣的人,或者以此為目標並且一步步去達成的人,也是達到了自由財務自由”四個字,財務只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

  • 5 # 瓜瓜時光機

    觀察我身邊生活富足的人,我認為財富自由本質上是一種個人心理感受,這種心理感受一般在人生的下半場出現。一個人經歷了人生上半場,走過的路,見過的人,讀過的書,會讓一個人的三觀達到穩定狀態,尤其是知足常樂的人容易產生財富自由感受。這種感受源於以下幾方面:

    1.沒有經濟負債,未來有穩定的收入,如投資理財收益、股權分紅、退休金等。

    2.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豐衣足食。對自己的居住環境滿意,有全面覆蓋的保險為生活保駕護航。

    3.家庭成員溝通順暢,幸福喜樂。有活躍的志趣相投社交圈子。

    4.隨時辭職或失業,生活都不會受到影響。

    5.不攀比不仇富,知足常樂!

    所以,財富自由不僅是經濟上的自由,也是身心上的健康自由!

  • 6 # 低音王

    不謙虛地說,本人早就實現財務自由了,身邊朋友也基本上可稱是財務自由人士。這撥人都在想什麼?歸納起來應該在想這樣幾件事情吧:首先,要繼續工作,努力實現已有財富的保值增值,因此,他們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繼續投資。第二,就是要對子女的教育加大投入,併為其搭建未來發展的平臺。第三,當然就是個人享受方面,也會有一些考慮和安排,比如說房子要大一些,裝修要好一點,休閒旅遊的支出也會多不少。當然,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 也都會是他們的考慮因素。每個具體的人,因為情況不完全相同,考慮的事情當然也會有區別,這裡也沒有辦法一一道來。

  • 7 # 尚小仙的賊船

    財務自由是個偽命題,每個人的財務自由標準不一樣,對於窮人來說衣食無憂就是財務自由,對於有錢人來說標準就千奇百怪了。有的是夠花,有的是存款後面都少個零。每個人都有所不同。但應該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實現了所謂的財務自由以後人會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然後就又不能財務自由了,繼續努力直到再次實現財務自由,再次提高生活標準。這也是人類社會為什麼會不停進步的原因。

    只有在人不能安於現狀的時候才會有進步,就比如沒飯吃的時候就是為了饅頭米飯奮鬥,當實現溫飽的時候饅頭米飯就不能滿足需求了,要有魚和肉。當這些都滿足了就開始對消費品產生需求。當消費品可到滿足就可能會對奢侈品產生興趣去追求奢飾品。這也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經》適合學生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