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赤道企鵝

    張飛想要殺董卓是出自《三國演義》裡面。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玄德曰:“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玄德出,張飛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便要提刀入帳,來殺董卓。

    劉備、關羽阻止了張飛的行為,而後來董卓亂朝,不知道劉備、關羽是否後悔過?

    此一時彼一時。

    因為董卓人品再差,人家也是朝廷的官員,你一個平民百姓殺了朝廷官員那肯定是死罪。

    而此時的老男孩劉備,帶著兩個小弟並沒有反叛朝廷之心,更不會沒事找事白白送了性命,他們還懷揣著興復漢室的夢想,正在為實現大漢夢而砥礪前行。

    其實,就算這時殺了董卓,後來就沒有人亂政了麼?大漢王朝已經病入膏肓,朝廷對地方諸侯的控制力是越來越小,死了一個董卓還有千千萬萬個董卓站出來。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亂長安就已說明一切。所以如果因為劉備、關羽阻止了張飛的行為導致後來董卓亂政,就要扣上有責任的帽子的話,確實有點冤枉人。

  • 2 # 赤旗插遍天下

    陳賡大將,背過蔣校長救了他老命一條。

    而老蔣幹出了各種不人道的事。

    按照題目的說法。

    陳賡大將是罪人嗎?

  • 3 # 流水無痕小魚遊

    在《三國演義》中年輕的劉關張有兩次改寫歷史的機會,一次是張飛要殺董卓被劉備阻止,董卓傲慢看不起救了他的三兄弟,但這時董卓並無把持朝堂是鎮壓黃巾的將領,殺之不妥。還有一次是關羽要殺曹操被劉備阻止,這個時候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巡狩時當著滿朝文武對皇帝不敬,關羽本要出手但劉備擔心周圍爪牙太多難以成功用眼神制止了關羽的行動。關於殺董卓的事張飛後來也說過早讓他殺了也沒有後來的禍患了,但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的走向。而殺曹操的事中,劉備雖然制止了關羽的行動,但也因此被獻帝的心腹看上,參與策劃了“衣帶詔”事件。

  • 4 # 閒話三分

    張飛欲殺無能傲慢的董卓,劉備、關羽為何阻止?原因有三個。

    第一,張飛欲殺董卓之時,劉備和董卓的共同敵人是一樣的,殺了董卓,就是削弱己方戰鬥力。

    《三國演義》中,董卓與劉關張三兄弟初次相遇是在剿滅黃巾軍的戰鬥中,董卓與黃巾軍交戰,處於下風,劉關張及時出手相助,救了董卓性命。由此可見,劉備和董卓的敵人是相同的,剿滅黃巾軍是他們的共同目標。劉備是個識大體之人,他不會因為“盟友”的傲慢無禮就殺了他,畢竟董卓也能為剿滅黃巾軍盡一份力。

    第二,張飛欲殺董卓,是因為董卓看不起劉備,張飛把這種輕視當做一種侮辱,而劉備沒有把董卓的話當做是侮辱。

    戰場之上,劉關張救了董卓,董卓問劉備現居什麼官職,劉備說暫無官職,董卓因此看不起劉備。董卓對劉備的輕視來源於自身優越性,他是朝廷官吏,對於身無半職的劉備自然是看不起,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人之常情。張飛覺得這是一種侮辱,而劉備不以為然,因為在劉備的印象中,這種優越感是很正常的,他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一方面是政治需要,一方面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自身優越性。由此可見,董卓的輕視,劉備沒當做侮辱,自然也就不會對董卓起殺心。

    第三,董卓是朝廷命官,殺董卓就是和朝廷站在了對立面,殺朝廷官吏可是死罪。

    劉關張救董卓時,董卓是朝廷命官,奉詔討伐黃巾軍,可謂是正義之師。而此時的劉備只是布衣,並無官職,他是作為“義軍”自發加入了剿滅黃巾軍的戰鬥中。一介布衣殺害朝廷官吏,無異於插標賣首,自尋死路。

    第四,董卓手下是有軍隊的,而不是單槍匹馬。

    董卓討伐黃巾軍有自己的軍隊,有組織有紀律,並不是單槍匹馬,趁匹夫之勇。而劉備不一樣,他參加剿匪,只是靠自己積攢的一些力量,與董卓相比微不足道。殺了董卓,他們是否能全身而退是個未知數,劉備不會冒這個風險。

    董卓得勢暴行,劉、關有責任嗎?答案是:毫無責任。

    每一件事情的發展都是有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眼下的情況與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有所關聯,但是更多的是不可預料。

    董卓與劉關相遇,是在剿滅黃巾起義的戰場上,與後來的董卓入朝亂政,存在很長的時間差,這段時間董卓如何發展,根本是劉關所預料不到的。所以,董卓的暴行,劉關是沒有責任的。如果非得說有責任,怪只怪劉備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為何會迷戀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