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維正邦

    “意”探源:①心思、心願;②情志_人受客觀世界感染而產生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過程、心理活動的結果(喜怒哀樂、愛恨情仇);③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途徑_眼、耳、鼻、舌、身、意;意者,指心理認知或心理感觸_觸景生情;④認識論認為“意”為第六感,也稱靈感、頓悟;⑤哲學上“三維度”:時、空、意(時間、空間、意間);“意間”即心靈空間或靈動空間。

    “境”者,境界也。“意境”者,藝術境界。藝術分兩大類:文字藝術_詩、詞、曲、賦、小說、散文等;行為藝術_電影、電視、錄影、繪畫、雕刻、建築等。這裡討論的是詩詞的“藝術意境”;“藝術意境”的前提是“藝術意象”,“藝術意象”者,作者塑造的“藝術形象”;“藝術意境”者,作者對“藝術形象”(藝術意象)的思想加工與情感昇華。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以上述楊慎之詞為例:其“藝術意象”_長江水、長江浪、青山、夕陽、秋月春風、白髮漁樵;其“藝術意境”_借“長江一瀉千里之氣勢、青山、夕陽紅”形成“豪邁、陽剛、幽遠”之“藝術意境”。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以上述溫庭筠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為例:其“藝術意象”_雞、茅店、月,人、板橋、霜;其“藝術意境”_借“聲、跡、月、霜”喻秋之淒涼,從而形成“婉約、悲愴”之“藝術意境”。以“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際雲捲雲舒”為例:其“藝術意象”_“閒庭信步”;其“藝術意境”_崇高、飄逸、安閒……。

    “藝術意境”分優劣、高低、雅俗、正邪。拷“藝術意境”前先審藝術旨意_“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文以言志、文以修身”……;即文當載正大光明道、文當明正大光明道、文當言正大光明志、文當修正大光明身;其次審作者之胸襟、氣勢、氣象;以毛澤東詩詞為例:“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其“藝術意境”豪邁、陽剛、高遠;“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藝術意境”婉約、寧靜祥和;毛澤東胸襟所載、所言、所修者乃光明正大。故“藝術意境”源於胸襟;“藝術意境”之高下當以胸襟論之。

  • 2 # I恕我直言I

    所謂意境,也就是心境!

    詩詞,都是有感而發的,是詩人詞人對自己心情的寫照,所以,我認為,意境,就是詩人的心境。

    辛棄疾“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是壯志難酬的悲聲和無奈,是恨鐵不成鋼,是老而彌堅的錚錚鐵骨。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彌留之際仍盼國家統一,收復失地的寄託,是身死志未嘗的悲傷。

    婉約派也好,豪放派也好,都是如此。

    詩人所處環境,局勢,境遇,都是時刻感染其心情的,心中有什麼,反映在作品上,就是心境的抒發。李白如果 不到廬山,看不到瀑布,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磅礴大氣。其詩句意境就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由心而發,才寫出此千古流傳的好詩句的。

    太多了,太多了,中國的詩詞,浩如煙海,實在是評說不完。

    綜上所述,詩詞的意境就是心境。

  • 3 # 寫字先生王重陽

    詩詞的意境可謂詩詞的“魂”,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意境的詩詞也就算不上詩詞了。

    王國維說“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意境一般通過人物,景色來表達人的感情。用一首詩作例字來講吧!像杜甫的《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吹花困癲傍舟楫,水光風力俱相怯。

    赤憎輕薄遮入懷,珍重分明不來接。

    溼久飛遲半日高,縈沙惹草細於毛。

    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勞。

    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已是晚年,全詩只有前兩句寫實,其餘句都是寫虛。用桃花比美人,桃花潔身自好,儘管身世飄零,但絕不肯隨便被人玩弄。杜甫的另一句詩,“輕薄桃花逐水流”。而在這首詩裡,桃花絕不是輕薄的,這首詩以桃花比喻漂泊兒女之情,把桃花比為一個薄命而具反抗精神的女子,而且從中能看出士大夫的感情和人格。這不正是晚年的杜甫自己嗎?能不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

    意境的高下,在於能否打動人內心的那最柔軟的一塊,在於你的詩有沒有靈魂!

  • 4 # 大明山人曾遜

    詩詞是高雅地表達作者思想意志與七情六慾的工具。所以,衡量詩詞的境界至少有兩個方面:

    一、詩詞意境首先要高雅,哪怕是寫淒涼悲劇的情景和心態,筆下也飽醮文學審美價值,而且高人一籌。

    如李清照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還有蘇東坡的《江城子•夜夢記》: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兩首詞雖是表達愁苦淒涼之心境,但筆法、構思、格調卻極為雅緻,令人不僅讀來琅琅上口,而且會牽魂入境,攝人心魂。

    二是表達思想意志的詩詞要有令人可望不可及的格局。比如同樣以松樹為題材的詩詞,陳毅筆下的意境與毛澤東筆下的意境就不相同,而且高下立判!

    先看陳毅的《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

    再看毛澤東的《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陳毅的詩表達了內在的高潔情操,但相比於毛澤東筆下的“勁鬆”,陳毅的“青松”顯得消沉、被動,青松的高潔要被動地等到雪化了才能顯現出來。而毛澤東筆下的“勁鬆”不僅亂雲飛渡仍從容,而且喜歡挑戰險峰!這兩首詩體現了兩位詩人的不同胸懷與境界,也折射出元帥與領袖的差異不在職位,而在格局!

  • 5 # 律界詩人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意境”是藝術辨證法的基本範疇之一,也是美學中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意境是屬於主觀範疇的“意”與屬於客觀範疇的“境”二者結合的一種藝術境界。這一藝術辨證法範疇內容極為豐富,“意”是情與理的統一,“境”是形與神的統一。在兩個統一過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就形成了“意境”。

    如果典型是以單個形象而論的話,意境則是由若干形象構成的形象體系,是以整體形象出現的文學形象的高階形態。

    文藝理論界對“境界”說的闡述雖然眾說紛紜,為軒為輊,但有一個地方卻出人意外,這就是絕大多數評論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來。稱之為“文學形象”、“作品中的世界”。這種看法無疑是片面的。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在探求歷代詞人創作得失的基礎上,結合自己藝術鑑賞和藝術創作的切身經驗,提出了“境界說”,即:“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作為王國維“境界”說所標舉的“境界”有其特殊的含義,有三層意思:

    第一,“境界”是情與景的統一。這與他1906年《文學小言》中所說的完全一致:“文學中有二原質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寫自然及人生之事實為主,後者則吾人對此種事實之精神的態度也。故前者客觀的也,後者主觀的也。前者知識的也,後者感情的也。……要之,文學者不外知識與感情交代之結果而已。苟無銳敏之知識與深邃之感情者,不足與於文學之事。”第二年,署名“樊志厚”的《人間詞乙稿序》亦說:“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樊志厚其人,有人說是王國維自己的託名,有人說是與王國維“同學相交垂三十年”的樊少泉(樊少泉《王忠愨公事略》)。假如是後者,也應該說與王國維的觀點十分接近,因為序稱王國維“詒書告餘曰”:“知我詞者莫如子,敘之亦莫如子宜。”在《此君軒記》中王國維又借繪畫闡述藝術創作中情景交融、物我冥合的特徵曰:“如屈子之於香草,淵明之於菊,王子猷之於竹,玩賞之不足以詠歎之,詠歎之不足而斯物遂若為斯人之所專有,是豈徒有託而然哉!其於此數者,必有相契於意言之表也。善畫竹者亦然。彼獨有見於其原,而直以其胸中瀟灑之致,勁直之氣,一寄之於畫,其所寫者,即其所觀;其所觀者,即其所蓄者也。物我無間,而道藝為一,與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總之,從作品的“原質”言,必須具備“情”“景”,且要“意與境渾”。

    第二,情景須真。崇尚“真”是王國維的一貫思想。他認為“真文學”當不受功利的干預,做到景真、情真,而“情真”尤為重要,因為“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屈原、陶潛、杜甫、蘇軾之所以偉大,就在於能“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文學小言》)。總之,作品的“原質”不但有“情”有“景”,而且必須有“真景物、真感情”,這才可謂有“境界”。聯絡王國維詞作來看,他所說的“真”不僅僅是真切的一己之情,而且是詩人對宇宙實底、人生本質、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和體悟。《觀堂外集·苕華詞又序》中,王國維說,真正的大詩人,“又以人類感情為其一己之感情”。這種感情出自詩人“自己之感”,又和人類的基本普遍感情相通,是詩人“不失其赤子之心”“以血書者”之感情。這才是王國維嚮往的最高的“真”。只有具備這種“真”的藝術境界,文學才能“與哲學有同一性質,其所欲解者皆宇宙人生根本之問題”。

    第三、“真景物、真感情”得以鮮明真切地表達。作者觀物寫景,須感情真摯,而若不能恰當表現,文不逮意,則亦不能有境界。這正如陸機《文賦》所說:“恆患意不稱物,辭不達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而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生動地渲染了杏花怒放、大好春光的景象,傳遞了人們踏春的無限興致;張先《天仙子》“雲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字,也寫活了明月瀉輝、花影搖曳的幽境和作者疏散閒適的情趣,都能把“真景物、真感情”表達得極真極活,故曰著此兩字,“境界全出矣”。

    王國維標舉的“境界”乃是指真切鮮明地表現出來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形象。這主要是側重於作者的感受、作品的表現的角度上來強調錶達“真感情、真景物”的。綜上所述,王國維標舉“境界”說使當時的詞論能跳出浙、常兩派的窠臼,顯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意義和價值

    從理論發展史上來看,他採用的“境界”一詞已被歷來文藝批評家廣泛使用,且其主要內涵如此強調情景交融、崇尚真切等也為論者所常道。那麼其“境界”說從理論發展的歷史上看,究竟有何意義,價值何在呢?

    第一,它使眾說紛紜的“意境”探討植根於“本”的求索上而不是著重於“末”的玩味上。滄浪之“興趣”,阮亭之“神韻”本與“境界”相通,但“興趣”“神韻”之說都偏於讀者的審美感受,又說得迷離恍惚,難以捉摸,而王國維的“境界”則使人注重於之所以產生“興趣”“神韻”的美的本質屬性,使人以觀賞“面目”而深入到追究本質,使空靈蘊藉的回味找到具體可感的形象實體。故他認為“興趣”“神韻”等“不過道其面目”,而“‘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又說:“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第二,它對“意境”之“本”──“情”和“景”作了新的明確界定。他指出:“景”“以描寫自然及人生之事實為主”,是“客觀的”“知識的”;“情”為“吾人對此種事實之精神之態度”,是“主觀的”、“感情的”。這一解釋,由於吸取了西方的美學觀念,比之以前更為切實,且把“情”亦列入藝術再現的物件,說“激烈之感情,亦得以直觀之物件、文學之材料”“喜怒哀樂亦人心之一境界”,這也是前人所沒有明確的。

    《人間詞話》

    第三,它既強調了“意境”之“本”,又“包容”了“意境”之“末”,照顧到作者的體驗、作品的表現、讀者的感受等方方面面,所以比之“興趣”“神韻”諸說不但更為切實,而且更為全面。

    “境界”一詞作為一般習慣用法,如雲“境界有二,有詩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謂境界,便當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種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雲“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此所謂境界,便當是指修養造詣之各種不同的階段而言者。又如雲“‘明月照積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懸明月’‘黃河落日圓’,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此處之所謂境界便當是指作者所描寫的景物而言者。

    詩詞中的意境,是意象的組合,是指文藝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與所表現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特點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凡能感動讀者欣賞者的藝術,總是在反映物件“境” 的同時,相應表現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現心境,寓心境於形象之中。古詩詞講究意境優先,律不害意。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是意境的基本體現手法。

    看一首詩的意境,主要看詩詞的表達出的品格、格局、韻味、氣韻,準確把現實生活中的事物環境人物進行提煉抽象,從而為詩人所用,來表達自己理想中的意境!因為詩以言志,這是詩詞的根本所在。王國維闡釋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有境界的作品,言情必沁人心脾,寫景必豁人耳目,即形象鮮明,富有感染力量,這也是衡量意境高下的標準吧!

  • 6 # 我已無思夢卻提

    回答,何謂詩詞的意境?怎麼判定一首詩詞的意境高下。

    先附上本人一首性情之作。

    無題

    容顏已隨風,欲語誰與同。

    直如夢中境,欲醉醉不成。

    1,先要明白什麼是境界,境界就是自己的認知,對一個事物的看法,也就是現在說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境界有大小,而無優劣。

    2,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又說,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的代表詩句就是,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無我之境的代表詩句就是陶淵明的,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鼓物皆濁我之色彩,

    無我之境,以物觀我,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所以寫詩詞,還是真性情,真灑脫,不以詞害意。

  • 7 # 福寶A

    詩詞,同樣是我中華民族文明文化當中的一技奇葩,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和發展。

    詩詞源於先秦時期的早期作品,如《風》《雅》《頌》等早期詩歌。是先民們長期在大自然當中觀察事物的形態和聲態,模仿動植物行為動作,與同伴交流時的感情模樣,然後用嘴巴喊出來,用文字記載下來,經過千百年的不斷演化和煅煉終於形成了早期詩歌。到唐朝時,詩詞藝術已到頂峰,其技法,格式都有所規範。但是,詩詞必須以寫景為主,空發議論這在律詩當中是不允許的,至到宋詞出現,議論想法才在詞中流行。因此,寫詩詞必須以實景作襯,詩詞才有韻味。使人讀後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並且還富有哲理性。如杜甫的一首七絕:兩個黃鸝嗚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大家都可看到,此首詩沒有一個議論字詞,純碎的實體字詞,彷彿自己感受一般。這就是從實體字詞上讓讀者慢慢品味其中景色畫面,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自然境界。而詞同樣道理,只不過宋朝大文豪們有意加入一點議論感嘆之類的字詞在其詩詞裡,只是為了烘托原意,起錦上添花之美,讓其詩詞更加華美秀麗。特別是宋詞格式,這種情調一直傳承到今天。所以基於此,無論是古代詩詞,還是當今詩詞,都是以實景為主,作為素材,然後再點此感嘆字詞作為裝飾,卻實不失為一首好作品。就古今名詞之中,數毛主席《泌園春》詞,實景配議論相輔相成,那是何等的氣魄!高上之上的偉人形象與之蘇軾在江邊懷古形象作為對照,相信許多朋友都會感到震撼和佩服,其意境相差何至一層兩層?

  • 8 # 西西閱讀空間

    【詩詞的意境有高低之分,主要評定標準在於這2點】

    何謂詩詞的意境?

    先來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何謂詩詞的意境。一首好的詩詞,不單要具備好的語言和文采,還得有作者自己的內心感受,並能夠將這種內心的情愫用文字或自然之物,間接地表達出來,讀者在讀到他的詩詞的時候,能夠引起合理的想象,感受到某種美感,進而在某種情感上達到共鳴。也就是,感同身受。簡單說來,就是這件事,這個物,好像就發生在讀者自己身上一般。

    在著名學者王國維所留下的對古詩詞鑑賞作品《人間詞話》中,他對詩詞的“意境”,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比如,在開篇,王國維提到“有境界則自成高格”。什麼意思呢?一首詩詞,有了境界,才能成為格調高的作品。也就是與眾不同,不落俗套的意思。

    這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能作詩詞的人是非常多,為什麼留下來的古詩詞,也不過是幾千最為經典的緣故。

    就比如李白的詩,傳播面積往往會比杜甫、王維,同朝代人的詩詞面積大,例如,他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再比如,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而上面這兩首我們從小就會背的唐詩2首,其實也是有它們的意境所在的。《靜夜思》詩人李白所表達的是身在他鄉,夜晚思念自己故鄉的情愫。而且對月亮的描寫,也是很美的“月光白如霜”。而孟浩然的《春曉》,春天來了,鳥兒四處鳴叫,夜晚聽著窗外的風雨聲,詩人心裡卻想著,不知道外邊的花朵一夜被吹落多少呢?最後這一句“花落知多少”,就是造出來整首詩的“意境”。

    相信大家讀完這本書之後,會對詩詞的鑑賞有一個整體的參考和新的理解。總之,讀到好的詩詞,對於我們的身心都是愉悅的享受。或喜,或悲,或愁,或哀,好的詩詞,令我們久久難忘,也會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我們治癒或感動。這便是詩詞的獨特魅力。

    所謂的詩詞意境,其實就是通過文字,詩人、詞人把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所觸動的各種喜怒哀樂情愫,通過詩詞歌賦的形式表達出來。讀者通過讀他們的作品,也能感受到與詩詞相通的內心情愫,從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 9 # 花樣畫羅裙

    詩詞的意境,在於畫面感,無論是抒發,描物,擬人等,自始至終是文字所形容出來的畫面,或是真實,或是虛幻,同樣一個字,一句話,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理解,這也是詩詞歌賦魅力所在。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文字經過反覆推敲、排列、組合。所形成的便是所謂的意境,可以說包含了很多方面,一些著名詩人能夠出口成章,是因為其文化底蘊遠遠高於別人,才有了所謂的持才自傲。

    其實只要用心在一個領域鑽研,普通人也可以寫出這種意境,文化並非是名人的專利,普通百姓也有權利去參與,去創作,只是很多時候普通人創作的內容未必符合大眾審美。

    歷史上有很多不知名的人物,創作出來的詩詞未必要比有名氣的詩人要差,甚至有些人對生活,對世界的感悟已經達到很高的程度,只是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語句與風格。

    總之,詩詞本身的的意境,在於能夠讓人看到後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那是一種畫面,一種可以讓每個人感受不同的畫面。

  • 10 # 滹南故故生

    意境者,意與境也。意是靈魂,是抽象的核心;境是身軀,是具體的外在形態。

    說到詩詞的意境,也就是詩人通過他自己的生活經驗,把那些具體的、可以感知的、能被大多數受眾所接受的境像,進行合理的安排羅列,再經過受眾的閱讀與思索,在受眾的大腦裡體現出來的詩詞的境界。

    我們拿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為例,做一點簡單的說明。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兩句雖然屬對精良,但卻沒有什麼綺麗奢華的詞語,作者就是通過幾個現成的樸素的人人都懂的字詞,組成了兩句大白話,“日落西山”,“黃河入海”,就連小學生都會說,也能感知。這就是所謂的“境”,它是具體的景象,而且非常平實,單憑這兩句,很難達到“千古名篇”的標準,因為只有“境”,而沒有“意”。而我們的詩人到這裡,突然筆鋒一轉,來了兩句驚人魂魄、動人心絃的十個字: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的靈魂出來了,這十個字,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而且還能被我們普羅大眾所感覺出來的“意”。

    以上所述,就是詩詞裡的“意境”。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詩詞意境的高下優劣呢?

    首先,詩的本質是詩人對生活的一種哲學式的反思與演繹。它先是詩人自己的一種認知與陶醉。其次才是對受眾(讀者)一種感染與指引。也就是說讀者在詩人的引領下,通過閱讀對社會生活產生了一種新的認知。

    其次,因為詩的本質是讓我們認知世界感受生活的。所以詩人提供給我們的“境”與“意”,應該是積極的、主流的,但同時也應該是有自己標籤的獨特的意像。如前所引用的《登鸛雀樓》就具備了這些特點,是一種高尚的優美的意境。倘若詩人自己的胸懷狹隘,見識淺陋,他肯定給我們提供不了健康向上的、愉悅身心的、而且還能引起共鳴的“意境”。

    以上就是對該問題的簡單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留意過每天清晨路邊的花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