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甬城阿斌
-
2 # 大醬刑到榮
司馬遷的觀點處於一個觀歷史的角度,那麼沒有處於當時的環境,所想的會有一定的偏頗,秦始皇好不容易才一統六合,中央集權,怎麼會把全力在分給他人,蒙恬不僅是大將還是歷代忠臣,所以忤逆這事他基本做不出來,王是要自保的,還要保兒孫後代的。都是出於私人的角度,那麼在司馬遷看來就是可惡了,沒有做到為官者的責任。
-
3 # 金陵有點兒美
因為司馬遷是歷史學家,知道無論興亡,皆苦百姓的道理。這兩人雖然功高蓋世,但是仍是給天下蒼生帶來了極大的苦難,雖然戰爭有時候難免帶來巨大的傷亡,但是這兩個人是戰爭劫掠者的集中體現,所以他們背鍋。
-
4 # 梅里一了
謝邀,蒙恬和王翦都是秦王贏政手下大將,在秦完成統一大業中立下赫赫戰功,成為封疆大吏。王翦殺項燕,可他的孫子王離,卻在鉅鹿之戰中被項燕的孫子項羽打敗做了俘虜。蒙恬與兄弟蒙毅,深受秦始皇信任,一個握重兵在外,一個常侍身邊出謀劃策。卻在秦二世手上蒙冤賜死。司馬遷是很看重這兩人的,專門為他們立傳。立傳的目的,並非是為了證明他們死了活該,而是為了說明為一己之私盲從的報應。為了不至於斷章取義,把司馬遷的原話貼在下面,大夥自己看吧。
《蒙恬傳》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彊諫,振百姓之急,養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
《白起王翦傳》太史公曰:鄙語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王翦為秦將,夷六國,當是時,翦為宿將,始皇師之,然不能輔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及孫王離為項羽所虜,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王翦是壽終正寢病死的,蒙恬是被秦二世賜死的。身為重臣大將只在乎自己的功名位置,而不勸諫糾正人主的錯誤,反而助紂為虐,報應也隨之而來,不亦宜乎!這不是活該,而是悲哀。其實有秦一朝,比這兩人更悲慘的是李斯,與兒子一起共赴法場,還被後世唾罵,活該。比李斯更悲催的是秦始皇,想將帝國傳之萬代,卻二世而亡,整個王族都被屠滅,還留下暴君的惡名。寫到此,老子的那句話在耳邊迴響: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司馬遷想說的也許正是這個意思,但是世人在名利面前有幾個記得住呢?
-
5 # 落月天空112
司馬遷是歷史學家,也是文化人,他因當時所處社會有歷史侷限性,他看好賈誼屈原孔子晏子司馬相如延陵季子等文化人,而對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的幫手王翦蒙恬是有一點點偏見的。君不見太史公對秦始皇君臣都沒有讚揚。這也許與漢朝也曾黑過秦朝。司馬遷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吧!
-
6 # 行走的二公主
首先,真正熟讀過《史記》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壓根就不存在“蒙恬、王翦兩位名將在司馬遷筆下是該死之人”的說法,所以這個問題沒法就題面展開回答。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戰國時期名將眾多,卻不是司馬遷都給每個人都單獨立傳,但是這二位將軍有,這已經很說明這二位名將的歷史地位,司馬遷從這點來看還是很看重這二位的。
至於兩位將軍最後的下場結局,以及他們的人性弱點,司馬遷的總結話語中,也是很委婉。但是這不是說他們就該死。反倒是李斯、呂不韋等人,司馬遷倒是有批判之嫌
回覆列表
司馬遷這是求全責備,過於為難這二位名將了,他認為二人功雖高,但不能"輔秦建德,固其根本",這哪裡是蒙、王辦得到的呢?連扶蘇,身為長子,只不過勸諫秦始皇不要殺儒生,就被派去監蒙恬軍了。國家政務,哪裡輪得到軍人說話?
王翦是一個力求自保的人。從每次出征前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每次秦始皇派他出去打仗,他都會要求賜予田地,錢財等,其實並不是他愛這些身外之物,而是他十分聰明,如果一個功績赫赫的人什麼都不圖,對於君主來說這是一件存在威脅的事情,會讓君主覺得這個人不好掌控,而王翦這樣一來,只會讓秦始皇覺得只要我給他錢財,他便會我效力,是個可以留用的人。
以秦始皇的脾性,連丞相李斯的話也不會聽,李斯侍候他也是戰戰兢兢的,司馬遷要求王翦、蒙恬對國事有所補救,實在是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