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原春秋

    有些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用成人的眼光對待,這是父母們剛剛開始教育孩子時,不懂幼兒心理學和教育學,不瞭解孩子的心理發展情況,不知道孩子的思維方式,因而常常把孩子當成成年人,並用成人的思維方式看待孩子。這樣做,父母往往對孩子要求過高,本來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大人卻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做到,孩子做不了時父母們很著急,弄的孩子也很苦惱。父母對孩子說的話也是成年人之間交流的話,孩子根本不懂這些話,而父母們看到孩子不聽,就不斷重複地念叨,結果是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大人只是徒勞,從此孩子也不愛聽大人的話了。

    孩子成人、成家後家長又把他當小孩。這是因為孩子成長了,而大人還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了,家長進入社會後,形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思維發展慢了,孩子正是成長階段,思維發展快,也就是說家長的成長速度趕不上孩子的成長速度快。因而家長總認為孩子還沒有長大,思維能力不行,遇事考慮不周到,沒有歷練過多少事,沒有社會經驗等等。事實上,孩子已經成長為有主見有能力的大人了,家長意識不到這一點,總想對孩子指手畫腳,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做事,這樣做只能讓孩子感覺很煩,而且也不會聽你的。家長該放手時就放手,已經成年的孩子不要再管教了。

  • 2 # Nicer個人成長

    做他人兒女和當他人父母這些年告訴我,不是有些父母會這樣而是天下父母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時候。小時媽媽用成人的眼光和要求來希望作為孩童的我能像大人一樣懂事明理,不用苦口婆心的教育也能獨自成長得好,長大後媽媽又擔心自己的日子是否過得順暢,於是把自己當成孩子一樣希望什麼事都能幫自己出個主意,做個決定,這就是心理愛著孩子,卻有時又會做出很矛盾事情來的父母們。

    想要理解其中的緣由,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為人父母,這樣才能更加深切地理解到為什麼父母們對孩子會有這樣兩種極端不同的看待。在為人父母這三四年中我已經對此有所感觸,有時候自己不知不覺就用了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在孩子即不懂也不聽的時候自己的情緒就會被激怒,對孩子充滿失望,還會埋怨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怎麼聽不懂我的話,而沒反思這其實是自己對孩子用錯了要求標準。

    如今的父母們已經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了,也會去了解和學習一些更理智,更好的育兒方式,有些父母還能在親子教育中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言行,所以我想以後這樣矛盾的心態也會越來越少了。孩子需要成長,父母也一樣需要成長。

  • 3 # 育鄰人

    感謝育見一個社會現實的好問題。

    話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評判是非、對錯的尺子,如果要為這把尺子找一個等比參照物的話,那麼它就是這個人的等比例身高。

    人的身高從嬰兒、少兒、青年、中年、老年,是一個從小到大,從高到低的過程。嬰兒是身體最小、中年最高、老年逐漸變矮,人心目中衡量事物難易程度的標準亦是如此。每個人在中年時看待事物都覺得簡單,看什麼都容易,以至於看孩子做事兒真的不知道怎麼那麼難、做的那麼慢【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當歲月粉飾了人們的額頭,鬢角發白時,體力開始有些不支。這時看待周圍的事物也不再那麼容易,於是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同意於老小孩兒】,看待自己的孩子時用更謹慎的視角【把成年、成家的子女當小孩】。

    人生的成長視同“拋物線”,體力、能力、精力與之平行,看待外界事物的視角也與其平齊。但是我們所看見的、評判的是對方的行為,所以衡量孩子要“量體【孩子的標註】裁衣”、換板凳坐。用與孩子同緯度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成長,孩子成年了,有了他們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作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襯,不再拿尺子衡量他們的是非【時間本無絕對對錯】。如此家庭將更加幸福、美滿,社會將更加和諧。

  • 4 # 天山雪蓮開滿山

    感謝遇見。

    應該說,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學問。認知不同,會有所不同。

    有的父母願意透過學習,重新認識自己,能做到很好的陪護孩子。甚至能在孩子的每一個變化中發現問題,合理解決問題。

    有的父母,喜歡用傳統遺留下來的方式對待孩子,因為他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有的父母是問題父母,他們自己的問題甚至超過了孩子,如何能影響好孩子呢?

    因為父母本身的差異化,所以給予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孩子各不相同。

    當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盼望他們長大,總覺得他們能聽懂大人的話。長大成人了,成家立業了,父母又在他們身上找曾經的影子。

  • 5 # 心儀曉曉a

    謝邀!你說的這個問題,可能是多數父母的通病,也與父母的文化水平與原生家庭教育有關。他們不能與時同進,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欠缺,也不懂兒童心理學,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或延續他父母的教育模式來說教孩子!孩子小時候,他們恨不得揠苗助長,孩子成年了,他們又覺得孩子社會經驗不足,思想幼稚,怕孩子受挫折。總之一句話,父母都是為孩子好,怕孩子吃虧!如果遇到這樣的父母,也別抱怨,小時候聽從,大了多溝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如何在工作,學習,家庭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