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傲江湖是我
-
2 # 9號兵營
感謝平臺邀請回答問題,由於工作原因回答晚了,但是心裡一直惦記這個問題。其實對於音樂,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風格。年少時,聽到類似的曲子,都會自動略過,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突然就會靜靜的將一首曲子聽完,當然還是有的曲子欣賞不來的,畢竟還沒有達到那麼高深的境界。去年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接觸到了一個鋼琴培訓學校,過去聽老師彈了一首曲子,這首曲子很熟悉,從前也聽過,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曲子,後來老師告訴我那是貝多芬的《致愛麗絲》。
《致愛麗絲》是貝多芬1810年創作的鋼琴小品。是貝多芬在40歲時對有好感的學生所做的曲子。這個女學生名叫特雷澤·瑪爾法蒂,其實這首曲子應該叫《致特蕾莎》。然而無獨有偶,德國音樂學家諾爾在整理貝多芬傳記,出版這首曲子時,將《致特蕾莎》錯寫成了《致愛麗絲》。從此這首鋼琴小品以《致愛麗絲》的名稱廣泛流傳。
我喜歡迴圈聽這首曲子,喜歡聽這首曲子的時候閉上眼睛,靜靜的冥想。讓自己心靈放空,跟隨音樂遐想。彷彿在山頂,微風吹過,不燥,溫柔,像母親的手,撫摸臉頰,有一種歸屬的安全感,像姑娘輕柔的身體,摟在懷裡,有一種恬靜的愛情感。又彷彿在海邊,輕聽著海水拍打著沙灘。靜靜的柔柔的有節奏,不亂,撫平心裡焦躁不安。遠處還有海鷗,還有森林,還有Sunny。你就那麼無法自拔的置身在美景中,任由音樂帶你在無限的遐想中。
我是退役士兵大超,現在做戶外活動,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微我。
-
3 # 有點智商的白痴
建議你聽一聽拉威爾的波萊羅吧。全曲只有一句,既是主題,又是副題,一句樂曲包含一切,整個樂曲大約15分鐘。
這首優美的樂曲,包含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大自然的美景,百聽不厭。用來作單曲迴圈,應該是首選。
-
4 # 喵喵侃八卦
1、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同一條旋律在不同變奏下產生不同效果,或華麗或平靜,或雄壯或柔緩,百聽不厭;
2、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優美的小調,讓人聯想到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舟;
3、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特有的疏淡清平讓人百聽不厭。
-
5 # 三聯愛樂
沒有接觸過古典音樂時,我最初聽到古典音樂是在電影十面埋伏中的琵琶配樂《十面埋伏》,一聽就覺得跟平時唱的流行不一樣,那時自己還沒有智慧電話,家裡也沒有電腦,所以對中國的古典音樂感覺有一種尋不到聽不到的可遇不可求的神秘感,當時有一個教生物的老師會彈琵琶,去補課偶爾會聽到她彈,但她不會彈十面埋伏。
到了高中學音樂,跟老師學鋼琴,主攻幾首大麴子,就是練琴根本顧不上欣賞,實際上高中之前小時候學鋼琴時,教鋼琴的老師也沒有系統的分析過曲子,給我們介紹鋼琴名人、音樂史這些,就是照譜彈,所以真正的音樂學習還是從大學開始的。
我大學時期最喜歡肖邦,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很容易就被浪漫詩人拐走,多愁善感還有藝術生的憂鬱、浪漫,我那時候最喜歡肖邦家鄉特色的波蘭舞曲和他的即興曲,夜曲只鍾情於作品9之2,後來在教師音樂會上聽了一首老師彈的第一鋼琴敘事曲,倒是自己找到曲子,反覆聽了很長時間,對巴赫愛恨交加,如果只聽的話,曲子很好聽。順便一提大學時期每次考試前必聽一遍亨德爾的《哈利路亞合唱》,油然而生一種無所畏懼的自信呢。
一些鋼琴版本的中國古典音樂,像平湖秋月、金蛇狂舞這些,因為那時候學鋼琴,就覺得鋼琴版本好聽,後來慢慢認識到中國樂曲還是用我們中國的樂器來演繹更有味道,鋼琴怎麼模仿都因為樂器的發聲原理不同,難免差點意思,也是各有各的美,每次出去旅遊看到美景都要反覆聽高山流水,簡直和美景太搭!
現在對於古典的喜愛,已經融於工作和生活,隨時學習隨時感悟,活到老學到老。
回覆列表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典音樂,就是著名的《漁舟唱晚》。
聽名字可能大家沒那麼熟悉,但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後面的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大家都很熟悉吧。
這是一首經典的箏獨奏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1984年被電子琴演奏大師浦琪璋用電子琴改編並完美演奏。後來中央電視臺用了它1分36秒到2分43秒,作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一直沿用至今。
這也是我的手機鈴聲,也是自從可以自己設定手機鈴聲以來,一直沿用至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