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用心理學倡導者

    看到題主的問題,就知道題主是一個家庭責任感重,傳統的“賢妻良母”,只是我想說幹什麼這麼苛責自己呢?中國的女性一直以來都秉承著這樣的思想,孩子第一,丈夫第二,若家中有寵物,寵物第三,自己最後。這種“先人後己”的思想在當代家庭真的應該變變了。針對此我來談談幾點看法:

    一、在西方,孩子自出生以來就是一個“個體”,話還說不清楚,就開始培養“財商”,學習獨立。孩子在家庭中的索取都要付出,向父母要錢從不是理所應當的。而中國的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卻是“孩子,媽媽爸爸的一切都是你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知感恩,不能獨立,不願進取。還記得有一檔真人秀,曾經美麗知性的“晴格格”帶著自己的豪門公子參加,孩子在節目中罵媽媽,打媽媽,看不起媽媽,“晴格格”除了委屈落淚別無他法。可見父母的寵愛並沒有換來孩子的成長卻恰恰相反,真真的“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二、題主的自責心理,可能源於自己幼年時生活簡樸,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希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也要明白,孩子的財富不是透過你的省吃儉用,苛責自己而積累的,而是需要你給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財富觀,使孩子具有完整健康的人格,從而自己去賺取的。

    三、一個美麗自信,熱愛生活,懂得經營自己的母親形象,對於孩子是多麼好的榜樣。題主,放下你的“自責與愧疚”,學會愛自己,才能愛他人啊!當然,經營自己並不是鼓勵題主鋪張浪費。作為媽媽教會孩子如何理財,如何健康生活,享受生活比自責自己花了多少錢更加的難能可貴吧。

    最後我把林則徐的一句名言送給題主,“子孫若如我 ,留財做什麼 ,賢而多財 ,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 ,留財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大家共勉吧!

  • 2 # biubiubiu藍芽模式

    這種思想很恐怖哦,需要做出一定改變才可以。人活一世為自己,尤其是女人,感性動物,總是把孩子家人放前面,自己放最後一位。但是,事實就是委屈了自己並不一定就是完全能夠成就孩子和家人,以及家庭和社會環境。我媽生三個孩子,從來不捨得給自己買衣服鞋子,更別說化妝品和出遊這樣的花銷了,可以說是能省就省,能不買就不買,卻從來不虧待我們姐弟仨,但也沒見家裡多點存款啥的。後來我上大學,走出家門,開始涉世之後,改變了媽媽的消費觀。多一個人消費並沒有影響其他方面的開銷,同時難能可貴的是,媽媽開始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能融入社會大環境,並不僅僅侷限於兩點一線的單位和家庭。眼界來了,人自信了,家庭感情更和睦,她覺得自己開始有自己的地位了。很多時候,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就開始不捨得給自己消費了,開口閉口就是孩子開銷大,自己緊著點。我剛開始也是眾多節儉媽媽中的一員,慢慢地,我老公跟我說一句話,“衣服要買你就買,又不差給你買幾件,反正你也從來不化妝,再說了,你總是把我跟兒子打扮得這麼體面,自己跟個保姆似得,我臉往哪擱?你讓兒子長大後別人怎麼看他?”自此,我也開始減肥,開始適當買衣,人漂亮了,自信了,慢慢也有女人味了,老公偶爾也會來點浪漫,送點小禮物哄我開心啥的。結果日子照過,並沒有因為我買了幾件衣服,多了些消費,就委屈了家人老公和兒子。柴米油鹽醬醋茶並不是女人的終身歸宿,一個不捨得給自己投資的女人,有多少是真的能說句她活著是幸福的?不會的,沒有的,怨婦就是這麼來的。愛惜自己一點,合理消費是完全有必要的。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的消費會委屈孩子,有就給點,沒就拉倒,身為子女,哪個孩子願意自己的母親活得跟傭人似得?最後提倡合理消費,杜絕儘量不消費,拒絕奢侈浪費,買賣需有度,愛子分時態。

  • 3 # Zeal29063161

    我剛生完孩子 由於我自身原因 乳腺管細 乳汁又特別濃稠 天天堵奶 痛的我成天吃不下飯 一天發燒三四遍 我還是每天疼的哭 每天喂 然後自己還不吃東西 一週之內掉了七八斤 後來我堅持不下去了 跟我堂姐說 我不餵奶又覺得對不起孩子 喂吧 自己又實在快死了 我真是快產後抑鬱了

    我堂姐說 你首先是個人 然後才是孩子媽 盡力了就好

    唉…

  • 4 # SOHO小滿

    有次我們家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聊天,那個小女孩說:我們家很有錢,我們家有保姆,我們還住兩層的房子,我媽給我說長大了結婚要找有錢人,我媽給我買衣服要買貴的,一條裙子要1200…,說了很多我孩子卻不知道怎麼插嘴,因為這些都是她不能擁有的,我一下子覺得挺慚愧,感覺虧欠了孩子很多似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孩子窮就窮養,富就富養,盡力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人在某個階段都會感到孤獨,當孤獨來襲,你與孤獨相伴的方式跟一般人有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