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鎮海吼
-
2 # 建松19816
菜從地頭到超市有好多環節的,每個環節都是要有費用和利潤哦,首先就是物流運輸費用,人工裝卸費用,如有二級批發那就又多一層,到了超市涉及房租人工和損耗,及各個環節的合理利潤。不光是菜大多數商品的出廠價和零售價都是差很多的。
-
3 # 財智成功
菜農賣2毛錢一斤,超市賣2元錢一斤,都抱怨不掙錢,是很現實的情況,。
由於小農經濟難以形成規模化種植銷售,農民沒有定價權,即使菜價上漲也很難充分享受漲價帶來的福利。一方面人工成本在上漲,另一方面農用物資持續漲價,利潤被大幅攤薄。
蔬菜都是有損耗的,儲存時間也短,這些都是成本。超市之所以把一些蔬菜定偏低的價格,更多是為了引流,吸引消費者來購物。雖然幾種蔬菜沒有利潤甚至虧本,但是消費者進來之後總會買點別的,形成消費習慣後即使這次不買下次也會買,因此可以從其他商品上獲得利潤。
蔬菜的利潤到底去了哪裡,我們需要先確定整個流通環節:
果農--》採購商--》運輸--》批發市場--》超市或其他零售場所
採購商收購蔬菜,就要請人採摘,裝車,需要付出報酬,往外運輸自然要加價,留出一定的利潤。這部分利潤是相對穩定的,市場需求大的時候增加採購,需求小的時候減少採購,不會大量壓貨,不受天氣和產量影響,還可以隨時調整價格,風險更多在農民身上。
運輸環節涉及加油費用、高速費、車費,這部分主要是增加菜的成本,價格相對透明。
批發市場,批發商在接收到新鮮蔬菜後核算成本,加價批發出去。這裡批發商還要支付場地租金,人員工資,稅費,蔬菜的損耗也要計算進去,往往這個環節的批發價與最初採購價出現較大差異,利潤也比較可觀。
到了零售環節,同樣有人員成本、場地租金、損耗、稅費,比批發價又要高出一大截,一般都能高出30%-100%。
由於缺乏準確的資料,難以精準分析各個環節的利潤佔比,但是蔬菜的價格就是這樣一步步漲起來的。蔬菜的利潤主要還是集中在採購商、批發商、零售商這三個環節。
-
4 #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這很簡單,利潤都被程式和包裝給剝奪了,最終還是損害的是城市消費者。最讓我擔憂的是超市裡的新鮮熟吃爛喝及瓜果蔬菜,表面看似乾淨新鮮,其實它是極不衛生的。把同種物品長期的放在同一貨架上,有時候當天賣不掉,還得擱置放兩三天,並且用塑膠袋打包的嚴嚴實實,消費者購買上後能幹淨新鮮了嗎?人們吃了這些汙染食品後身體能健康了嗎?為什麼現在患病的人越來越多了?都是與吃有很大關係的,我們不能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呀!
卻卻與它相反的是農民種的菜自己出售,可謂是最新鮮且又很實惠的。以前,農民出來賣菜當天就要出售完的,市民們很願意買他們水靈靈的帶泥土的各種蔬菜,貨好一點的多賣些錢,貨不好的少賣點,反正有他們點利潤就可以了,市民們很願意聽他們吆喝聲"快來買、快來挑,東西不賴,價格還實惠“。祖祖輩輩一直流傳至今的,的確如此。然而這一兩年,城管禁嚴的特別厲害,農民們都不敢進城賣菜了,真讓許多人很不理解。
-
5 # 黃河視訊
菜農傷不起,市民吃不起,菜價成為老百姓飯桌上看不懂的焦點問題。蔬菜地頭便宜攤頭貴主要原因在於流通環節成本高,眾所周知,菜農→收購商→運輸物流→批發商→超市(菜攤)→市民,這個完整的銷售鏈中最無助的就是菜農如市民,菜農不對接市場只能依賴收購商,往往被收購商壓價,市民吃菜是剛需但只能從市場上去購買,經常被賣菜商販忽悠。
在蔬菜的流通環節中,成本的構成主要有中途損耗、運輸成本和入場攤費。1、中途損耗很簡單就是蔬菜不易儲存,中轉都需要租冷庫,這些都要體現到最終零售價上。2、運輸成本中除了人員工資和車輛折舊,過路費和汽油費是很大一塊,跑長途運輸的對名目繁雜的過路費都頭疼的要命,汽油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一箱油半箱稅,這些成本能讓蔬菜價格竄高一大截。3、市場的攤位費和超市的入場費,也是菜販子無力吐槽的一大塊。前幾年,物價飛漲,太原市政府為了平抑物價,實施過一段時間“惠民菜籃子”工程,一批獲准的鮮菜廂式貨車可以在居民區賣蔬菜,不用交各種費用,車上的蔬菜價格遠遠低於超市價格,只要本地大棚裡有的蔬菜,價格能低30%以上,可想而知入場費也是價高的推手之一。
回覆列表
你賠錢賣,房東也不會少要你一分房租,你賠錢賣,該繳納的各種稅費也不會少要你的!長長食物鏈,有那麼幾環始終穩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