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小小實習生
-
2 # 八點半精選影視匯
先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然後一步一步去解決。記住一個大前提,想要讓小孩子分享自己的興趣,就要先讓小孩子感到放鬆快樂,兩者同樣重要。這件事情上,架子,尊嚴,要不得。
一點一點得來分析。我自己有時候會教留學生嗎,為這事兒,我之前專門跑去配小孩子打遊戲,有段時間天天打通宵打到想吐。
結果發現,小孩子喜歡打遊戲多過打籃球,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他地方束縛太多了,他們在尋找一個可以抒發自己情緒的場所。(當然,展示自己之類的也屬於考慮條件,但這些屬於旁枝末節。)如果運動場上的束縛比遊戲多,他們當然對運動沒有興趣,因為這不符合他們娛樂的初衷。
所以,不要從籃球本身聊這件事,也不要從籃球的附加價值聊這件事,兩者都不會與這個孩子產生共鳴。
這個孩子沒有運動習慣,籃球對他沒有吸引力。附加價值,拼搏,奮鬥等等等等,這些東西網遊也有,想從這個角度入手,在孩子看來會很奇怪。我打王者榮耀也在拼搏,也在團隊合作,也在社交,而且打網遊的女孩子比籃球場上多的多,我為什麼要去打籃球?
而且你還要考慮另一個問題,這個孩子已經在網遊當中建立了一個固定的社交圈,與這個社交圈作對,就要面對誰嘴大,誰最小,誰嘴多,誰嘴少這個終極問題。別碰,沒意思,只會產生對立情緒。
把他們帶回到運動場上,就要先把這件事情反過來,讓運動場上的束縛比遊戲中更少,這樣他們才能產生興趣。那麼,我還是那句話,從“有趣”開始,讓孩子覺得有趣,什麼事情都好說。
對小孩來說什麼最有趣?瞎胡鬧最有趣。不喜歡戶外運動不代表他不喜歡胡鬧。別的地方不允許他胡鬧,網遊裡面也是一樣,胡鬧過份叫“浪”,或多或少是要捱罵的。你允許他在籃球場上胡鬧,這是不是會帶來一個打破平衡的初始動力?但你必須提前講明,這種胡鬧“侷限於籃球場”,不能帶出去,不然孩子會野,會在別的地方也胡鬧。這沒有好處。
不要用自己的鞋去量別人的腳,這雙鞋他穿著不合適。打籃球的人對技戰術有需求,是對籃球附加價值的需求,要進球,要好看。而這個孩子對“進球”完全沒有需求,他只是單純的想快樂而已,會運球會投籃不能讓他們感到快樂,就沒法與他們產生共鳴。
其實也可以換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有時候我會去踢足球,因為籃球場上約束我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需要找個沒人認識我的地方,和一群不熟悉的人一起瘋跑,胡鬧,開懷大笑。這是我的需求,如果有人來跟我講你要這麼盤帶,那麼射門,我扭頭就走。是不是這個道理?
換位思考,我帶菜鳥,任何菜鳥的態度簡單明確,不教技術,因為這些東西無聊。先抱著娛樂至死的態度,以孩子的心態與他交流。孩子永遠只跟孩子一起玩,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孩子,和他一起玩,胡鬧。而不是去教他什麼。現在的孩子要上太多的課,已經有太多人在“教”他們,所以他們對“教”這個字很不感冒。讓他們玩舒服了,對更高水平有慾望了,自然會來找你學。這麼一來,整個交流成本會明顯下降。
-
3 # w猴哥哥
第一:多讓孩子參加戶外運動。首先孩子一定是喜歡去戶外的。可以有家長陪護去戶外,你也可以去超市,或者去孩子喜歡的一些地方或者運動。小一點的孩子可以有大人帶著滑滑梯呀,玩沙呀,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觸。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帶他去踢足球,打籃球或者去做其他運動。
第二:儘量做到有家長一起運動。家長的陪護一定是給孩子最大的鼓勵。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讓他運動的更開心更快樂。孩子的一小點點成功,都有家長來為他歡呼,為他高興,這樣孩子就對運動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第三:一定不要打擊孩子的蹦蹦跳跳。有的孩子喜歡蹦喜歡跳,作為家長的我們就不要去阻止他。有些家長就覺得孩子蹦蹦跳跳是調皮的表現,覺得孩子是熊孩子。就因為孩子的調皮,所以我們才要讓孩子多運動,消耗他的體力。
第四:告訴孩子運動能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運動能使身高增加,肌肉發達。運動也能促進智力發育,使我們更加聰明。運動也能使我們更加健康,不容易生病。做好運動可以使孩子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回覆列表
讓孩子多運動首先父母要起帶頭作用,父母帶著孩子去運動 孩子看到父母運動就會跟上,這樣可以增加你們一家子的感情,還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再者可以讓孩子和他的小夥伴一起去玩,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就是在運動。或者給小孩定製一個計劃讓他定時去運動,同時有獎懲。最後讓小孩遠離電子產品這是最重要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