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壽賀州
-
2 # 越人不是炎黃子孫華夏
方言就不用保護了,如漢語中的方言粵白話這種,應當加大力度這一地區的漢語普通話普及!統一說漢語普通話,反正都是漢語作為漢人一樣的感到自豪!讓大家更認同、更團結漢民族!
但獨立的民族語言必須加強保護,因為語言消失了這個民族也既將消滅了!每個民族的語言文化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份!
方言就不用保護了,如漢語中的方言粵白話這種,應當加大力度這一地區的漢語普通話普及!統一說漢語普通話,反正都是漢語作為漢人一樣的感到自豪!讓大家更認同、更團結漢民族!
但獨立的民族語言必須加強保護,因為語言消失了這個民族也既將消滅了!每個民族的語言文化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份!
賀州各種方言語種交錯混雜,它們相互影響和發展的不平衡,一些方言語種處於瀕危狀態,如何保護與傳承賀州豐富的語言文化?
賀州方言的多樣性
賀州歷史悠久,是一座文化積澱深厚,城市個性鮮明的漢晉名郡,也是貫通海陸,承載東西的絲路通衢。六大漢語方言、三大少數民族語言和不少次方言在賀州紮根開花,形成了賀州豐富的地方語言文化特色,併成為賀州各民族、族群賴以生存、繁榮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賀州有複雜民族語言“基因庫”之稱,許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瀕危的語言,以及在多元文化衝擊下的語言系統,都能夠在賀州找到蹤跡。
賀州語言分佈情況
土話(本地話):據相關資料統計,在賀州市七百多個村委中,分佈最廣的是土話,在近六百個村子有分佈。
客家話:其次是客家話,三分之一的村子有客家話的分佈;再次是約有十分之一的村子有西南官話分佈。
粵語、勉語、壯語:另外是勉語、粵語和壯語分佈居多。
土話、客家話、西南官話、瑤族勉語在賀州市5個縣(區)都有分佈;粵語、壯語除了在富川沒有分佈以外,在其他4個縣(區)都有分佈。
賀州方言生存狀態
賀州學院語言博物館館長 鄧玉榮 教授:“賀州有一些語種已經進入了瀕危狀態,可能在幾十年內就會消失,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我們這些語言消失了,那麼它所記載的文化也會隨之消失,我們應該在這些語種消失之前,把它記錄下來,放到我們語言博物館裡面儲存。”
賀州都話
按照語言資源生態測定等級,賀州都話應列入“較差”等級,即“語言生態環境勉強使語言生存, 但持續動力不足, 語言傳承和使用範圍很有限”。
賀州鸕鷀話
列入了“差”等級,即“語言生態環境不利於語言的生存, 語言不斷萎縮, 語言傳承接近中斷, 語言瀕危”。
賀州的語言與方言雖然瀕危程度各不相同,但其所處語言環境大同小異,都處於周邊漢語方言包圍之中,受到普通話和其他強勢漢語方言的影響,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分的語言瀕危狀態標準,賀州的語言與方言大多處於不同級別的瀕危狀態,都急需及時記錄、保護與研究。
賀州方言的傳承和保護
1.對語言方言進行記錄保護
組建語言研究團隊,建立語言博物館,研究賀州語言文化,走訪各村寨和族群,挖掘賀州豐富的語言文化,建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對語言進行音像記錄。
2.建立文化傳承基地
八步區蓮塘鎮仁衝村仁衝小學就是一所具有濃郁客家文化特色的學校,也是客家文化的傳承基地。
這裡的孩子除了正常的上課外,還會另外增加學習客家童謠、客家舞蹈等文化課程,讓孩子從小接觸客家文化,傳承客家文化。
八步區蓮塘鎮仁衝小學 校長 張秀萍:“我們學校開辦這個文化傳承班的初衷是因為現在很多客家小孩子連客家話都不會說,所以我們學校創辦了一個客家文化傳承班,把我們這個客家文化傳承下去。”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可以在這些語種消失之前運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對語言資源進行全面的音像記錄,分析其語言生態的變遷軌跡,發掘其在語言生態研究上的標本價值,並透過傳承保護具有地方語言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民謠、戲曲、歌舞,使賀州方言語種走出“深閨”,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