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壹加壹
-
2 # 聶作平
烏桓是一個隨著歷史發展,漸漸被其它民族融合了的遠古民族,因此,現在說它是哪個民族的前身並不準確。
烏桓又稱烏丸,古丸,烏延等,它是東胡系統的古代民族之一;語言與鮮卑相同,它們同屬於東胡的重要成員。秦漢之際,烏桓居於饒樂水一帶,西連匈奴,南與幽州相接,北與鮮卑相連。
在兩漢期間,政府採取安撫政策,不斷有烏桓內附於長城以內。建安年間,曹操為消滅袁紹家族殘餘勢力,東征與袁家有關的烏桓並大獲全勝,數萬烏桓人被帶到中原居住,從而促進了它與漢族的融合。
魏晉以後,迎來了混亂的民族大融合時期,烏桓與其他民族雜居,相互通婚,形成雜胡。這樣,原本單一的烏桓不復存在,要麼直接漢化,要麼被鮮卑化,而後又隨著鮮卑的漢化而漢化。
-
3 # 關東俠客
烏桓人和鮮卑人是東胡人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非常強大不把匈奴人當盤菜。東胡派出使者向匈奴人索要名馬。匈奴單于昌頓非常爽快的答應了東胡人的要求。過了一段時間,東胡又派人索要冒頓單于的小老婆。昌頓單于把這件事交給群臣討論。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反對,冒頓單于說怎麼能為了一個女人而影響了兩個國家的正常友好關糸呢?於是也滿足了東胡人的願望。過了一段時間東胡人又得寸盡尺索要兩國之間方圓千里的大澤。冒頓把這件事交給大臣討論。有的說不給,有的大臣認為那是一塊可有可無的廢地,不如做個人情送給東胡。不料,冒頓單于勃然大怒ⅰ"土地是一個國家生存之本怎麼能給人呢?"於是,把主張送人的大臣都殺掉。率軍突然襲擊把東胡幹爬下。餘部四散奔逃。其中一隻烏桓人跑到長城附近定居下來。漢朝建立後時叛時附,東漢末年公孫讚的白馬義從是烏桓人的惡夢。袁紹統一以後和烏桓人關糸密切。曹操統一北方後,曾遠征烏桓,張遼陣斬烏桓酋長踏頓俘烏桓部眾數十萬人。曹操挑造精壯烏桓騎兵進入虎豹騎征戰天下。餘眾遷到淮河流域逐漸融入漢族之中。逃到北方烏桓人被鮮卑人兼併,後來東北地區還出現過烏丸國可能是烏桓人後裔,也逐漸融λ後來的少數民族之中。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曹操征伐的烏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
三國時期,曹操官渡之戰大勝袁紹之後,基本北方大局已定,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逃入烏桓,後來曹操採用郭嘉的計策,決定征伐烏桓打算徹底平定北方。後來透過奇襲的方式,大破烏桓,整個黃河流域以北都盡入曹操手中。那麼曹操征伐的烏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呢?他們的根據地又是在哪裡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烏桓”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又稱作“烏丸”。它與鮮卑一樣都是“東胡”的一支,公元前3世紀末,也就是秦末,東胡被匈奴攻破後有一部分遷居到烏桓山。根據考證,烏桓山在今天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西北140裡的地方。
漢武帝擊敗匈奴之後,烏桓臣屬於漢朝。於是漢武帝把烏桓南遷到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開始設定烏桓校尉,讓它代替漢朝北御匈奴。
漢光武帝的時候,烏桓首領向漢朝朝貢,接受了侯、王、君長的封號。然後又率領烏桓從五郡塞外大規模南遷到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也就是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紮放牧。他們分成了若干個部落,各自為政。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中曹操大敗袁紹,隨後袁紹便病死了。建安十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投靠今天冀東、遼寧一代的烏桓。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勢力,鞏固北方,在建安十二年發動了討伐烏桓的戰爭。
烏桓這個民族擁有遊牧民族的特點——貴老賤少,也就是看重年輕力壯的人,輕視年老體弱的人,而且血族復仇之風盛行。
“血族復仇”又稱為“血親式復仇”,原來產生原始氏族社會時期,人與人之間以氏族為單位結合在一起共同面對外族,一個氏族成員流血就等於整個氏族成員的血,氏族的每個成員都有為其復仇的義務。
正因為如此好鬥,因而烏桓人的戰鬥能力非常強,騎兵更是驍勇善戰,常常被徵調參加戰爭。“二張”張純、張舉發動叛亂的時候,勾結的就是烏桓。東漢時抵抗匈奴,烏桓人多有參戰。
但是烏桓並非完全依附於東漢,即使是東漢最強盛的時期它也經常有小規模的叛亂。不過烏桓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而曹操則終結了它統一的可能性。
建安二十三年,烏桓聯合鮮卑反叛,被曹彰、田豫打敗,實力再一次被嚴重削弱。烏桓後來被鮮卑所佔領,殘留在故地的烏桓人與鮮卑融合,而遷徙到內地的烏桓人則被漢人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