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隻小學僧呀

    中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約有9000萬例,居全球之冠,現有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800萬例,每年因肝硬化、肝癌等乙肝相關併發症死亡的患者高達26.3萬例。

    乙肝病毒的可怕之處在於,目前的醫療水平不能將其從體內完全清除,只能用藥物抑制它的增殖,以阻斷或延緩乙肝病毒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爆發—肝硬化—肝癌這一程序。

    肝臟內部沒有神經,只有表面一層神經膜能感知痛覺,因此很多肝硬化、肝癌患者發現即是病情末期。全球肝硬化患者中有60%由乙肝引起,肝癌患者中由乙肝引起的比例更高,佔到80%。

    在中國很多乙肝密集區,由於缺乏防護意識,乙肝患者多呈家庭性聚集,悲劇在兩代甚至更多代人之間傳遞……

    乙肝恐慌

    上世紀末及本世紀初是乙肝恐慌最為嚴重的時段,那時人們開始認識到乙肝的危害,卻對它的防護知之甚少。不僅是乙肝患者,甚至連乙肝病毒攜帶者也在入學、擇業等方面遭受歧視。

    人們誤認為,與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起吃飯、共事,會造成感染。

    就是到現在,這樣的誤解仍然沒有完全消除。2017年,北京大學、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在4省調查了乙肝患者的認知水平,發現38.5%的乙肝患者認為共同工作、進餐會傳播乙肝。

    與此同時,人們的乙肝防治常識又非常匱乏,同一調查顯示,22%的人不知道乙肝可以透過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22.5%的乙肝患者未接受過任何乙肝相關諮詢服務。

    所有這些,都會在無形中讓乙肝更為肆虐。

    01、乙肝傳播途徑

    乙肝主要透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含乙肝病毒的體液或血液可經破損的面板和黏膜而傳染,如修腳、文身、打耳孔、共用剃鬚刀和牙刷等。使用被乙肝病毒汙染的醫療器械,像手術器械、採血針、針灸針和內鏡等,也易引起感染。

    02、關於乙肝傳播誤解

    乙肝病毒不經消化道、呼吸道傳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或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

    03、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攜帶者是指體內攜帶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但很少有臨床症狀表現的人。這類人不需要服藥,但需要至少每半年做一次乙肝五項檢查,以確定所攜帶的病毒是否對人體構成傷害。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響,且享有正常入學、擇業的權利。

    乙肝患者是指乙肝病毒在肝區大量複製,引發免疫反應導致的慢性肝炎表現。需要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

    乙肝,可防!可控!

    2014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顯示,1—4歲、5—14歲和15—29歲人群的乙肝病毒攜帶率分別為0.32%、0.49%和4.38%。另外,透過對乙型肝炎病毒高載量的母親孕晚期進行預防性抗病毒治療,顯著降低了母嬰阻斷失敗的機率。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從乙肝高度流行國家向中度流行國家過渡。

    乙肝防護

    疫苗接種

    接種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乙肝防護措施。中國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即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在此後3個月、6個月分別完成第二針和第三針接種。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嬰兒在接種完成後1—6個月,需要檢測抗原和抗體。

    醫務人員、免疫力低下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的性伴侶在完成接種後1—2個月應檢測表面抗體。

    性傳播阻斷

    乙肝病毒陽性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含有乙肝病毒,乙肝可透過性行為傳播。乙肝病毒陽性者的伴侶透過接種疫苗獲得抗體來避免感染,如果還不放心,使用安全套可大大減少傳播機率。

    母(父)嬰傳播阻斷

    夫妻一方攜帶乙肝病毒者,在備孕前應做肝功能、乙肝五項、病毒載量、甲胎蛋白等檢查,如果檢查結果都在安全範圍內,則可以備孕、懷孕。

    若母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孕晚期服用抗病毒藥物可將母嬰阻斷率提高到90%以上且不會引起胎兒缺陷。胎兒出生後注射乙肝疫苗,可進一步提高嬰兒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乙肝治療

    乙肝病毒攜帶者應至少每半年系統檢查一次,若檢查結果符合抗病毒治療指徵,及時採取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攝影愛好者說的“鐵手”功夫是指什麼?怎麼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