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度甄選
-
2 # 柚子優育
離婚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變得不足為奇。而且就像吃家常便飯一樣,每天進進出出民政局的人多之又多,我估計得有一半兒是去離婚的吧。
現在人們對離婚這件事看的很開,在沒有孩子的前提下,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的不愉快。就會達成離婚的協議。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權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離婚可以讓自己生活的快樂一點兒,那我覺得離婚是沒有錯的。
但是如果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離婚,那就沒有必要了。衝動是魔鬼,不要只顧自己的一時痛快而做了讓自己後悔的事兒。婚姻需要彼此的包容,彼此的理解。彼此的溝通。它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好好的經營。
如果兩個人一旦有了孩子,就不要輕易離婚。因為父母的離異,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我們大人無法想像的。不要給孩子童年留下陰影。
這樣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再相信愛情,嚴重的話會產生恐婚的現象。所以要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考慮自己到底要不要離婚。我們作為成年人,不能這麼自私。不能只為自己考慮,要考慮孩子和父母的心情。
都說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兒,同樣離婚也不是兩個人的事。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財產的分割,孩子的撫養權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說兩個人在一起不容易,如果沒有到非離不可的地步,就不要選擇離婚這一步。
一、切忌對孩子說給她換一個媽媽!當笑話說也不行。 影響:孩子從出生以來對母親的愛與依賴是一種天性,記得在我青春期的時候有過那麼一段時間非常討厭自己的父母,這種討厭對我自己也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傷害,尤其當我討厭自己的父親時的感覺越強烈,我就越自卑越暴躁,世界上唯獨這種親情關係是無法迴避的,他/她本身就是她身體生活的一部分,換一個更好的媽媽,言外之意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不好,要找別人來取代,會給孩子造成打擊、逆反心理、恐慌心理。1.造成打擊的原因上面已經說到,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2.造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你憑什麼說我的親生母親不好,我就只愛我的媽媽,我要保護她,堅決反對,堅決不讓她被取代,堅決跟那個外來的女人作對,作為我媽媽的親生女兒,我保護她有錯嗎? 3.造成心理恐慌的原因可能是:我媽媽都被一個未知的女人取代了,她是誰?她會不會像故事裡後媽一樣折磨我、虐待我?會不會喂毒蘋果給我吃? 解決辦法:告訴她一切沒有改變,家裡只是多了一個愛她的親人而已。以後的事情需要咱們付出時間和耐心,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二、告訴她父母離婚不是她的過錯告訴她爸爸關於離婚這個決定對她感到很抱歉,我們是大人,但大人也難免也會有做的不好的時候,爸爸已經很多次努力的試過了,但是發現還是沒有辦法開心的相處下去。然後對她提出的問題要耐心仔細得地回答,重視她的感受。小孩子由於理解和認知能力不足,可能會認為父母離婚是因為自己不聽話導致,感到害怕和愧疚,因此要特別和她解釋,離婚是大人之間的決定,並反覆強調對她的愛。
三、不必詳細對孩子說明你們分開的原因,夫妻之間分手的原因很多,有些還相當複雜,對於孩子來說,分手的原因不必詳細去說明。最重要的是給孩子表達愛和給予安全感,因為孩子對父母離婚後的生活沒有概念,對這種變化感到恐懼,覺得會失去其中的一個人。只需要給孩子傳達:離婚後父母會感到更輕鬆和快樂,對她的愛不會因為離婚而改變。可以堅定的對她說“爸爸不再愛媽媽了,但是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都很愛你,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改變這一點。”
四、保持她的常規生活。得知父母離婚的訊息,她可能會對一些具體的事情感到有疑問。我將住在哪裡?我需要換學校嗎?爸爸還會不會送我去上舞蹈課?試著儘可能地保持她的常規生活,跟她大概說明之後的生活安排,她可能會誤認為離婚後會永遠見不到其中的一方,心裡會產生不安全感、難過悲傷的情緒。要讓她清楚,離婚後她的生活保持不變,爸爸媽媽一直都在她身邊守護著。
五、不透過她去打探或傳話,一些情緒化的語言不該由她去說,更不該由她去打探。
六、對離婚的事實不強調也不迴避,告訴她,家庭是可以由多種多樣的形式存在的,家裡會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將來的家庭成員......我們都是一個家,都是有愛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