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海良書法藝術
-
2 # 眉公孫有清
”腕正鋒正”只是一個概念,尤其對初學者很有用,但,也並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要做到“腕正鋒正”除執筆姿勢要正確外,懸肘運腕特別是伸腕成抱娃狀才是關鍵。
-
3 # 李行子
腕正鋒正,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鋒正與腕正沒多大關係,使鋒正的基本要領,按照書法的筆法要領去書寫,就能鋒正,掌握了筆法的運轉規律,鋒正是必然的一定的,誰書寫鋒都是正的,不變的,規律的,法度的。用手寫鋒是正的,用腳寫鋒也可寫正,用嘴寫只要按筆法的運轉規律寫鋒仍然是正的。鋒正,線質是美的,有神韻的,同時書寫的字,也是美的。
-
4 # i書畫
持筆沒那麼重要,不必太執著,但是,看王羲之的字會發現,他在提按,調鋒方面的確獨特,所以用筆的提按調鋒很重要。但是! 這些東西只是外在的,最關鍵的還是個人品味,有了美的高尚的品味成就於心,便會轉成韻律,氣韻,這種氣韻傳達到手上,結合平時訓練的基本功,會呈現和諧的啟轉調和,呈現佳作!
-
5 # 牛鳴霄漢
這個問題談的是書法技法,即執筆、用筆問題。執筆之法,一般要求"指實掌虛”,腕要隨筆靈話運動,肘要懸空,這樣手上的力量才能透過筆送到紙上。
書法之妙,關縫在得筆、用筆。如要求點畫形質的精度、純度,就要毛筆能壓得住紙,提得起筆。點畫之法,五體有所不同,但用筆大都以“中鋒為主,側鋒取妍”;講究調鋒,一波三折,不能直拖過去。調鋒的目的,是讓字有生氣,見性情。
筆法的核心問題,是如何使用"鋒尖"。即,如何透過藏鋒、出鋒、鋪毫、裹鋒、中鋒、側鋒、挫鋒、搭鋒等技法,把書法的韻律之美表現出來。
黃賓虹談"筆法要旨"稱:“筆貴中鋒,全自毫尖寫出,始得正傳"。他還說,用筆之道,其要有五:一曰平,如錐畫沙;二曰留,如屋漏痕;三曰圓,如折釵股;四曰重,如高山墜石;五曰變,如四時迭運。此真乃大師忠言耳!
-
6 # 近墨者Art
練書法,法無定法。不要被某些法外的理論所束縛,練到一定的功夫,自己的力量自然會運到毫端。提高個人的審美,臨帖無我,創作有我。
回覆列表
一般而言,寫書法腕正鋒正不需要太可以去練習,而能夠造成“腕正鋒正”這個效果的必備條件,主要注意幾個細節就可以,是紙面、筆鋒、腕運、墨汁之間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產物。
一、紙面
書法用紙,是分練習用紙和作品用紙之分的。比方說一開始我們練習書法用的毛邊紙,就有光滑的一面和粗糙的一面。
一般而言,手工毛邊紙其實是兩面都是粗糙的。機器造的紙是兩面特性不同。
而我們在用機器造的紙面上書寫的時候,就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雖然是同樣一張紙,但是光滑的一面和粗糙的一面書寫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來說,光滑的一面不容易產生“澀”的感覺,粗糙的一面則會產生“澀”這種效果,而且非常強烈。
因此,在這個意義上那個來說,紙張效果上的不同,也是我們產生不同書寫感受的一個原因。
相對不光滑的紙面、粗糙的紙面,更容易產生“澀”的效果。
二、筆鋒
筆鋒是直接與紙面進行接觸的部分。筆鋒的材料、特質、形態和書寫狀態,都會影響我們在書寫過程中的感受。
1、筆鋒的材質
相對柔軟一點的、彈性較差、流暢度較差的毛筆筆鋒,更容易產生“澀”的效果。比方說羊毫,質地柔軟。但是正因為如此,才更容易在筆鋒執行過程中“滯澀”在紙面上
軟而綿的筆鋒,相對來說,與直面接觸的面積也就會很大,而接觸面積大了,摩擦力自然就足。
相對的,質地堅硬、柔軟性較差的筆鋒摩擦力就小的多,因此,很難產生“澀”這樣的摩擦力。
比如狼毫,質地堅硬,與直面接觸面積不大,就更容易滑在紙面上,而產生不了“澀”覺。
這些不同的材質,因為他們本來天生就具備的特性,讓他們有不同的書寫感覺。但是其他方面的因素有時候也會改造、甚至完全顛覆原來筆鋒的“滯澀”感。
2、筆鋒形態
筆鋒形態聚攏,筆芯正,尖鋒挺立,則書寫過程中“滯澀”感明顯。
相反,筆鋒渙散、筆芯不正,則更容易產生“滑”的效果。這些不同的效果,當然是與筆鋒形態對筆鋒與直面接觸的面積不同造成的。
3、書寫狀態
這裡強調書寫狀態,其實著重強調的是,一個人,在拿起毛筆,書寫書法的時候,內心的心理狀態。
比方說,當我拿起毛筆的時候,我想象這這個毛筆想堅硬的刀鋒一樣銳利,那麼寫出來的字,也會相對的挺拔、硬朗的多。
假如,我把毛筆想象成一個軟趴趴的刷子,就很難寫出硬朗效果的字了。
而在書寫過程中,想象狀態的不同,人們內心以及對於筆鋒的感觸就不一樣,偏向於相信刀鋒的,自然“滯澀”感就會很強烈。
三、腕運
腕運對於我們書寫感覺的調節,其實是間接透過對於筆鋒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的。書法執筆的關鍵,就在於腕部到底能否完全的、靈活的發揮作用。
腕部正中的、垂直的執行,不偏不倚,就是正鋒的運筆姿勢,這個時候,執筆的力量就透過全身灌注於筆毫這小小的一端,力量用的越大,也就越容易產生“滯澀”感。
相反的,腕部偏向於左邊或者右邊執筆,筆毫則會側鋒執行。而筆毫所承擔的力量,就相對應的因為接觸面積大而削減很多,滯澀感就會減少。
書法中,有一個專門用語,叫做“錐劃沙”。顧名思義,就是拿錐子在沙子上劃。我們在劃的時候,就會看到沙子自動的被分為兩撥,大小形狀完全相同。這個時候,會留下一道中線,這個中線。其實是筆鋒執行的軌跡。
在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那種前行的“滯澀感”,而這種滯澀,就是澀。
其實用錐子在光滑的石板上、石頭上劃,也一樣會產生這種“滯澀”的效果。
而越是垂直的劃、用力地劃,這種摩擦力就越足。越是偏側、用力小,就越順暢,也就不容易產生“澀”了。
四、墨汁
墨汁在書寫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尤其是滯澀感,正是因為墨汁的緣故才產生的。
我們都知道。墨汁主要的成分是炭黑、膠質和水。
越是膠質成分多的,就越容易產生澀感,越是膠質成分少,水分多的,就越清滑。
而現在工業墨汁,大多數都是化學制造,在澀感上就會少很多,這也是我們提倡書寫書法用墨塊磨墨的原因。
總之,澀感的產生,離不開紙面、筆鋒、腕運、墨汁四要素之間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