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鯉小毛球
-
2 # 美猴王歸來
水鏡先生又不是上帝,他說的話憑什麼必須應驗呢?
答題真的很簡單,是吧,嘿嘿。
人才是不是能發揮作用,取決於什麼呢古往今來,君臣的配合演繹出了千千萬的故事,有的叱吒風雲,例如:曹操和郭嘉;有的遺臭萬年,例如:宋高宗和秦檜;有的命運不濟,例如:光緒和譚嗣同,而劉備和兩個謀臣的組合,卻因為劉備的能力、剛愎自用,加上諸葛亮與龐統性格、情商迥異,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劉備對於龐統,完全是用而不信的態度,而龐統又不是變通之人,導致情緒化害了自己。相比之下,孔明先生就圓滑太多了,處事有度,當然了,他這輩子服侍的君主也不是什麼“頂級”的明君,用人唯親,幾個重要歷史節點上意氣用事,導致諸葛孔明鞠躬盡瘁了也沒能匡扶漢室。
個人倒是覺得,整個一部《三國演義》描述了無數人的悲劇一生,劉備的、關羽的、諸葛亮的、龐統的、曹操的、劉禪的、漢獻帝的、呂布的、董卓的、徐庶的、姜維的、魏延的……
什麼樣的人是好君主答完題以後,也就是聊天了,不展開分析,僅就劉備說幾句。
1、個人覺得劉備三顧茅廬,確實有禮賢下士的耐性,當然了,此時的劉備如喪家之犬,不找能人都活不下去了,不禮賢下士也不行。
2、劉備根本算不上伯樂,他瘋狂求才,都是聽從了水鏡先生的勸諫,但是水鏡先生也挺坑人,把這幾個人推出來,自己卻沒看好劉備,事實證明他遠離劉備也對了,哈哈。
3、劉備用人而不信,前面說過了。
4、劉備有野心,但是根本沒有曹操那種知人善任的度量和決斷。
5、劉使君絕對的是那種婦人之仁的管理者。
6、劉備出身就是個編草鞋的,胸懷大志這類的話就是個笑談。而且身邊最信任、並重用的人有重大性格缺陷,例如重用關羽這類剛愎自用的兄弟守荊州;身後事交給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即便皇叔匡扶了漢室,馬上漢室也得落入庸君之手。
7、皇叔命好,生來根正苗紅,漢室宗親。
誰才是真英雄個人以為三國鼎立的時代,曹操真的算命運不濟,本該叱吒風雲的一代英雄,碰到諸葛亮這個攪局的,聯吳抗曹,三分天下。一生的抱負無法實現,遺憾終生。
而,諸葛亮其人也因為他輔佐的君主條件、能力限制,一輩子的成就也隨著“六出祁山”,憑此走上人生巔峰,但是結局悲慘,出師未捷身先死。
蜀國帶給老百姓的是連年征戰,兵荒馬亂的,哪裡像水鏡先生說的“可安天下”啊!
這又驗證了本人說的:水鏡先生又不是上帝,他說的話哪裡可以全信……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曾對劉備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其實這是一句極有藝術的話。
首先一點,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說了“伏龍(即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但也說過其它的話像“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也,惜哉。”以及“子初(劉巴)孝直(法正)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因此即使按照《三國演義》中司馬徽的說法也不能只聽一句話就斷章取義,一句定乾坤。
其次,司馬徽明確說的是“安”天下,而不是“取”天下。劉備在當時求賢若渴時還寄人籬下,沒有自己的根據地。雖說當時有很多人才都有投靠劉備的意願,但劉備實際上掌握的軍隊並不多。因此劉備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取天下”,而後來歷史也證實臥龍鳳雛都是能夠治理天下良才,司馬徽說他們任何一人都能夠做到“安天下”也並不為過。但說到攻城掠地的“取天下”劉備主要仰仗的謀士還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
再次,司馬徽也不是神仙,他對當時人才的點評也只是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加上自己的推測得出的。而歷史除了大勢所趨的演進還有很多偶然事件都可能影響歷史走向,幾十年後天下大勢變化水鏡先生也不可能每件事都提前得知。
另外,這句話其實是《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加上去的。在《三國志》等正史中只有司馬徽讚賞臥龍鳳雛的描述,而根本沒有“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的說法。因此這一說法實際上只是羅貫中在演義中為了豐富故事情節新增的。
因此,僅憑小說中的司馬徽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說辭就推測劉備可以一統中原的假設其實並不合理。而這可能更多的是我們後來讀者對歷史設想的一廂情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