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尼斯8胖虎
-
2 # 博睿迪
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努力上進,孩子不能要求家長努力上進。因為:
1.孩子如果能夠要求家長努力上進的話,那麼孩子的能力就是已經超越了家長。這個時候,孩子要求家長上進是不合時宜的了。因為,孩子大了,你就需要把眼光看向自己的未來。家長已經老了,可以上進,但是未必需要努力上進。
2.如果孩子的能力沒有超越家長,那麼孩子就更沒有資格要求家長上進。因為,孩子自己的能力比家長弱,沒有辦法評價家長哪裡比孩子弱。不對嗎?
3.家長要求孩子努力上進是在技能上,孩子上大學,要求家長也要考大學?孩子練舞蹈,也要求家長練舞蹈?所以,有很多事情,家長能要求孩子,孩子不能要求家長。
如果是可以的話,那麼家長每天是不是也得揹著書包去學校?人的發展是不同的,家長容易評價孩子,孩子沒有辦法評價家長。
這就像老師可以評價孩子,孩子永遠不能評價老師,連家長也不能,只有專業機構可以。
-
3 # 北京格物致新文化傳媒
可以,必須。
教學相長,互利互惠。你的要求合情合理他會預設,他的要求合情合理你必須要答應。產生情感禮尚往來,水乳相融尊重相信。知子者父母,知父母者孩子。血肉相連,他是你的部分,你是他的全部。父母掌握子女的命運,子女衡量父母的成敗。
在培養孩子成才的過程中,
不僅孩子要做出艱苦的勞動,
而是父母要做出很大的犧牲。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做榜樣給孩子看,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做在行動上。
父母的為人處事,是道德修養的體現,送人玫瑰手留餘香,潤物無聲滋養心田。
魚和水,瓜和秧,子和母。母以子為貴,子以教為高,教以學為先,學以用為上。
發揚牛的精神,吃青草咀嚼組織而成奶,發揮蠶的勇氣,吃桑葉咀嚼組織而成絲。
今天教子不努力,不知不覺無所謂,明天努力去教子,為時已晚真後悔。
今天教子,是父母苦一點,值得!明天教子,是孩子苦一輩,不值!
教學,相互作用,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因材施教,不恥下問。
教者父母,學者孩子。父母拿出真本事苦下功夫,孩子佩服尊敬。孩子刻苦勤奮學習,養成良好習慣,父母賞識鼓勵。
良方教子最終目的,是讓父母生活得有尊嚴。育人善道最大理想,是讓子女生存得有價值。
-
4 # 心理師楊立新
每個人在生命的過程中,其實都是需要不斷成長和上進的。家長同樣需要努力上進、不斷成長的。
特別是家長,為人父母,在陪伴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影響著他們的人生。更需要努力進取,以身作則,真正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
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是現在,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永遠都是家長在要求孩子進步、讀書,自己卻袖手旁觀,只是孩子成長的見證者,不會主動成為陪孩子一起成長的參與者。
家庭教育不到位,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許多孩子在學校裡培養出的好習慣,回到家裡,遇到完全不懂成長法則的父母,好習慣馬上付諸東流。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反覆在做“進一步退兩步”的事情。
現今,我們許多家庭還陷在這種問題裡而無法解脫:
家庭教育由媽媽一人獨攬,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無法獨立;
爸爸只是支付孩子的學習、生活費用,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情商提升、眼界開闊缺乏幫助;
父母不會與孩子交流對話,更多時候是個統治者,而不是可以平等交流的夥伴,他們最喜歡用“我這還不是為了你好”來控制孩子;
父母在各種極端的育兒情緒中不能自拔,只會讓孩子學習知識,沒有使孩子學會面對他自己、面對世界和人生。
-
5 # 玩轉腦洞
家長父母要求孩子上進,自然是合情合理的,那孩子要求父母上進,其實也是可以的。如果大人無法接受孩子的要求,那是因為接受不了和孩子平等溝通而已。覺得自己應該有主動權去指揮孩子!畢竟家長和孩子的層次不在一個水平的!多數家長在孩子面前,是有著天然的權利中心的自我認知和需求的。在這個自我認知背景下,其實大人和孩子是沒有辦法平等溝通的。
當你是上進的,你是努力的。你可以在孩子面前說,我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是做什麼什麼事情,達到什麼什麼樣子的高度,我的時間是分這麼幾塊地方花費的,你看你,時間都怎麼去分配了?
如果你和孩子從小到大都是這麼溝通,孩子根本不會跟你敵對。當然,你和孩子已經敵對了之後,要短期用這種方式讓孩子能聽你的話,那基本也是不可能。改變敵對狀態,要你長期的能和孩子平等相處,一兩次,遠遠不夠。尤其是你每天麻將不斷的時候,你要求孩子每天不能有自己的娛樂的時候。孩子肯定是不服的。甚至可能都看不起你的!
你真的能在自己每天不務正業的時候,一點心裡負罪感都沒有的來要求孩子努力上進嗎?
-
6 # 小芒果乾冰
01
很多人意識不到父母的能力和格局,到底怎樣影響孩子。
《極限挑戰》起跑線,或許是最好的答案。
一群學生站在操場上,他們前面被畫上了六道線。節目嘉賓,依次向孩子問出六個問題。
如果有一個答案是肯定,就向前六步。如果沒有,就站在原地。
這六個問題分別是:
父母雙方是否都接受過大學教育?父母是否有能力支援你學特長,一直堅持到現在?
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18歲前是否有過出國經歷?
父母是否承諾過你出國?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一直在親友面前誇耀你?
短短几分鐘時間,站在同一起跑線的孩子們,開始站到了不同位置,甚至相距甚遠。直到問題的最後,甚至還有孩子沒有前進一步。
你不打拼和賺錢,孩子就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
你沒有高學歷,就無法在學習上給孩子更多幫助;
你不懂得真正的教育,就教育不好你的孩子。
02
飯後與女兒閒聊,她突然說“媽媽,我一點也不討厭你讓我努力。”
我很驚訝,問她為什麼?
她說:“你每天都在學習,每天都要看書到很晚,我也想像你一樣。”
其實,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父母的一個行動,勝過一大篇的說教。
網路上有個問題是:
就算你再努力,對多數人來說,還是要在一所普通的城市裡,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或為人父,嫁作人婦,勤勞奔波,洗衣煮飯。
那麼,何苦折騰?努力打拼的意義是什麼?
是的,這世上,條條道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就在羅馬,但這絕對不是你拒絕上進的理由。
我們之所以要認真生活,用力打拼,是為了成為稍稍和別人不一樣的人。
你拼盡全力,是因為父母已老,孩子還小;
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深度、有眼界、會思考的人。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把自己的素養、見識和能力,傳遞給下一代。
努力,有時不僅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不禍及子孫。
很多父母自己都是得過且過,卻還跟孩子唸叨“你要好好學習啊”,“你要努力啊”,“你可是我們家的希望啊”,可是自己呢?打遊戲,玩手機,上班以後能不看書就不看書,覺得自己終於不用學習了。
如果你是這樣的父母,你憑什麼要求你的孩子上進,努力?
當你一遍一遍指責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你是否也在抱著手機刷個不停?
當你責備孩子不看書不學習的時候,你是否也是牴觸讀書?
當你說“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你有沒有對比“別人家的父母”?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所以難免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可是,這不能成為你做不了好家長的理由。
你真的朝著好家長的方向努力了嗎?
-
7 # 親子故事蓮君說
問問家長可不可以?
從平等的角度來說,當然可以。但親子關係裡,父母的位置自然是比孩子高的。
所以我們常說父母常有理。他可以要求你好好學習,你卻不可能要求他努力工作。
他要求你好好學習,還會告訴你是為你好。你希望他好好工作,他會覺得孩子大了,嫌棄自己,孩子是白眼狼。因為多數父母,是站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自己為中心來看待孩子。
實際上,言傳身教。孩子不聽,我們怎麼說,只看我們怎麼做:
父母非常努力,即便不管孩子,孩子也會複製父母的努力。朋友的父母做生意,一年到底都很忙,但朋友是個學霸,不需要父母操心。朋友說爸媽就是那種特別吃苦耐勞,而且掙得錢都花在這個家上。作為這個家庭成員,自己不能幫忙掙錢,在學習上就不能讓父母再操心了。
所以懂事的孩子都不是講道理講出來的,而是父母踏實努力,孩子被感染到的。
當父母的要求是單向的,要求孩子越多,孩子越覺得父母虛偽,跟父母距離越遠。單向的要求就是控制,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期待,但很多時候他做不到。
同時他會覺得不公平,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自己要拼命去完成,而自己對父母的期待,父母直接忽視掉?
這些要求和期待就沒有了效力。
很多家長還會“思想綁架”孩子,讓孩子去實現自己未曾完成的夢想。可能曾經自己有作家夢,沒有實現,就要求孩子寫作文的時候要有創意。
只不過是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投射到孩子身上,甚至還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嚴格要求孩子。但什麼樣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孩子潛意識是知道的,所以他會反抗,掙脫。這些就會被成年人視為是叛逆。
對孩子有要求,自己做不到,這個要求就是空頭支票,孩子不傻,他不會幫你兌現。而如果自己做到了,即便沒有要求孩子,孩子也會努力,因為每一個孩子在內心對父母是忠誠的,如果父母是卓越的,孩子心底也會渴望成為父母那樣的人。你說呢?
-
8 # 吉老師談教育
[吉老師說教育]觀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該努力上進,給孩子樹立一個值得學習得好榜樣。
1、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模仿,家長需要引導
2、在孩子開始接觸學習的階段,多看書,減少玩手機、看電視的頻率
孩子開始學習的時候感覺痛苦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假如在這個時間段,作為孩子的父母,嚴格要求孩子認真學習是不為過的,因為我們都知道打基礎的重要性,父母一定要注意這個時間段的言行舉止,別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3、陪孩子一起學習的好處
我的學生裡就有一家做的特別好,晚上孩子看書學習,爸爸媽媽就指導學習,或者靜悄悄的看書。這個學生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特別優秀,聰明、好學、懂禮貌,經常受到表揚,平時也是經常開開心心的,不會亂髮脾氣。
作為孩子,要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大多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我們可以去要求父母努力上進,但是他們還要工作,作為大人,他們也有太多的不得已。但是我們作為孩子、學生,也要明白自己目前的主要工作,求學者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首先要自己把握好自己的首要任務,少給父母新增不必要的負擔,好好學習,最重要,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父母負責。
-
9 # 教育夜航船
孩子的要求完全合理。尊重,是相互的!
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
家長自己的言行如果未能達到要求,是難以讓孩子信服的。自己都沒有做到的事還要奢求孩子去做。作為家長又有什麼資格呢?
“孩子的所有問題,百分之百是父母的問題。家庭是影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機。”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件作品,父母是如何雕刻、如何教育、如何培養的,都會成為孩子的最終樣子。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言傳,不是下命令,而是身教,是以身作則。
孩子本就是張白紙,看的就是父母如何作畫,你示範得越好,孩子成長得更好。
在給孩子立目標時,父母同樣要遵守所定的目標,才能以身作則,起到表率,公平對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總會在父母面前有樣學樣!
想給孩子設定好“目標”那就必須要讓孩子知道,你是說話算數的,這件事是可行的,這樣他才能更好地發揮。這就像我們成人世界中與別人談生意,如果自己都不講誠信,信用破產,你也不能服人。
正所謂:正人先正己。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先做好自己。
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試想一下,作為家長你天天得過且過,渾渾噩噩,給孩子一直帶來的是負面的表率。而對於孩子來說,自然會有樣學樣,把家長的這些懶散的毛病全都學到。 這個時候你再要求孩子努力奮進,孩子不免會心裡不平衡 : 你就這樣,憑啥要過分要求我!
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句話適用於絕大多數家庭。一個孩子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個孩子的家庭環境,父母狀態。
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就先去做什麼樣的人。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孩子成長途中的雕刻家~ 你什麼樣,孩子也將什麼樣~
-
10 # 薇薇誦讀
必須能啊,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古語講“言傳身教”“耳濡目染”都是在強調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重要影響。想要孩子努力上進,家長首先必須自己也是一個努力上進的人。放大了說,任何一個環境,周邊的人都是努力上進的人,自己也會不自覺地努力上進起來。更何況一個小小的家庭,只有三四個的生活環境。每個人在做什麼,都是會不自覺地的影響到其他人。舉個例子,爸爸每天下班回家打遊戲,媽媽每天下班回家看電視,憑什麼要求孩子每天放學回來好好學習?孩子怎麼能學得進去?即便孩子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去學習,心裡也是帶滿了怨氣和不服,不僅學習流於表面,還影響了親子關係。再舉個例子,爸爸媽媽下班回來和孩子一起晚餐聊聊當天有趣的事情。然後爸爸去學習或健身,媽媽在讀書,孩子自然就會乖乖去學習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環境和氛圍的影響非常重要,不然為什麼很多人會不計成本的給孩子換好的學校,調好的班級,除了在挑學校的師資力量,更是在挑學校的學習氛圍啊。而家長又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要孩子努力上進,自己先就必須要努力上進。而不是說孩子能不能要求家長努力上進。等到孩子來要求自己努力上進,自己就已經是一個失敗的家長了。
回覆列表
首先,這個問題是可以辯證著來看的:
1、孩子要求大人上進,其實也是合情合理的。大人無法接受,只是因為接受不了和孩子平等溝通而已。多數大人在孩子面前,是有天然的權利中心的自我認知和需求的。在這個自我認知背景下,其實大人和孩子是沒有辦法平等溝通的。當你是上進的,你是努力的。你可以在孩子面前說,我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是做什麼什麼事情,達到什麼什麼樣子的高度,我的時間是分這麼幾塊地方花費的,你看,那些你覺得是我浪費了時間?
我相信,如果你和孩子從小到大都是這麼溝通,孩子根本不會跟你敵對。
3、當然,你和孩子已經敵對了之後,要短期用這種方式讓孩子能聽你的話,那基本也是不可能。改變敵對狀態,要你長期的能和孩子平等相處,一兩次,遠遠不夠。尤其是你每天麻將不斷的時候,你要求孩子每天不能有自己的娛樂的時候。孩子肯定是不服的。甚至可能是看不起你的。你真的能在自己每天不務正業的時候,一點心裡負罪感都沒有的,來要求孩子努力進步麼?
4、所以作為家長,不論多大歲數,也應該積極面對一切,努力生活,不論體現在任何方面。這也是需要父母樹立榜樣的原因,你的行為舉止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
作為孩子,如果有一個不求上進的父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一顆努力上進的心態一直貫穿整個人生的,甚至有些人天性懶惰,這些都是客觀也難以靠自己去改變的客觀事實,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像懶惰的父母一樣,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畢竟父母不能一直跟在你的身邊,長大成年後大部分還是需要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去提升自己,不要想別的,只是為了自己努力也值得了。